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三部曲》:珍爱和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每年12月13日,随着南京城一声悲痛长鸣,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听到这声长鸣,都要驻立默哀,沉痛悼念二战期间南京大屠杀中逝去的30万同胞生命,同时在这个国家公祭日,朋友圈中出现最多的感慨是:我庆幸没有生在那个年代。

20世纪是世界战乱不堪的年代,经历了历史上极为残酷的战争,一战、二战、冷战,从1914年到1996年,长达百年,战争让生命变得如此脆弱,一个个鲜活生命瞬间凋零。

战争的残酷在于以暴力手段解决纷争,暴力之下,生命已无尊严可言,战争是对人性的残酷压榨和拷问。

英国作家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就是对20世纪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最为残酷的战争中各色鲜活生命生存、挣扎、屈从、抗争、陨落的描写。

小说人物刻画鲜明,在残酷的战争中,每个不屈的生命都没有苟且,追求真爱、积极投入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中,不惜生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世纪三部曲》内容、人物、史实庞大,其中第二部《世界的凛冬》因二战的残酷,人物命运多舛,阅读中很多地方打动着我,摘出自己颇有感触的人物片段来表达自己对作品中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各个鲜活生命的崇高敬意。

大爱无疆的卡拉。 卡拉是德国冯.乌尔里希家族一员,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英国人,一家定居柏林,在卡拉年幼时,父亲因为一个犹太人说了句真话,竟被德国警察拷打致死,卡拉目睹了带着满身伤痕的父亲痛苦离去,心中充满了对德国社会主义暴政的痛恨。

战乱时期,家中生活窘迫,共同的患难和相互依存,让卡拉善良的内心充满了爱,家中女仆艾达临产时,当时只有十四岁的卡拉勇敢地承担起来,之后卡拉成为一名医院的护士,在医院她能够接触到一些战争中的伤员以及位高权重的军事官员,怀抱对东德社会的不满和仇恨,以及对百姓生活贫困改善的渴望,卡拉把得知的情报主动传递给苏联间谍,为苏联入侵东德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卡拉天真地认为,苏联红军会改善德国社会现状,然而在苏联红军进入东德之时,卡拉为了保护一个少女免于苏联人的强暴,挺身而出,代替少女遭受到苏联人的强暴和轮奸。

之后获救少女丽贝卡成为卡拉领养的女儿,卡拉怀了强暴者的孩子,由最初的耻辱之心转变为对生命的爱,卡拉生下了儿子瓦利。

女儿丽贝卡和儿子瓦利在战乱中鲜活、旺盛的生长着,为爱、为命运抗争着,承续着家族第三代的生活。

乱世佳人,追求真爱的黛西。 黛西是美国别斯科夫.杰克斯家族的一员,出生在美国上层社会家庭,生活优越,一心要选择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丈夫,凭着自己漂亮的容貌、优美的身姿,获得了英国贵族博伊.菲茨赫伯特子爵的爱情,组建了家庭。

随着生活的继续,黛西感到这不是自己要的爱情,她迷茫、不知所措,当战争的炮弹落在伦敦街头,让满地瓦砾、尸体、伤残百姓的惨状呈现在她眼前时,内心的勇敢、爱被激发出来,她开着救护车一趟趟往返地搬运伤员,已然无所顾忌容貌和衣着,累,但快乐而充实,战争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所要的生活与爱,与之后成为工党领袖的劳埃德.威廉姆斯走到一起,并幸福生活至老。

为正义、理想而奋不顾身的勇士:坦尼娅和瓦西里。 坦尼娅是苏联德沃尔金.别斯科夫家族的一员,她是一名记者,瓦西里是一个持有不同政见的作家,俩人对苏联存在的腐败、专制的共产主义社会都心存不满和怀疑,在一次广场的聚会游行中,因散反政府传单,瓦西里被捕,被流放至西伯利亚。

坦尼娅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战斗,同时时时惦念着自己的战友瓦西里,她以记者特有身份,在极度白色恐怖的苏联,申请到一个去西伯利亚采访的机会,冒着生命危险,机智地找到了与瓦西里相见的机会。

岁月及恶劣的环境让当年潇洒的瓦西里已尽显老态和沧桑,但并没有磨灭掉他的斗志,他把在西伯利亚的经历写成小说,将手稿交与坦尼娅。坦尼娅辗转第三方世界,将小说以化名发表,小说让世界认识了苏联社会真相,对如何看待苏联推行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说中每一个这样的人物都是一部精彩的长篇小说,我的平淡、梗概式的描述,远远不足表述出其一角,正是战争中一个个与命运抗争的勇敢生命,汇聚在一起,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迎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

12月10日有一则新闻:“侵华日军武藤秋一的儿子田中信幸将父亲在战争中的信件和日记等物品捐赠给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管。”其中有一个奖状,是其父于1937年7月8日在刺杀比赛中获得的。

满头白发的马明珍代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家属的发言,让我颇为感动,她说:“感谢田中先生赠送给我们民间抗战博物馆的资料。但是我今天也很痛心。我父亲是被日本宪兵队很残忍地杀害的。我那时候刚出生不到一个月。我十分痛恨战争,战争剥夺了我的童年,也使我失去了我亲爱的父亲。这个痛,不是我一个人,在我们国家还有好多像我一样的孩子。在这里我跟田中先生说一句,不管日本人也好,还是我们中国人也好,我们一定要珍爱和平。”

马明珍的一席话,让我看到我们人民的伟大,我们可以超越战争带给我们的国恨家仇,认识和平,珍爱和平。

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有两条非常明晰的递进脉络,一战、二战、冷战的历史和战争之下五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两条线宏观上平行并进,在故事描写中又交织融合,人物命运与战争紧密结合在一起。

五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贯穿三部曲中,在内容上相互关联,但不影响独立阅读,故事情节有的可以作为一个短篇,有的可作为一个长篇来阅读。

小说基本囊括了20世纪战争中所有的大事件,沙皇俄国的崩塌,苏联革命的崛起,纳粹德国的专政,马丁路德金的被刺杀以及美国的种族歧视,柏林墙的竖起和倒塌,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的升空,美国珍珠港战争、敦刻尔克战役等等;描写了大事件中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领袖人物,如列宁、斯大林、肯尼迪、尼克松、马丁路德金、丘吉尔、罗斯福等等。

小说主要描写的是20世纪欧美战场,涉及到亚洲的很少,所以对我们来说阅读这段历史会带来很强烈的新鲜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视角认识和了解这场战争以及我们心中知之甚少的历史上叱咤风云的领袖及英雄人物。

20世纪战争笼罩下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混乱不堪,嬉皮士运动、摇滚乐兴起,同时带来了颓废、消极的负面生活,小说中有大量的性生活、迷乱的爱以及毒品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迷茫,是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中值得吸取的教训。

阅读中,你会感受到当时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人们的所思所想,激动、兴奋、刺激、恐惧、担心、悲痛、喜悦………,你会随着他们命运的起伏,感受他们,与他们一同呼吸。

以自己有限的知识,对这样一部巨著梳理出一个完整脉络并做出有价值的评论,深感力不从心。

如果你既想了解历史,又不想失去阅读兴趣,还想从中有所收获,不妨读读这部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