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弄懂 meta 标签,看这篇就够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打开任意网站,其 <head> 标签内都会有很多列的 <meta> 标签。在查阅 w3school 的过程中,第一句话中就包含了 元数据 (元信息)。

<meta> 标签提供关于 HTML 文档的 元数据 (meta-information)。 元数据 不会显示在页面上,但将被机器解析。

meta 常用于定义页面的说明,关键字,最后修改日期,和其它的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将服务于浏览器(如何布局或重载页面),搜索引擎和其它网络服务。

meta 标签共有多个属性,分别是:

它一般是为定义与 http-equiv 或 name 属性相关的元信息,以文本的格式作为其内容。

详细用法,请参考下面的 name 属性。

name 属性主要用于描述网页,比如网页的关键词、叙述等。与之对应的属性值为 content,content 中的内容是对 name 填入类型的具体描述,便于搜索引擎抓取。meta 标签中 name 属性语法格式是:

其中 name 属性共有以下几种参数。(前 3 个为常用属性)

用于告诉搜索引擎,你网页的关键字。

用于告诉搜索引擎,你网站的主要内容。

这个概念较为复杂,具体的在我 另一篇博文 中讲述。这个属性常用于设计移动端网页。在用bootstrap,AmazeUI 等框架时候都需要用 viewport。

robots 用来告诉爬虫哪些页面需要使用索引,哪些页面不需要索引。content 的参数有 all、none、index、noindex、follow、nofollow,默认是 all。

具体参数如下:

用于标注网页作者

用以说明生成工具(如 dreamweaver)等

用于标注版权信息

如果页面不是经常更新,为了减轻搜索引擎爬虫对服务器带来的压力,可以设置一个爬虫的重访时间。如果重访时间过短,爬虫将按它们定义的默认时间来访问。

说明:renderer是为双核浏览器准备的,用于指定双核浏览器默认以何种方式渲染页面。比如说360浏览器。举例:

meta 标签中 http-equiv 属性语法格式是:

其中 http-equiv 属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参数:

旧的 HTML 才这么使用,不推荐:

推荐 HTML5 设定网页字符集的方式:

用于告知浏览器以何种版本来渲染页面。(一般都设置为最新模式,在各大框架中这个设置也很常见)

共有以下几种用法:

用于禁止当前页面在移动端浏览时,被百度自动转码。虽然百度的本意是好的,但是转码效果很多时候却不尽人意。所以可以在 head 中加入下面例子中的这句话,就可以避免百度自动转码了。

用于设定网页的到期时间,过期后网页必须到服务器上重新传输。

网页将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刷新并定向到指定的网址。

如果网页过期。那么这个网页存在本地的cookies也会被自动删除。

暂时就总结这么多,因为 meta 标签的自定义属性实在太多了,所以只去找了常用的一些。像 Window-target 这样已被废弃的属性并没有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