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踏青,居家休闲,小心这八种小虫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莺鸣草长,鸢飞丽天。五一小长假,正是消解疫情之闷,出门踏青的好时节。

但野外游玩,务必小心这八种小虫子。

1. 蜱虫

生活习性: 野外蜱虫多为硬蜱,大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牧场、草原和山地的泥土中。

被咬危害: 蜱虫会将头部深埋入皮肤,吸食血液,同时分泌有害物质,使人感染多种疾病,轻者让人感染皮肤病,重则危及生命。

应对方法: 一旦被咬,切不可用手拔下或抹掉,容易将其头部落在皮肤里,造成皮肤感染或病毒感染,正确的方法是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抹于被咬处,待其松口,用器物整体取下,如头部落在皮肤里,应及时就医。

进入草地和林间,应穿长衣长裤,并收紧袖口。

2. 恙虫

生活习性: 恙虫生活范围较广,田间,地头,林地,草场,到处都是他的身影。

被咬危害: 恙虫咬人时,会分泌一种酶,麻醉皮肤,致使被咬处产生焦痂。一旦被咬,容易使人产生多种并发症状,致使皮肤红肿,四肢麻痹,恶心嗜睡,发热,眼睛发红等。

应对方法: 恙虫下口的位置一般在人体的隐密处,如阴部,腋下,乳房下,和会阴部等,所以野外活动,宜穿长衣长裤,一旦发现皮肤红肿、高烧、眼睛红、四肢麻痹、恶心想睡,应及时就医。

3. 隐翅虫

生活习性: 隐翅虫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如水沟和潮湿的杂草丛中。

被咬危害: 隐翅虫毒性很大,一旦被咬,皮肤容易出现丘疹、水泡和小脓包,致使周边的淋巴结肿大。

应对方法: 不要直接接触隐翅虫,一旦落在皮肤上,应快速用手指弹掉,而不要抹掉,一旦被咬,应及时服用抗级胺药,涂抹解毒药和抗感染药。

4. 蜈蚣

生活习性: 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和多沙土区域,白天潜伏,夜晚出来觅食,潜伏于石头和砖瓦缝隙中。

被咬危害: 一旦被咬,咬处巨痛,瘙痒,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抽搐或者昏迷,严重者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

应对方法: 翻找砖石时,应格外小心;一旦被咬,要及时就医,如果无法就医,用肥皂水等碱性液体,清洗伤口,绝不可用消毒水等酸性液体涂抹伤口。

5. 蚂蝗

生活习性: 蚂蝗又叫水蛭,多生活在浅水区域,某些地区有旱蚂蝗,生活在树叶和草丛中,喜欢吸附于体表,吸食血液。

被咬危害: 蚂蝗咬人,先用吸盘吸紧体表,然后分泌麻醉物质,在人无痛状态下深入皮肤,吸食血液。一旦被咬,被叮咬部位会出血,同时引发水肿性丘疹。

应对方法: 一旦被咬,切不可强行拉一下,避免蚂蝗吸盘断入人体,引起感染,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或者鞋用力拍打蚂蝗,令其自然松开,或者用醋、盐刺激物质等,涂抹被咬处,令其松开,野外出行尽可能避免野洗澡,更不可饮用。

6. 蚊子

生活习性: 蚊子到处都有,但更喜欢栖息在草丛等阴凉湿润处。

被咬危害: 蚊子携带有大量病菌,容易使人感染疾病,或产生交叉感染,引发多种疾病。一旦被咬,会使皮肤瘙痒难耐。

应对方法: 居家出行应备好防蚊虫的药物,如清凉油、驱蚊剂等,宜穿长袖衣裤,野宿和居家,应将用窗纱等物品做好与外界的隔离,同时使用蚊帐等防护用品。

7. 螨虫

生活习性: 螨虫无处不在,是一种寄居性害虫,居家野外,处处有它的身影,泥土、灰尘、衣物、身体等等,凡阴暗潮湿之处,都是它的藏身之所。

被咬危害: 螨虫会使皮肤产生炎症,容易引发过敏性皮炎;一旦进入皮肤,则会吸取皮肤液体,造成皮炎、脱发等症状;螨虫还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鼻炎、哮喘等症状。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引发毛囊堵塞、皮脂分泌过多现象;3、螨虫会通过鼻腔进入呼吸道产生机体内过敏的现象,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因此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经常清洗和在太阳下暴晒床单等毛织品,这些物品是螨虫最容易聚积的地方,及时清洗身体上毛发比较多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是螨虫最容易寄居部位。

应对方法: 居家和外出,要尽可能保持身体清洁,经常晾晒衣物,使用杀螨药物。

8. 蜜蜂

生活习性: 蜜蜂形象很好,但一旦遭受侵害,其尾部毒针也非常厉害;野生蜜蜂则更具攻击性,它们会通过某种化学元素,引导蜂群追凶,所以必须注意。

被咬危害: 蜜蜂蜇人后会死去,所以一般不主动伤人,只有在认为受到危害时,才会毒针伤人,一旦被蜇,创口剧痛,并引起红肿、发炎,严重者还会致人晕厥休克;野生蜜蜂毒性更大,惹怒群蜂,会引发群体性进攻,严重者会致人死亡。

应对方法: 尽可能不要主动招惹蜜蜂,一旦遇袭,应及时用衣物等护住暴露在外的皮肤,并伏低躲避;如遇到野外蜂巢,可用杀虫药物进行驱散,或点烟驱逐。

除了上述八种虫子,某些地区还有毒蛇等容易对人产生伤害的动物,春四月,夏五月,春育入夏,万物勃发,蛰虫活跃,出行居家,一切都须小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难免发生矛盾,因此宜做好防护。

五一到来,祝出行、居家都愉快!

关注乡村滋味,体验快乐滋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