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发达的国家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8-09-05
目前随着石油的发展
阿拉伯国家很有钱的
其中中东一个国家他们的货币是美元的三倍
是世界上最贵的货币
最值钱的:科威特第纳尔
1 第纳尔兑换3.4 美元

最不值钱的:土耳其里拉
1 欧元可兑换180万 土耳其里拉

2005年1月1日土耳其重定币值
1 欧元兑换1.8 新土耳其里拉

2005年1月1日后
最不值钱的是:韩国韩元
1 欧元兑换1400 韩元

最新的好像是很可怜的国家叫,《津巴布韦》,他们政府乱印钱来还债,发公务员工资等等,导致的高通货膨胀。按理说,政府应该收税来保证这些开销的。

一:也要有X I N Z H E N G F U才能解决吗,来个一刀切.
no.

二:把货币用全新的兑换率重新算过,比如现在的一亿津元兑换成一百新津元,这样可以吗?
yes.但是没有用。

三:如果不制止这种通货膨胀,让其一直发展下去,会不会出现100亿津元兑1美圆的情况,或着是1000亿津元兑1美圆,最后会怎么样一个情况...
yes.

四: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有过这种情况,他们是怎么样解决的,

你看这个吧。

恶性通货膨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汉汉▼▲

zh未转换未转换 zh-cn大陆大陆 zh-tw台湾台湾 zh-hk港澳港澳 zh-sg新马新马 zh-hans简体简体 zh-hant繁体繁体
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转换内容:

1. 简体:通胀;繁体:通胀;台湾:通膨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通胀

zh zh-cn zh-tw zh-hk zh-sg zh-hans
zh-hant
显示↓关闭↑附加说明(对转换结果有疑问时)

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电脑程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
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于手动转换。
由于技术所限,字词转换有时会不稳定,在刚增加标题转换时,由于缓存原因标题不一定马上显示转换后的正确结果。你可以尝试单击这里进行强制刷新。

在经济学上,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在物价很快地上涨的情况下,就使货币失去价值。恶性通货膨胀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标准界定。一般界定为每月通货膨胀50%或更多,但很多时在宽松上使用的比率会更低。多数的经济学家认为的定义为「一个没有任何平衡趋势的通货膨胀循环」。当越来越多的通胀现象随着周期反复发生会产生恶性循环。有关恶性通胀的肇因虽有很多争议,可是当货币供给有异常的增加或钱币大幅的贬值,且常与战争(或战后)、经济萧条、及政治或社会动荡联想在一起时,恶性通胀便日益明显。

[编辑] 恶性通胀定义

1956年,Philip Cagan撰写的Monetary Dynamics of Hyperinflation,一般被视为最早研究恶性通胀的书目,他当时把每月50%以上的通胀,称为「恶性通胀」,又或「超通胀」。现时国际会计标准29指恶性通胀具有四项特征:

* 公众不愿持有现金,宁可把金钱投放在外国货币或非货币资产。
* 公众利用外国货币,结算自己本国货币的资产。
* 信贷是按借款期内的消费力损耗计算,即使该时期不长久。
* 利率、工资、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而3年累积通胀在100%以上。

在日常生活中,公众轻易感受得到恶性通胀的影响。在一些知名例子中,德国在1920年代初的物价,曾在每49小时增加一倍;1940年代初的希腊被德国占率时,物价每28小时上升一倍;匈牙利战后曾每15小时增加一倍。这种极端例子一般在战事发生,即使近数十年亦时有出现。1993年10月至 1994年1月,南斯拉夫的通胀就曾每16小时增加一倍;乌克兰、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亦在1980或90年代面对严重通胀。最近期例子为津巴布韦。

[编辑] 世界各地的恶性通货膨胀

安哥拉
安哥拉在1991年至1995年经历了最糟的通货膨胀。1991年早期,最高面额为50,000宽札 (Kwanzas)。到了1994年,成为500,000宽札。1995年币制改革,1单位已调整宽札 (kwanza reajustado) 兑换1000宽札。1995年最高面额为5,000,000已调整宽札。1999年币制改革,1单位新宽札兑换1,000,00已调整宽札。全部恶性通货膨胀影响:1单位新宽札 = 1,000,000,000 (十亿) 旧1991年宽札。

阿根廷
由1975到1991年,阿根廷保持着一个较稳定的通货膨胀. 1975年初, 最大面额的货币为1,000 比索. 到1976年底, 最大面额的货币为 5,000 比索. 1979 年初, 为 10,000 比索. 1981年底, 面值达到 1,000,000 比索. 1983 货币改革, 1 比索新比索可以换 10,000 旧币. 1985 的货币改革, 1 austral可换1,000阿根廷披索。1992年的货币改革令1新披索代替10,000 australes。恶性通胀的整体影响: 1新披索 = 1983年前100,000,000,000(一千亿)披索。

奥地利
在1921年至1922年间,奥地利的通货膨胀达到了+134%。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从1994年到2002年期间通胀穏定。1993年货币最高金额是5,000卢布,1999年变为5,000,000卢布。2000年的货币改革令1 新卢布 = 2,000 旧卢布。2002年货币最高金额为50,000卢布,等于2000年前的100,000,000(一亿)卢布。

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在1984年至1986年间经历最严重的通胀。1984年之前,货币的最高面额为1,000玻利维亚披索,而到1985年,最高面额已变成1千万玻利维亚披索。1987年的货币改革,使和美元挂钩的boliviano取代玻利维亚披索。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在1993年经历最严重的通胀。1992年,货币的最大面额是1,000 第纳尔(dinara),到1993年已是100,000,000 (一亿)第纳尔。在塞族共和国(Republika Srpska),货币的最大面额由1992年的10,000第纳尔变至1993年的10,000,000,000(一百亿)第纳尔。1993年曾印制过50,000,000,000(五百亿)第纳尔的钞票,可是从未发行。

巴西
从1986年到1994年,国家货币因República Velha期末的通胀而要三次变换。若将期间的币值更改计算在内,一个1960年代的cruzeiro于1994年只值不够一兆分之一美仙。1994年开始采用一种新的货币——real,而通胀最终受控。

中国
中国在1948年—1949年间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1947年发行的最高面额为50,000元(5万元),到了1948年中已到了180,000,000元(1亿8千万),1948年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改革,用新发行的金圆券取代原有流通的法币,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金圆券的发行面额就增至10,000,000元(1千万),甚至在地区性的新疆省银行曾在1949年发行面额达6,000,000,000元的法币(60亿)。

但泽自由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格但斯克叫作「但泽自由市」,是一个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都市。在1923年,但泽经历最严重的通胀:在1922年,当地最高面额的钞票只是1000马克,但到了1923年,最高面额的钞票是10,000,000,000(一百亿)马克。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在1994年间经历最恶劣的通胀。1993年货币最高面额是100,000 laris;1994年货币最高面额为1,000,000 laris。在1995年的货币改革下,1个新的lari代替1,000,000旧laris.

德国在1923年至1924年间的恶性通货膨胀的写照:一名德国女子以钞票代替木柴作为壁炉用的燃料,因为在事实上,当时直接以钞票作为壁炉燃料比使用木柴来得更加划算。
德国在1923年至1924年间的恶性通货膨胀的写照:一名德国女子以钞票代替木柴作为壁炉用的燃料,因为在事实上,当时直接以钞票作为壁炉燃料比使用木柴来得更加划算。

德国
德国在1923年至1924年间遇到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在1922年间,最高的货币面值是五万马克币;而在1923年间,最高的货币面值就是一百万亿马克币。在最严重的时候,八百亿马克币只与一美金等值。

希腊
希腊于1944年经历最严重的通胀。1943年货币的最大面额是25,000 drachmai。到1944年,最大面额升至100,000,000,000,000 drachmi。1944年的货币改革令一新drachmai代替50,000,000,000 drachmai。1953年的另一次货币改革又使1新drachmai代替1,000旧drachma。恶性通胀的总体影响:1个1953年的 drachma等于50,000,000,000,000个1944年前的drachmai。希腊的通胀率高达百分之85亿。

匈牙利
匈牙利于1945~46年间经历近代史中最严重的通货膨胀。1945年前,货币最高金额为1,000帕戈。在1945年底前,最高金额为10,000,000帕戈。1946年中最高金额是100,000,000,000,000,000,000帕戈钞票,成为历史上最高面额的发行货币,通货膨胀率达百分之4.19百京(quintillion)。一种特别货币,名为税帕戈(adopengo)被推出,用作缴税和缴交邮费之用参考资料。税帕戈的价格每天调整,由收音机宣布。1946年1月1日,1税帕戈等于1帕戈,到7月底1税帕戈已经等于2,000,000,000,000,000,000,000或2×1021帕戈。

有消息来源参考资料指,恶性通胀由一班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策划,目的是消灭匈牙利的中上阶层。1946年的货币改革将货币改作福林(forint)。之前于1922年至1924年间匈牙利旳通胀率高达98%。

以色列
1970年代开始通胀率攀升,由1971年的13%上升到1979年的111%,然后再从1980年的133%跃至1983年的191%和 1984年的445%,当时预计通长率会于一两年内升到四位数字水平。1985年以色列政府颁布律例冻结所有物价。1985年的通胀率降至185%,比 1984年的一半还要少。数月后政府开始对某些东西实施解冻,有些货品价格要到一年后才获解冻。1986年的通胀率只有19%。

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
克拉伊纳于1993年经历过最恶劣的通胀。1992年货币最高金额是50,000典那拉 (Dinara),1993年为50,000,000,000 典那拉。这个未被确认的国家于1993年重新纳入克罗地亚一部分。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法郎于2004年经历冲击,贬值超过一半,从而引发严重通胀。2005年一月一日马达加斯加阿里亚里 (Malagasy Ariary)取代之前的法郎,兑换率为0.2阿里亚里等于1马达加斯加法郎。2005年五月通胀率上升,引起骚乱,不过之后物价回落,局势渐趋稳定。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在1987年到1990年间经历最严重的通胀。1987年前,货币最高面额是1,000哥都巴 (Cordobas),1987年是500,000哥都巴。1988年的货币改革令1新哥都巴取代1,000旧哥都巴。1990年的最大币值是 10,000,000新哥都巴。1990年中的货币改革令1个金哥都巴代替5,000,000新哥都巴。恶性通胀整体影响:1金哥都巴= 5,000,000,000个1988年前的哥都巴。

秘鲁
秘鲁于1984年至1990年间经历最严重的通胀。1984年货币的最大面额是50,000金索尔 (Soles de Oro)。到1985年已是500,000金索尔。1985年的货币改革令1单位印替 (Inti)代替1000单位的金索尔。1986年货币的最大面额是1,000印替,1990年则是5,000,000印替。1991年的货币改革令1新索尔代替1,000,000印替。恶性通胀的整体影响:1新索尔 = 1,000,000,000个1985年前的金索尔。

波兰
波兰于1990至1993年间经历最恶劣的通货膨胀。1989年货币最高金额是200,000兹罗提 (zlotych),1991年变为1,000,000兹罗提,1992年又变为2,000,000兹罗提。1994年的货币改革将1个新兹罗提取代10,000旧兹罗提。之前于1922年至1924年期间,波兰通胀率高达275%。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仍在处于稳步通胀期。1998年的最大币值是100,000鲁 (lei),2000年是500,000鲁,2005年初是1,000,000鲁,2005年七月1个新鲁代替10,000个旧鲁。2005年的通胀率为 10%,2006年最大币值是500鲁 (等于5,000,000个旧鲁)。

俄罗斯
于1921年至1922年内战期间,俄罗斯的通胀率高达213%。

1992年是苏联时期后经济改革的第一年,通胀率达2,520%,主要原因是一月时物价放宽限制。1993年整年通胀率是840%,而1994年是224%。卢布从1991年1美元兑100卢布跌至1美元兑30,000卢布。

台湾
1945年日本战败后退出台湾,原有由日本政府在台湾发行使用的「台湾银行券」在1946年改制成「台币」,然而因为诸多的因素(如二二八事件也属其一)使台币在1940年代晚期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进而使台币的发行面额增加,最高曾发行到一张一百万元。这场恶性通货最后是在1949年以发行新货币取代旧货币的方式才获得控制,即是发行「新台币」来取代原有的「台币」(相对之下可以称为「旧台币」),兑换率为40,000比1,即40,000元旧台币兑换1元新台币。

土耳其
1990年代,土耳其正面对着最严峻的通胀问题,最后更于2001年因通胀问题而陷入经济衰退期。1995年货币的最大金额是1,000,000 里拉,到2000年是20,000,000里拉。最近土耳其的通胀率降至单位数字水平,是数十年来首次的。2005年的货币改革引进了新土耳其里拉,1新土耳其里拉可兑换1,000,000旧里拉。

乌克兰
乌克兰于1993年至1995年经历过最恶劣的通胀。1993年前,货币最高金额是1000 karbovantsiv,到1995年,货币最高金额是1,000,000 karbovantsiv。

美国
在革命战争期间,美国革命政府的大陆会议 (Continental Congress通过发行一套名为大陆币的纸币。这些纸币容易被伪造,所以大陆币也很快贬值。在这时候,一句“一个大陆币也不值” (not worth a continental) 也一时流行的成语。在内战的时候,由1861年一月到1865年四月,由南方美利坚联盟国叛军政府所控制的城市内的物价指数由100升到高达9000。

雅浦岛
位于太平洋的雅浦岛以前用不同大小的石头作为货币,价值最高的重数吨。石头由210公里外的帛琉岛运送过来,路途遥远,再加上两岛之间海面情况恶劣,运送过程非常危险,很多石头于海上不见,令这些石头货币价值高昂。雅浦岛居民非常珍惜这些石币,因为大石不易被偷去,又供应不多。不过1874年有一名爱尔兰人David O'Keefe将之发展为商机,聘用岛民从帛琉用船只运载大石,然后用这些石头和岛民换取其他物品,例如海参和椰子肉干。久而久之,数以千计的石头被运到岛上,使原本的石头贬值。今天除了吸引到游客的注意,就没有价值。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从1989年到1994年经历了恶性通胀期。1988年的货币最大面额是50,000典那。1989年已是2,000,000典那。 1990年的货币改革令1个新典那取代10,000个旧典那。1992年的货币改革令1个新的典那取代10个旧典那。1992年的货币最大面额是 50,000,到1993年则是10,000,000,000典那。1993年的货币改革使1个新的典那代替1,000,000个旧典那,可是在年度结束,最大币额是500,000,000,000典那。一个月后令一次的货币改革令1单位的新典那 (novi dinar) 取代12,000,000典那。恶性通胀的整体影响:1单位新典那 = sn|1.2|27 个1990年前的典那。

萨伊
萨伊于1989年到1996年间经历通胀。1988年最大币值是5,000个萨伊,到1992年是5,000,000个萨伊。1993年的货币改革令1个新萨伊代替3,000,000旧萨伊。1997年萨伊更改国名成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并将货币转为法郎。1法郎为100,000新萨伊。恶性通胀的整体影响:1法郎 = sn|3|11个1989年前的萨伊。

津巴布韦

自独立开始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情况
年份 物价升幅 年份 物价升幅 年份 物价升幅 年份 物价升幅 年份 物价升幅 年份 物价升幅
1980年 7% 1981年 14% 1982年 15% 1983年 19% 1984年 10% 1985年 10%
1986年 15% 1987年 10% 1988年 8% 1989年 14% 1990年 17% 1991年 48%
1992年 40% 1993年 20% 1994年 25% 1995年 28% 1996年 16% 1997年 20%
1998年 48% 1999年 58% 2000年 56% 2001年 132% 2002年 139% 2003年 385%
2004年 624% 2005年 586% 2006年 1043% 2007年 13000%

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时一津巴布韦元约等于1.5美元。之后,通胀率高企和经济崩溃令货币严重贬值,使很多机构转用美元。

21世纪初津巴布韦开始经历恶性通胀,通胀率升至2004年初的624%,其后降至三位数字低位,之后攀升至2006年四月1,042.9%的新高 [1]

2006年的2月16日,津巴布韦储备银行行长Dr Gideon Gono宣布政府印了21兆津巴布韦元来换取外币,to pay off IMF arrears.

2006年五月初,津巴布韦政府印制一共60兆津巴布韦元的货币,用来资付兵警300%和其他公务员200%的薪金加幅。这笔钱不包括在本年财政年度的预算案中,而政府没有解释这笔钱的来源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651524.html?si=2

第2个回答  2008-09-05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新西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07
中国不发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