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 ‖ 修沮河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油山马坡上的一股清溪,顺沟而下,一路跳跃,曲曲折折汇入歇马河,在马良陈家湾与鸡冠河水交融,形成宽阔的河面,河水清澈透明,绿波荡漾,一阵阵小鱼儿游上游下的觅食,水鸟在河面上飞来飞去。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沮河,如今的沮河两岸河堤修建一新,固若金汤,可抵御百年洪水,保百姓一方平安。

        我有一位好友,在水利部门工作,参与我县河、沟治理建设数十条,对河流的现状了如执掌。他说,十年前的沮河,可不是眼前的样子,那时候河床因采砂,到处是深水积潭,河堤杂草丛生,破损溃败,农田几乎是年年建了毁,毁了建,一到汛期,村民们提心吊胆,生怕洪水冲农田,毁庄稼,粮食颗粒无收。2013年,我县开始启动中央预算内沮河流域治理项目,水利部门运用中央资金,开始修建沮河,治理沮河。

        眼前治理后的沮河,​行洪通畅,河堤坚固,农田得到完全保护,沮河流域的根治拉大了两岸集镇的骨架,拓展了发展空间,扩大了沮河两岸的农田面积。多年肆虐的洪水被治水的人驯服的服服帖帖,村民不再惧怕它毁田淹房,昔日的凶猛顿时变得温顺起来。因沮河彻底的根治,沿河而下的三坪、河东、歇马街、盘龙、扁洞河、宋家湾、陈家湾、八斗坪、西坪、重阳、潮水等村都进行了高标准建设,这些村的产业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村庄的建设各具特色,村民们知道再也没有洪水的威胁了,就把居住的农家小院大胆翻新成白墙红瓦。

        保康水利人在沮河的治理中,他们是做一处工程,受益一方百姓,结交一批朋友。

        从歇马的欧店到马良的潮水村​,近十年的时间,水利人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一鼓作气,一头扎在母亲河上,修建河堤33千米,保护两岸农田 2.6万亩。水土保持良好,生态得到修复,千年的雎鸠,唱着现代的歌谣,重回两岸栖息,繁衍她们的子孙后代。

        我因工作关系,检查中央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有缘与县水利局局长卢文举同行,陪同他用了一天的时间,对沮河治理项目走了一遍,走在新建坚固壮观的河堤上,两岸村庄新美如画,到处是绿油油的庄稼,一派丰收的景象,清脆的鸟叫,让人心旷神怡,满目风光映入眼帘目不暇接。他说,走在水电工程队修建的河堤上,我心里有底气,他们做的项目我信得过。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期鸡冠河治理工程在全省绩效评价中,获得高分,名列全省前列。

        2013年,水电工程队掌门人付永乐,开始带领他的人马治理沮河,他的队伍把机械开进鸡冠河,隆隆作响的机器,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庞大的机械的运行把河水中的夕阳振动成一片碎金。无论春花秋月,还是夏雨冬雪,戴着红白黄三色安全帽的修建沮河的人,再也没有间断过了。

        沮河流域的建设者们,是一群豪迈的汉子。他们是平凡的人,又是可敬的人,每个人的背后都藏着或多或少、可圈可点的故事。当我拿起相机拍摄沮河工程,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被深深的震撼着。别人告诉我,这一群修沮河的人真的很了不起,队长付永乐是一个全把式,既懂施工技术,又懂工程管理,他刚接手工程不久,身体就犯病了,在队友的催促下,到襄阳市医院检查,发现心血管堵塞,搭了支架。出院后,坚持住在工地,监管工程质量与进度,他把工程质量看的和自己命一样重要。他说自己快要退休了,决不能让他做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能让后人戳自己的脊梁沟。他带领工程队在全县所做的项目,质量从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他的致胜的法宝就是用质量取胜。

      队里还有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副队长贾耀海,1997年毕业后到县水电工程队工作,多年的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过硬功夫,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他的现场管理和工程资料,在县水利系统内也是赫赫有名的。他是副队长,单位投标经营他在抓,人员培训考核他在抓,沮河治理工程他主抓,一年四季马不停蹄,没有过清闲的时候。

        贾队长有两个小孩,父母和岳父母大都由他们两口照顾,家庭负担比较重,爱人在县直一个部门从事人事工作,他爱人常开玩笑说,我的工作忙,没想到他比我还忙,家里大小事情都莫指望他。他一般都在三个地方,不是在马良沮河工地上,就是在单位做资料,要不就是组织人员参加资格培训考试,申报单位各类资质证件审验工作。

        贾耀海正当干事的年纪,是个专业人才,工程队的骨干。局里有意培养他,准备调整他到局里工作,领导找他谈话,不善言谈的他,委婉谢绝了领导的好意,按理对他个人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他说,他参加工作就在工程队,长年累月的做工程,与工程队结下了很深的感情,他离不开工程队,也离不开与他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们,前些年工程队处于低谷时期,连工资都发不出来,都没有走,何况现在正是全力发展的时候。其实工程队也离不开他,他走了,一时半会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能顶替他。

        在沮河的治理中,并不是规规矩矩按图纸施工就可以了,很多事情既要符合设计要求,又要满足村民意愿。西坪村河段治理中,左岸有一些古树,按设计要铲平砌一道河堤,正要施工时,村民找到副队长贾耀海,请求保留这些有年头的古树。贾耀海同付队认真商量后,在保障达到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宁可增加施工难度,增加建设成本,达成村民意愿。他们停下机器,在河道的古树边,采用人工开挖,用钢丝绳固定树木,本来要用浆砌块石的,在河堤古树处达不到强度的地方采用钢筋混凝土,保留了河岸的古树,得到了村民的点赞。

        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有时候村民田头的渠沟垮了,需要修修补补,他们找到工程队,要个几包水泥,付队欣然答应;有时候有几步石块踏步因施工,稍有改动,他们就帮村民用砂浆砌成又稳当又美观的踏步。村民们感激这群修沮河的人,隔三差五的到项目部送自家园田里的新鲜蔬菜,打了豆腐的,划两块豆腐送来,过年杀年猪,接他们吃年猪肉。村民说,这群搞工程的人,跟别的施工队不一样,他们不抠掐。

        潮水村是办油菜花节的主办现场,镇政府办第一届油菜花节,人多车多,把潮水村堵的水泄不通,油菜花节留下了许多遗憾。沮河治理工程,潮水村河段是工程的尾期,图纸设计,河堤路宽四米,镇领导考虑到第一界油菜花节的缺憾,抓住治理沮河的机遇,找到付永乐商量,把设计的路面扩建到八米。付永乐与贾耀海反复商量,当时也矛盾重重,答应吧,从河床垫两米多高,长几千米的公路,算账不是小数字,工程队不是公益事业部门,几十号人全靠做工程生存,不答应吧,将来会留下永远的遗憾,四米的路面确实无法会车错开。付永乐专程回到局里将此情况给党组书记、局长卢文举同志汇报,也说到了困难与心中的困惑。卢局长说,我们水利部门,不单单是修修河堤,做做工程,我们还有一份为百姓服务的职责,我们要多想一想,修沮河的目的是为什么?是为了谁?群众的愿望又是什么?群众利益无小事。办法你付永乐想,困难你克服,加宽路面由你落实。一席话,解开了付永乐心里的疙瘩,顿时豁然开朗。

        付、贾两位队长回到沮河工地,商议对策,解决加宽路面困局。最后他们达成一致意见,工程队投入一些油料,用自己的机械,适当延长工人们的工作时间,就地取材,把成本压缩到极限。他们说干就干,用一冬的时间,完成了任务。完工后,镇政府主要领导深感满意,村民涌上新堤公路上,心情激动,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

        沮河的彻底根治,带动了两岸的产业,歇马三坪办起了水产养殖,河东村建成了保南最大的莲藕基地,盘龙村建成了农业生态观光园,马良陈家湾村利用河堤景观带,打造乡村旅游景点,西坪村建成了葡萄与草莓采摘园,重阳大面积种植软籽石榴,这些产业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真可谓一花引来百花开,沮河治理工程成为名符其实的富民工程。

        古老的沮河,千年流淌不息,潮起潮落,任由沧桑变换,直到今天,保康水利人这群豪迈的汉子,用他们的智慧,改变了沮河的容颜,赋予新的活力,荆山楚源发祥地,将会成为美丽的人间仙境,建设沮河的历程,永载史策。

        站在高坡之上,遥望清澈的沮河水,看着她缓缓地、静静地流向远方,把我的思绪也一起带走。我爱这静静的河,爱它清灵的水,多少次我独立沮河边,盈耳聆听沮河的流水,她仿佛向我在诉说了一个保康水利人治理沮河的那些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