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红土文化的传统艺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5
1. 人龙舞,作为雷州半岛民间舞蹈的代表,以其鲜明的节奏、强劲的鼓点、雄伟的气势和催人奋进的特点著称。东海岛人龙舞和沈塘人龙舞是该地区的主要形式。东海岛人龙舞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主要在东山镇流行。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东山镇的东、西两街会连续三天上演人龙舞,吸引众多观众。人龙舞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福王朱由嵩带领他的余部南撤,准备在海南建立反清复明基地。据传说,八月十五他们走到该地时,当地乡绅为了让士兵过好中秋,组织了一种流传于儿童中的杂耍进行表演,从此人龙舞开始逐步定型。
2. 沈塘人龙舞(原始型)起源于清嘉庆年间,是为了庆祝当地官宦陈仕恺新建沈塘圩而创制的。在中秋八月十五和十六这两日,沈塘村民会在圩街上狂欢,忘情时将友人抬置于自己肩上,形成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这种舞蹈不化装,不着盛装,长短由人,以民为乐,沿袭至今。近年来,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湛江、雷州非常重视民间文化建设,沈塘人龙舞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排练指导,使其融力量、艺术、动感于一体。
3. 舞鹰雄是湛江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传统民间艺术,流传于廉江市的新华、河堤、安铺等地。这个舞蹈具有很强的情节性,大意是:大肚佛从天上来到雷州半岛北部丛林之中,林中小猴带领他在林中观光。当他们走到某处,看到鹰和雄正在酣睡。这时,小猴玩心大起,示意大肚佛隐于树后,自己则在鹰和雄的头上分别敲击一下,鹰、雄醒来后,误以为是对方在戏弄自己,于是发生了争斗。争斗中,双方各不相让,分别用自己的绝招向对方进击。后来,群鹰参战。眼见战火越烧越旺,大肚佛急忙出来实情相告,小猴向双方道歉,于是,化干戈为玉帛,交战双方握手言和,森林里出现了和睦相处的局面。这个故事包含着人民群众对于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憧憬和良好祝愿。
4. 飘色、泥塑、花桥,人称吴川三绝。飘色起源于番禺,清末民初传入吴川市。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飘色定型于1930年,老艺人陈趣珩改色梗为铁棍,使飘色看起来华丽的同时,还让人觉得非常神奇。飘色中的人物形象大都来自于家喻户晓、群众喜欢的传统戏剧中的人物,也有一些是当地影响较大的著名人物。飘色有许多种,按安放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水色、车色、船色等。吴川的飘色属于“车色”,即将小孩化妆成戏剧人物后,固定在小推车两米多的高杆上。一车称为“一板”。一板由几个人物组成,就称为几飘。如一板一人,就称为“一飘”,现在最多的已经达到一板“六飘”。表演是以巡游为主要方式,由三五个人推车而行,车上架起锣鼓,行进间敲锣打鼓。
5. 泥塑主要取材于古代神话故事和历史戏曲人物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等。泥塑工艺也经历了由“土“到“洋”的发展变化阶段。过去是用稻草、竹蔑绑紧树杆作泥塑的支架,现在是用铁线扎钢筋。人们还借用现代声光电的手段,暗设一些机关,使泥塑可以摇头、摆头、上下运动。
6. 花桥的起源与庆祝元宵节有关。与梅菉镇只有一江之隔海村群众,每逢正月十五便纷纷涌到镇内庆赏元宵,镇内群众晚上也成群结队去隔海年烧花炮。来往过渡全靠小船,十分不便。明朝万历年间,当地春旱,江水下降,江面变窄。元宵前夕,隔海村村民吕广、吕尤兄弟二人决心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搭一座桥方便两岸居民行走。于是,就地取材,把梅菉镇所有卖猪肉摊档的猪肉台借来,搭成了一座简易桥,供人们平安快乐过往隔海村庆赏元宵。为了美化这座桥,吕氏兄弟还在桥头两侧摆满了鲜花。
7. “八音”是中国古代乐器的统称。“安铺八音”指的则是流传于古镇安铺的一种器乐演奏艺术,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有资料记载,安铺音乐爱好者李元明秀才对古代“八音”整改创新,采用本地特色的民族乐器,以当地传统的民间音乐曲调《报春来》、《小桃红》、《浪淘沙》等为协奏曲。安铺八音队由21人组成,表演多是在街上游行进行。
8. 傩舞是一种古代面具舞蹈,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称。湛江傩舞又称走成伥,是由中原及闽南传入的,主要流行于雷州市的附城、松竹、南兴、杨家、白沙、客路等镇。每年正月十五或十六、或神诞时举行。主要的目的是驱邪遣灾,祈求平安,迎祥纳福。
9. 考兵舞流传于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一带,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属傩舞中的一种。当地村民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祭祀时,村民敲锣打鼓,跳起“考兵”舞,以示“驱鬼除疫,遣灾纳福”。
10. 舞貔貅是吴川市梅菉镇特有的民间广场喜庆舞蹈。貔貅是民间传说的一种猛兽,据说比狮子更威猛。舞貔貅由数十人用盾牌相托,搭成3层人塔。第一层由28个大汉组成底层,再由8人叠成第二层,8人组成第三层。貔貅(由2人扮演)从人梯登上“塔”顶,在上面起舞、采青。舞蹈时,人塔随着锣鼓节奏慢慢旋转移动。
11. 雷州石狗,是一种石刻艺术。据《雷祖志》记载,雷州是古代南蛮族的发祥地,“旧有瑶、僮、侗、僚与黎”等少数民族聚居,其中的瑶族就将狗视为“图腾”。及至唐代,雷祖陈文玉的诞生相传就是因为九耳狗的发现;“雷州”之名的由来有一种传说,就是九耳狗发现的石卵中诞出的雷祖两手中现出的。灵狗发现了雷祖,并守护着雷祖长大,于是它也就被视为护佑人类的神灵。
12. 蜈蚣舞是雷州半岛南部徐闻县乌石镇的一项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一般在中秋节期间进行表演。传说古时乌石港曾遭瘟疫,渔村萧条,后来乡民相约共驱瘟魔。为表同心合力,各人以缆绳系腰连成长队,入夜时手执香火进港驱邪。队形舞动宛如蜈蚣爬行,神态惟妙惟肖,故称“蜈蚣舞”。
13. 醒狮舞是广东地区较为盛行的一种舞蹈。醒狮与北狮不同。北狮四脚着地,酷似真狮。醒狮只有狮头,舞者两脚着地,狮身以一块布(红、黄、白、绿、蓝等颜色)盖住狮尾的另一名演员。醒狮分为地狮和高桩狮两大类。其中,文车醒狮属于高桩狮。文车村素有习武强身的传统。醒狮往往由武馆的带头操持。该村的醒狮已了百年的历史。近年来,他们的高桩狮技艺日趋进步,频频参加国内各种比赛,成绩不俗。
14. 白戏,俗称“白戏仔”,主要流行于廉江市,是春节期间民间庆典活动之一。据说,白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这种戏,用本地白话民歌演唱,辅之以自制的简易木偶,一般二至五人即可演出。由于是采用竹筒配击节奏,又称为“木鱼班”。这是最早的白戏雏形。道光年间,白戏发展已经进入兴旺时期。唱腔不断革新,音乐曲调不断丰富,木偶制作引入粤剧脸谱,技法细致逼真,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地方戏。
15. 雷州歌,简称为雷歌,是雷州半岛人民喜闻乐见、流传颇广的一种即兴表演的民间文艺形式,演唱时采用本地雷州方言。雷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民谚。这时的雷歌以生产生活经验为主,句式简单,字数多少不一,可诵可念。二是歌谣。这时的雷歌句式长短交互使用,歌词四句成组,基本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