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河有什么样地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3-10

尼日尔河是西部非洲最大的河流,也是非洲的第三大河。它发源于几内亚境内的富塔贾隆高原靠近塞拉利昂边境地区的丛山之中,先向北流,在北纬180°处折而向东,成为向北突出的大弧形,后又转向东南,最后注入几内亚湾。干流先后流经几内亚、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等国,全长4197千米,流域面积190万平方千米。

尼日尔河河源地区属于几内亚法腊纳省科比科罗县,方圆约有4770公顷,与塞拉利昂接壤,距大西洋岸约241千米。这里属于丘陵平原地区,溪涧众多,河道深切。两岸丛林茂密。从法腊纳往西80千米,便是高山密林,古木参天,藤蔓绕枝,云遮雾障,莽莽苍苍,给人以神秘之感。据说,时至今日,这个地方还是人迹罕至,是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河源地区森林草地保护很好,水土流失少,河道水流澄清碧绿,含沙量小。

尼日尔河素以温顺、宁静著称,整个流域地势平缓,落差小,流速慢。据记载,河水从源地流到入海口,需时竟长达9个月。尽管如此,由于受到地壳运动、气候变迁以及河流本身的侵蚀和冲积作用的影响,尼日尔河的上、中、下游的河道宽窄、流量、流速,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在它的上游,从发源地到马里首都巴马科一段,可以说基本上是平缓的,但从巴马科以下到凸向最北端的托萨耶滩,多系丘陵湖泊,河道中不乏险滩和沙洲,流速时缓时急,它最初注入马西纳湖,形成内陆三角洲。从托萨耶再向下流,河道中出现累累石滩,穿过河塔科腊山段,河道陡然变窄,形成峡谷,水流则扬波鼓浪,汹涌澎湃。往下,河道两岸尽是悬崖峭壁,成“U”形曲折迂回,地理学家将此段称为“U”区。冲过布崩山陵地带,河道中接连出现辛德尔群岛和库尔太群岛,河形大变。到尼日尔首都尼亚美附近,地势低洼,河水便漫无边际,好像一个个相联的湖泊,根本不像什么河流了。由此向下的河道,地理学家称之为“谷道”,它形成了尼日尔和贝宁的天然分界线。

在尼日利亚境内,尼日尔河河道受北高南低的地形影响,总的来说呈现顺流而下之势,尤其到科洛贾地区,与最大支流贝努埃河汇合后,水势更猛,流速更快,只是到了离海岸约160多千米处,与当地无数细小河流混合交错,形成河网密布、沼泽遍地的下游入海口三角洲,其水势被分散,其流速被削弱,复变成汨汨而流的宁静状态!

尼日尔河各段的流量,因受地形和降雨量的直接影响而大不相同,其上游水深5~6米,如法腊纳地区流域面积3180平方千米,河长145千米,最大流量每秒376立方米,而到了几内亚与马里毗邻的锡吉里地区,流域面积扩大为7万平方千米,河长为557千米,最大流量为687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每秒35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1150立方米。

中游地区河水还受湖泊分水和蒸发的影响,水量的季节差更大。马里的塞占以下地区,每年雨季(6~10月)洪峰期平均流量为6000立方米/秒,旱季(11月~翌年5月)平均流量降为40立方米/秒,几乎断流。

尼日尔境内的河道大多处于干旱地带,全年降雨量不过6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000~3000毫米,因此,尼日尔河系的时令性更为明显,大部分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有些河流只不过是地图上的符号而已。

基于同样缘由,在尼日利亚北部,河水较小,而接近入海口三角洲地区,流量大而分散,每逢旱季,河道里沙洲片片,人们卷起裤管就可以涉水而过。

尼日尔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经常受到干旱和风沙的威胁,特别是撒哈拉沙漠正以相当惊人的速度向南推移,更令人忐忑不安!西非历史上有无数次大规模干旱的记载:那时,河道干涸,湖泊枯竭,空中迷漫着浓重的干雾,吹拂着烫热的“哈马丹”风,地面上蒙着一层厚厚的尘埃,干旱扫光一切植物,驱起了飞鸟和逼跑了走兽,使植被覆盖率本来不高的大地寸草不生,热带稀树草原化为赤地千里。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尼日尔河流域各国渴望开发尼日尔河的水资源。早在1963年10月26日,尼日尔河流域国家建立了国家间联合机构——尼日尔河委员会,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改进和协调它们之间在各项治理行动中的合作。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