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不是死得冤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4-29
《三国志》里,关于魏延的传记字数很少,不到1500字。从《三国志·魏延传》里,我们了解到魏延字文长,义阳人。跟随刘备入蜀,战功卓著,被授予牙门将军。刘备为汉中王时,又被出人意料地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可见很受器重。刘禅即位后,魏延继续受到诸葛亮的重用,被封为都亭侯,成为贵族。诸葛亮北伐,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不久因功被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237年,诸葛亮伐魏,死在五丈原,蜀军撤退时,魏延被杨仪所杀。 那么魏延为什么会突然间被杀呢?是什么原因导致魏延走上了不归路呢? 让我们看一看史书上是怎么说的: 建兴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適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从史书上的记载,我们了解到:诸葛亮去世前,已经作好了撤退的安排,“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诸葛亮去世后,长史杨仪命令司马费祎去了解魏延的态度。岂料魏延却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可见,魏延完全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安排,不打算撤军,更不愿屈居于杨仪之下。而且还以诸葛亮的当然继承人自居。 费祎当时在魏延的军中,不敢表示反对,只好欺骗魏延说:我去把杨仪抓来,他一定会同意的。魏延一时听信了费祎的话,就放他走了,但不久就反悔,意识到上了费祎的当。 当魏延了解到杨仪决定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撤军时,再也坐不住了。就首先发难,拦住杨仪等人撤退的后路。两军交战时,王平上前质问魏延,连魏延的部下也知道曲在已方,纷纷离魏延而去,不愿为魏延卖命。魏延只好逃跑,最终被马岱斩杀。 我们知道,做为一个军人,首要任务就是要服从上级的命令,贯彻上级的的方针意图。在诸葛亮去世后,魏延第一想要继续完成北伐的大业,不愿撤军;第二不服杨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公然违抗诸葛亮撤军的命令和安排。 更为严重的是他还抢在撤退部队的前面,擅自破坏南归的栈道,企图以武力让杨仪就范。而当时的蜀军处于进不可进、退无可退的险境:前有魏延率军拦截,后有司马懿带兵追赶,如果不是有姜维和杨仪的巧妙安排,“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以及司马懿对诸葛亮是死是活还不能断定,十万欲南归的蜀军完全有可能因为魏延与杨仪的意气之争,而全军覆没。魏延这种违法乱纪,不顾全大局,搞个人意气之争,致国家与军队的安危于不顾的行为,当然是死罪!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魏延与杨仪水火不容呢? 仔细分析史书,我们会发现,诸葛亮重用的这两个人虽然一文一武,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首先,两个人都富有军事才能。魏延“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魏延此计虽然风险性太大,但却也从侧面说明,魏延和其他武将不同,爱动脑筋,善于思考,他对作战中的战斗计划乃至大的战略方针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是一位有主见、有谋略的将领。而杨仪则是:“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於仪。”显示出胸有百万兵的军事统帅的气度,因此,两人同时受到诸葛亮的重用。 其次,魏延“性矜高”,杨仪“性狷狭”。一个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一个心胸狭窄,难以容人。总之,均恃才傲物,难以与他人相处。 再次,魏延因诸葛亮不采用自己的奇袭之计,“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诸葛亮死后,“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杨仪也因为自己在平定了魏延之后不被重用“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两个都想继承诸葛亮的职位。 你想,这样两个既有才能,有很自负,个性都很强的人,怎会和睦相处,所以就出现了“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但欲除杀仪”的场面,以致最终兵戎相见。 魏延与杨仪,一文一武,一个善于行军布阵,率军冲锋;一个善于运筹帷幄,调度指挥。如果他们能够精诚合作,和睦共处,蜀国或许不会那么早就被消灭,三国的历史或许又要多出一份精彩。惜之!
第2个回答  2014-04-29
一、魏延“脑后有反骨”吗?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长沙太守韩玄欲杀老将黄忠时,“忽然一将挥刀杀入,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大叫曰……”大喊大叫者就是魏延。入长沙后“玄德待黄忠甚厚。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其故。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后患。’”魏延脑后有反骨之说便由此传开。 魏延“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可以说是相貌堂堂。纵观其一生,真如诸葛亮所言“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吗? 非也!相反,我倒认为魏延忠勇兼备。 魏延对刘备及其缔造的蜀国一直忠心耿耿。魏延认准了刘备乃仁德之人,并思慕追随。只是投奔的方式有些唐突和一厢情愿。在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行至襄阳时,“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魏延只管招呼玄德军马入城……”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他被提拔为汉中太守而“一军尽惊”。士为知己者死,正是因了魏延的大忠大勇,刘备才慧眼抬爱。终不负刘备所望。后来魏延“羌中败郭淮,入川取西蜀,南战擒孟获,北伐任先锋,天水收姜维、射曹操、斩王双、射死张郃,大战司马懿,惊退夏侯霸”,真战功赫赫忠勇可嘉一猛将也! 汉中是蜀国的命脉所在。魏延终不辱使命,充分体现了其大将之才!勇略可与关羽相匹:魏延不负众望,治理的汉中海晏河清,而关羽却“大意失荆州”。 蜀军兵退时魏延烧绝栈道,欲断其归途。魏延真的意欲谋反吗? 窃以为,魏延从未有过谋反之念。 《三国志》与《资治通鉴》中如是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而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魏延只是不服诸葛亮的安排,不以大局为念,欲与杨仪火并罢了。 二、魏延被杀的根本原因 魏延被杀是其刚愎率直的性格所致。 三国演义中对魏延性格的描述有三: 一曰爽直率性。第四十一回中魏延与刘备素无谋面,可他一厢情愿地“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并大呼“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第四十三回中更是直爽得近乎粗鲁。先是“挥刀杀入,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后又“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奔云长。”不管别人是否领情,只要看你忠义我就把心掏给你。这是魏延的做事风格。在杀韩玄献长沙这件事上,黄忠绝对不赞成这样做的。可魏延不管那一套,上来喀嚓就把韩玄砍了。黄忠与魏延“杀其主献其地”迥然不同,他的反应是非常矜持稳重的。先是关羽请其相见时“托病不出”,后玄德“乃亲往黄忠家相请,忠方出降,求葬韩玄尸首于长沙之东”,并“待忠甚厚”。魏延自以为劳苦功高,却被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并下了“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的谶语。诸葛亮一见面就给魏延来了个下马威。魏延救下黄忠、向关羽杀主献城、对刘备相见恨晚都是一厢情愿,都是其爽直率性性格的集中体现。 二曰傲慢少礼。在第五十三回中“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如此性格往往不被人接受。早在第四十一回中有一句“只见城内一将引军飞马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吗!’可以想见魏延在刘表手下亦不为重用。 三曰恃功务高、人皆下之。在第一百四回中魏延与费祎的谈话中可见一斑。魏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当时诸葛亮将一应大事托与杨仪,用兵密法授与姜维,试问你魏延算哪棵葱?竟然如此大言不惭! 魏延性格的这三方面,确实难以令人接受。若是山大王尚能图个快意恩仇,可魏延的身分不是山大王,是领兵打仗的将军。军令如山,要求的是绝对服从;若自行其是势必引发混乱,酿成不可预料的恶果。 开始还小打小闹,口生怨言“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边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第一百回)挑唆得陈式丢了性命。后来蜀军退兵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烧绝栈道,引兵拦路”,终于自取其祸,身首两分。 常言说,性格决定命运。魏延的刚愎自负注定了他以后悲惨的结局。 三、魏延的前荣后辱 如果将魏延的一生分两个阶段,可以这样划分:刘备生前其“荣”,刘备死后其“辱”。 先说“荣”。魏延先反刘表后杀韩玄,直到遇见刘备才遂了心愿忠心耿耿起来。尽管没有被列入五虎将,却每每被视为大将使用,大仗硬仗必上。刘备入川时与五虎将并肩多立战功——攻雒城、射曹操、镇守汉中。当然这时尽显五虎将之神威,魏延还处于磨砺阶段。刘备死后魏延才脱颖而出大展拳脚,没能让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刘备一览其才,这也是一种缺憾。 再说“辱”。诸葛亮南征北伐时魏延便被调离了汉中,由马超继任。从此魏延就成了一枚真正的棋子,有气有火只能窝在心里,任由他人驱使。此的他如一朵怒放的鲜花,能为发挥得淋漓尽致,“败郭淮,取西蜀,擒孟获,射张郃,战司懿。”人生得意如此,快哉! 然而明了众人对魏延内心的真实看法后,就明白这只是表面现象,背后潜藏着莫大的“屈辱”。 初遇孔明即被冠以“脑后有反骨”的恶名,在一百回邓芝言及魏延、陈式无礼时,孔明再次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惟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患害。”这是诸葛亮对魏延的一贯看法。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对魏延的看法也是如此“平日恃攻务高,人皆下之”,董允奏曰“自恃功高,常有不平之心,口出怨言,向所以不反者,惧丞相耳。今丞相新亡,乘机为乱,势所必然……” 既为蜀国社稷拼死征战,又见疑于诸人。非“辱”而何?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刘备已亡,知音难觅,为什么甘愿受如此屈辱,不另寻出路呢? 四、魏延何以身败名裂 三国演义对魏延被斩的前后描写极为细致,“魏延反,马岱斩”妇孺皆知,可那只是小说而已。 事实绝非如此,魏延身败名裂的真正原因是与杨仪之争。 杨仪任丞相长史,筹度粮草、参赞军机,才干敏达;魏延领丞相司马,摄行军事。二人自恃功高,早已势同水火。孔明在时尚有所顾虑,死后矛盾便白热化了。特别是当魏延得知丞相一应大事皆托与杨仪时,心里的火气“嗵”一下爆发了,“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而杨仪“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先是造谣魏延谋反,然后“名正言顺”地追而杀之。 魏延本就不得人心,其时更是孤掌难鸣,杨仪率众灭之又有何难?而且在魏延死后杨仪踏其首夷其族属惩罚叛臣之举,终于雪了平生之恨! 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权欲熏心的杨仪最后落了个削职为民羞惭自刎的下场。 可惜的是魏延,没有死于疆场之上,却死于自己人的屠刀之下,而且被冠以谋反之名。他与杨仪的纷争中很不明智,意气用事,全没了大将风度。 如果魏延的性格能够平和些,如果在蜀军兵退时不意气用事,如果在杨仪之争中以大局为重,如果…… 五、信任产生的力量 读过三国的人多为刘备的长厚所倾倒,对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大不以为然。在刘备的长厚中蕴含对属下的信任,体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而事必躬亲,“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则极易产生分工不明越俎代庖之举,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书中体现刘备信任手下的描述很多。特别是对大将魏延的提拔重用,用人之高明比曹操孙权还胜一筹。再就是第四十一回赵云于曹操百万军中往来冲杀时,糜芳、张飞皆疑“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刘备独不信,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也。”后果应其言。还有在第八十五回,刘备退至白帝城时,有近臣奏称黄权降魏并建议将家属送有司问罪。他处理得非常妥当,“黄权被吴兵隔断在江北岸,欲归无路,不得已而降魏,何以罪其家属?”仍给禄米以养之。后来曹丕拜黄权为镇南将军,权坚辞不受。 而对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则颇为怀疑,是不是蜀国无人才可用了呢?当然不是,即使比不上中原的曹魏人才济济,可“蜀中多才俊”,也不至于“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其实这是诸葛亮对属下极有信任所致,说得难听点他搞独裁。以致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种人才的断层与匮乏,与诸葛亮的选人用人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诸葛亮对魏延的不信任散见于各章回中。一见面就给魏延戴了一顶“脑后有反骨”的大帽子,并恐吓“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尤其是一出祈山魏延献计兵出子午谷时不予采纳,还自以为是振振有词:“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第一百回中,陈式违军令被斩首时,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为何不平?魏延曾力谏“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诸葛亮不采纳其建议倒也罢了,还借口怕大伤锐气,纯粹是怕成就了魏延的威猛之名自己却相形见绌。街亭一战,马谡所部或死或降,又何止五千?读书每每此时都要感慨成千,有一天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故事来。 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他爱不释手,整天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天长日久,女神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 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爱与期待的力量,永远比强制与打击要有效得多。 魏延对刘备曾何其死心塌地!他有很高的成就感荣誉感,为了蜀国鞠躬尽瘁为了刘备这个伯乐万死不辞!然而就在魏延雄心勃勃之时,那份由来已久的猜忌悄然弥漫且铺天盖地而来,“脑后有反骨”,就因为砍了一个轻于杀戮的韩玄,诸葛亮给扣上的那顶大帽子便永远地摘不去了。蜀国上下便盲从着一直戴有色眼镜看魏延。 魏延,死于自己的性格和不智,是为不冤;魏延,同时也是死于外人的不信任和算计,是为冤!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
第3个回答  2014-04-29
没有。魏延造反一事是因为他性格过于刚猛孤傲,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得罪了以杨仪为首的一帮人,导致被杀。本来是官僚之间内部争斗。结果杨仪这个人狭隘歹毒,硬是带头污蔑魏延造反,由于当时不少人都被拖下水,只好跟着帮衬栽赃。最后众怒难犯,魏延不但被灭族,还被长期歪曲成反骨仔,而三国演义小说的流行更是雪上加霜。 三国志原文:“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4-30
魏延反水死的不冤枉
第5个回答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