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原文_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5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宋代·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宋词精选 , 写景 , 女子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烟波渺渺,垂柳依依,芳草萋萋蔓延至天际,远处斜横著几间茅屋,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中又飞舞著片片杏花。江南的春天已经过去,离人愁思萦绕;汀州长满了苹花,心上人还未回还。

赏析

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曰:“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寇莱公对此诗似乎特有所爱,在他的诗词中一再化用其意。如所作《夜度娘》诗曰:“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题下自注云:“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余妍,因书一绝。”这首词,也明显地由柳恽汀洲诗化出,写女子怀人之情。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

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 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近归期远。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