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丨熔炉?素媛?其实这部影片我更想推荐给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总有一天》是一部冷门的丹麦电影,导演杰斯珀·W·尼尔森,在国内搜索引擎上基本找不到任何资料,但这部影片给人的震撼和反思,异常深刻。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一对兄弟因为母亲去世而被送往一所寄宿学校,他们在那里受尽老师和部分学生的侮辱与欺凌,弟弟幻想成为宇航员飞向月球,哥哥充当着父亲的角色照顾着弟弟,即使在如此黑暗的寄宿学校,他们依旧相信,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好的。

可能也正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所以影片更加让人痛心。

这部电影难免会让人想到类似的《感化院》《熔炉》《素媛》,但《总有一天》不同是它给观影者带来的是直击心灵的痛,这种痛不像前三部那样赤裸裸的血腥和暴力,也没有让人对世界产生绝望的观后感,而是让人发自内心的思考和沉痛。

如果说推荐一部看完后抑制不住流泪的电影,那我推荐《总有一天》。

影片的开始很有深意,一辆行驶在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马路上,几秒钟时间,画面就跳切到一条阴云密布、气氛阴森的羊肠小道上,接着出现两位主人公,哥哥Eric和弟弟Elmer。两个小男孩心情沮丧,满脸愁光,眼神空洞。

汽车驶入这所寄宿学校后的几个镜头,画面都是畸形的俯拍和仰拍,各位老师依次登场的画面都是在让人不舒服的框架构图内,这段时间的音乐也给影片定下了基调,这是一部会让人虐心的电影。

关于两个小男孩的背景,导演并没有过多的篇幅来赘述,虽然简单,但也可见导演处理的细腻。在两个小男孩进入住宿睡下后,哥哥Eric闭上眼睛,画面就闪回到来寄宿学校前的时段,在短短的六七分钟里,介绍了两个男孩的家庭背景: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生活拮据;小男孩性格:调皮偷东西,但也有梦想,也懂事;可惜在后来,母亲生病,被叔叔送往了这所寄宿学校。在最后的画面,两个男孩朝后车窗望下即将离开的城市,车窗的框架,也预示着两个小男孩将进入如同牢笼般的生活环境。

电影开头有一段来自寄宿学校里一个名叫Teger的小男孩的独白。

“旅途就像时间穿梭,

随着每一公里的前进,

离过去越来越远。

我也曾在哪里刺骨的空气中,

感受到那阴冷沉没的气味。”

这段独白牵引着电影的开始,也贯穿了整部影片的线索,《总有一天》也是以这个小男孩的视角和回忆,描述了当年这所学校暴戾的教育故事。正是以这种第三者回顾的方式,规避了自我阐述缺乏的说服力,让真实故事改编的这部电影变得更加真实。

此外,电影里对环境的交代画面,把影片渲染得更加深沉,例如阴云密布的天气,气氛阴森的低角度俯拍学校大全景,暗无天日的宿舍和教室,毫无生机的枯萎的草地和丛林,这些糟糕的气氛,都让观影者在看的过程中更加压抑。

电影的主题思想就不过多赘述了,影片一直在强调孩子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弟弟Elmer的航天梦;影片也在反复强调一些地方学校为了应付审查而装饰出的美好校园现象;影片也在讲体罚,也在讲少儿教育,也在讲社会上道德缺失的的一部分教师。

电影里所讲的这些,看起来心痛,但现实可能比这些更加让人不可思议。可怕的是在没有文化的乡下,丧失了道德和理智的教师依然还存在,而他们在老百姓心目中依旧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职业,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毒打学生、性侵学生、羞辱学生的事件存在。

所以这是社会问题,体制问题,还是教育问题呢?

难说,那就到电影里去思考吧。

推荐这部《总有一天》,看完也许你能些许有些思考,也许会明白在这个社会还需要一些阳光去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