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阿里山的云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2
【 #课件# 导语】课件,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篇课件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课件的设计,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体类型、作家风格、作品的内容和具体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而灵活运用的。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阿里山的云雾》,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加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的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养爱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词。体会和感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阿里山雾的神奇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阿里山云雾的神奇景象。

  教学准备

  配乐朗读磁带或音乐磁带,挂图或云雾录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雾吗?在有雾的天气里,感受过大雾的神奇吗?山里的雾和平原的雾是否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阿里山的云雾》。(板书课题。)

  二、解题。

  阿里山在哪里?你了解它吗?(学生可能听过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可让其哼唱,先让学生对阿里山有一个美的印象,以提高其兴趣。)

  雾和云雾一样吗?课文为什么说:“欣赏山间的云雾”?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弄清词义。

  2.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美妙的词句。

  四、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第一段。

  这段告诉了哪些内容?(观雾的时间)—雨后;观雾的地点—去姊妹潭的路上;欣赏的对象—山间的云雾。)

  2.讨论第二段。

  (1)指名朗读,师生评读。

  (2)这段写了云雾的几种情况?“有些……有些……有些……有些……”你能发现这个、句式的特点吗?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描写对象,表达了作者对阿里山云雾强烈的喜爱之情,而且使语言的节奏和谐、流畅、富于旋律美。)

  (3)怎样理解“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景象描述一番。

  (4)投影静止的云雾画面,学生欣赏。

  (5)学生总结: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6)配乐朗读,品味欣赏。

  3.论第三段。

  轻声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想象“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的不同状态,并用语言或动作描摹出来。

  (2)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3)学生总结:起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4)讨论: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因其

  变化多、快而惊愕,因其精妙、神奇、变化万千而喜悦。)

  五、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再次品味欣赏。

  六、总结。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篇二

  (一)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的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养爱美情趣。

  (一)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体现“自主研读、享受课堂”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自主研究与发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服务者、引导者、促进者。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重点、

  了解阿里山的云雾在没有风的时候和起风的时候分别有哪些特点

  (二)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三)疑点

  1.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2.为什么说“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

  (四)解决办法

  1.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凭借问题情境的创设——为阿里山的云雾制作一部音乐风光解说片。

  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阿里山云雾的图片资料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渎、思、议、说和看、听等多种形式来探究课文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提供媒体帮助:

  2.学生课前搜集了解台湾的其他风景名胜。

  (一)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自学感知

  1.要求:

  今天我们就到我国的台湾

  (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3)在自学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想介绍给大家忙解决,等会提出来。

  2.反馈交流

  (三)研读,直奔重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特点;起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共同讨论总结如下:

  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

  有什么问题要同学帮

  说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起风时?

  (四)深究,质疑解疑

  1.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重点解决: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2.有感情地朗读,与作者产生共鸣。

  (五)实践,转换表达

  1.创设问题情境: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2、3自然段,体会了阿里山的云雾在无风时像一幅精妙的山水画以犀起风时瞬息万变的特点。同学们觉得阿里山的云雾美吗?老师也觉得阿里山的云雾的确很美。老师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不知道同学们感不感兴趣。我们试着以第2、3自然段内容为依据,给阿里山的云雾制作一部音乐风光解说片,好吗?

  2.讨论关于“音乐风光解说片”制作的有关知识。(要有合适的音乐作背景,要有与文字内容相同步的图片资料,要配上有感情的解说。)

  3.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包括:①背景音乐5段;②图片资料20幅;③制作合成:学生可以在此窗口选定合适的音乐和图片资料;④解说放映:学生可在此进行现场解说的练习。)

  4.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组成研究、制作小组,共同商定音乐风光解说片的制作步骤和汁划。(从第2、3自然段中任选一个自然段。)

  5.成果汇报交流:

  (六)总结全文

  1。作者为什么能把阿里山的云雾写得如此之美?(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再次有感情地通读全文。

  (七)拓展延伸

  自主选择以下作业中的一项,认真完成

  1.根据阿里山云雾的特点,完成一幅文配画.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

  2.写——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可以依照本文的写法。

  板书设计:

  2.阿里山的云雾没风时精妙的山水画

  起风时诡秘的魔术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还知道台湾的哪些风景名胜,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