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心态调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1

1.要增强自信心
要获取好成绩,有一个好的心态,一定要有自信心。这如同体育运动员一样,要在比赛中获取好的名次,应该具有良好的竞技状态,以保证自己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考生在进入考场之前,多想一些有把握获取好成绩的条件,如“自己已经全面和系统地复习了”,“考试就像平时测验,无非在这里多做几道题而已 ”,尽量回忆和憧憬一些美好的事情,设法使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中心,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自我放松,缓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2.放松情绪与压力
呼吸松弛训练:当出现不良情绪时,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站立,眼微闭,全身放松,深呼吸,同时默念"1-2-3",吸气要深、满,吐气要慢、匀。全身进行放松。另一种方法将全身所有能控制的肌肉从头至脚全部绷紧,然后慢慢吐长气,直至全身全部放松下来。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安定下来,全身有一种轻松感。
肌肉松弛训练:坐姿要放松,一旦双手发生颤抖或有紧张情绪,可迅速拉紧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紧张、也可马上做深呼吸,反复两三次,这时全身肌肉必会放松,就可避免生理、心理紧张加剧而引起的恶性循环。
联想放松法:紧张时,想自己曾经做过成功的事,回想成功时的心理体验,想象美好的最开心的事物和情景,把当时的情景想象得栩栩如生,把自己最快乐的感觉找到,并陶醉在想象情景之中。可以是蓝天白云,自己在云上飘或是想象在一望无垠的海边,海浪轻轻拍打你的感觉。这样会感到非常满足,从而消除紧张。
3.扮怪脸法
找一稍偏僻的地方扮怪脸,歪嘴扭唇、抬鼻斜眼,放松面部肌肉。如能面对小镜子看到自己的古怪神态,一定会忍俊不禁地发出笑声,一切牵肠挂肚的念头都消失了。
4.转移想象训练
转移也是保持良好心境的一种方式。如涂抹一点清凉油,听听音乐,从事散散步、游泳等不剧烈的体育运动,使心态平衡,头脑清醒,紧张缓解。
5.积极暗示法
要善于利用自我暗示语的强化作用。如可以暗示自己“今天精神很好”,“考出好成绩是有把握的”等等。自我暗示语要简短、具体和肯定,要默默或小声对自己说(不让他人听见,不影响他人答题),这样,可以通过听觉说话运动觉等渠道,反馈给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形成一个多渠道强化的兴奋中心,能够有效抑制怯场。 心里想,我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发挥超常,考出好成绩。我考不好,别人也不怎么样。反而会降低压力,保持平常心。
6.情景模拟训练
同学们参加模拟考试时,或在平时考试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练习和放松训练,从而保证高考时有良好的心态。
为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我们在本地学校期末考试中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依据课程标准,改革考试内容   传统的试卷,重在考知识和技能,多以答案唯一的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为主。根据新课标的培养目标,我们改革了传统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通过试卷不仅考查知识与技能,同时考查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尽可能在试卷内容中加以综合体现。   考试目标:根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们组织命题人员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侧重学习了“课程评价”部分,结合我区具体情况确定期末考试目标:检验新课程的实施水平,了解学生对课程标准的达成情况、反思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实验的进展。   考试方案:基于上述目的,我们制定了《期末考试命题改革方案》,确定学科学习水平考试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语文、数学闭卷笔试满分各为120分,英语闭卷笔试满分为100分,听说20分,政治和历史为开卷考试,满分各为100分,生物和地理闭卷笔试满分各为80分,开放性试题20分;闭卷和开卷成绩相加为学科测试成绩;由区教研室统一命题,各校自行组织考试;开卷部分、英语听说安排在期末笔试前两周,用课内或课外进行;音、体、美、劳(实行等级平分制)、信息技术各校自行安排。   考试原则:命题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发挥,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间的关系。在试题设置上注意增强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具体要求:命题依据《课程标准》,适当考虑教材特点;不过分强调知识覆盖面,重在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多元的开放性试题占一定的比例;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各学科命题层次要清晰,难易适度,试题低、中、高三档难度比为4:5:1。   二、增强开放试题,培养个性品质   命题以课本上的常规题为素材进行改编,使其成为“非常规性”“趣味性”“参与性”“探索性”的开放题,例如:初一政治试卷设置的“探究与活动”一题,图文并茂,通过观察图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此题的设计体现了“引导学生发现”的特色,符合初一学生认知规律,这样使得原来枯燥乏味的政治学科变得生动有趣,打破了以往政治学科只要死记硬背就能拿高分的传统观念,也体现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初一英语情境对话(C):“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你背过许多对话,请写出一段。”此题重点让学生参与,因为这一届初一年级学生学英语才半年,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比考试分数更重要。初一地理开卷部分一道试题:“描绘出峰峰矿区的主要地形及特点,年处的温度带,气候特征,降水类型,工农业特点,民居特征,主要河流。”此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测试,使学生获得和自己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能力。这种开放性试题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很有价值,为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三、加强思维测试,注重培养能力   各科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综合能力测试题的设计以教科书为依据,进行拓广延伸。应用题考查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初一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第一题(略),让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探索规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分析、去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初一英语阅读理解(B)是一篇英语语言材料,配有四幅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它的主要内容表述是体育方面的,内涵有数学知识,能力立意较高,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生理解语言、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各学科在命题中都注重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变那种被动的应付、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方式为发现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这样,由于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过程与方法不一样,导致学生的收获不一样,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不一样。通过考试让教师感悟到:我们的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多考虑如何把学生引入水草肥美的地方,让学生能吃多少吃多少。
四、注重试题设置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在各科试题的设计上,注重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问题的设置要体现真实性和情境性。例如:初一数学应用题第一题,“杨乐一家三口去旅游的费用支出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感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生必备的素质,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数学试卷设置了十幅插图,加强了读图、识图、处理图表信息、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是素质教育在试卷中的体现,是今后考试的方向。初一语文“我会填词”中的第四小题“市民广场的绿地前立了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不准践踏草坪,违者罚款’。请你帮忙写一句更得体的标语,使人们乐于接受。”此题设置真实的环境,使之社会化、生活化,不但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能力,而且让学生领悟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同时树立与人合作时注重礼貌用语的意识。初一地理“相信你能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中有这样一道题,“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___,中国是_________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当今世界的主题是_________。”这道题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知识的同时关注政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培养学生学科知识整合意识、初步的全球意识。同时也引导教师树立学科综合意识,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考试我们反思到:这次考试形式单一,考试笔试题多,口试和开放性试题少,没有动手操作试题,对初中语文、数学、英语考试的改革力度不大;考试内容仍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今后将会出现更多的考试形式。适应素质教育的考试形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问题,需要一些现实的支持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和师资状况都要有相应的变革,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精力,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