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工程管理硕士(MEM)含金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当年我在报考的时候也 有同样的疑惑:读MEM到底能有多大的收益?

首先我们要清楚自己将要付出的成本。这里面大致粗分为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时间:长达两年的学习时间,意味着要舍弃几乎全部的周六日休息时间,你不再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家人或许会有怨言;如果平常你工作很忙,周六日要加班,意味着你要请假,可能会引起公司对你的不满。更重要的是,你无法正常的休息,你可能会觉得疲惫。金钱:学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越好的学校学费越高,如果你经济条件不错,那么还好;如果你的经济条件比较拮据,那么压力就会比较大,学习期间如果不能达到自己设想的效果,你可能会后悔。

谈完了成本,再说说收益。读MEM会不会给你带来预想的收益这个很难去判断,但是收获一定会有的。我从几方面来说,我们读MEM通常想要获得的回报可以分为学历提升、校友资源、知识获取三大方面。

先说学历,没错,MEM是双证,学历学位都有,但你不一定能拿到,你没看错,不一定能拿到学位,什么意思,拿同济来说,MEM的毕业率很低,三年的毕业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延期毕业的最长到八年,也只有百分之五六十的样子,很多人毕不了业,为什么呢,因为论文写不出来。读MEM的本来都是在职的上班族,大家平常都有工作,再加上近年来论文要求越来越严,很多人根本写不出来合格的论文,甚至开不了题。当然了,也有些学校可能要求会低一点,但同济不会,况且都要送盲审,还要答辩。

第二:校友资源。读MEM的同学来自各行各业,根据每个学校的专业长项会有区分,有自动化的、汽车的、建筑工程的,还有飞机或者其他制造业的。你可能会在这里结识到很优秀的同学,也有可能不会,因为深交比较难,因为平常大家都比较忙,仅仅是在周末上课,上完课又是一周见不到面,平常倒是有很多的小组作业,但基本上也就是微信上进行分工和讨论,或者偶尔在课后进行讨论。所以,深交的机会也不多,很有可能上完两年课,你还不知道别人是干什么的。再说回来,读MEM的大多数都是毕业没几年的学生,大多还在基层岗位或者初级管理岗位上,少量的有自己创业的老板或者家里有生意的才俊。所以,也没有什么你能攀附的大佬,大家都差不多,但多结识一些同学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是人脉资源。

第三:知识获取。这应该是最重要的部分,学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这比什么都重要。知识,我把它粗分为理论知识(包括书本知识、部分实践)和思维格局提升。为什么这么分呢,因为我觉得有些学到的东西很难去衡量,读了两年,到底学到了什么,我很难说得清楚,脑子里记得的商业案例、理论知识并不多,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在工作中用得上。但是思维格局的提升,我认为还是有的,经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训练,思维方式上的进步是明显的,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也能看到一些以前从没见过的层面。所以,我自己认为读MEM还是值得的,虽然还没毕业,但我想在毕业之后继续去读MBA,去申请国外的那几所顶尖的商学院。我知道自己在进步,所以并不惧怕付出。

谈谈感想,其实学习是终身的事,但每个阶段体验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读MBA\MEM要毕业几年之后才能读,我认为这个设置非常合理,你没经历过职场的洗礼,你很难去体会那些商业上的案例,对学生而言,那些太远。就拿课堂表现来说,很多年轻的同学还像在大学期间一样不好好听课,自顾自的要么玩手机看视频,要么睡觉干其他事,案例讨论不参与,课后的小组作业随便糊弄,这些同学延续了大学的上课习惯,我认为他们的提升是不大的。反倒是一些年纪大一些的同学(最大的有四十来岁)都坐在前排,上课期间积极与老师探讨,课后还要找老师交流心得,小组作业分享踊跃到台上去分享。

我见到了一些很有有见地的同学,我讶异于他们的优秀,也钦佩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些同学才是真正要去结交的。再说说老师,同济大多数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尤其在建筑工程行业,有全行业知名的大神,某些领域甚至是鼻祖级的大师,听他们讲案例,讲项目是一种享受,唯一遗憾的就是课太少,只学到了一些皮毛,要是全职的该有多好。

论文部分,其实导师都是大牛,但大家的时间都很有限,不可能像全职研究生一样经常去找导师沟通,多数时候还是靠自己,导师也不会给你题目,题目和方向都是自己去找,学校认为我们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应该从实际工作出发,所写的东西要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很难,虽然工作经验有,但上升到理论层面,还要有创新,着实不易。我自己花了半年时间去看文献找资料,与导师沟通了几轮才确定了研究方向,开题报告改了三次才达到导师要求,这还没开始写正文。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同学,刚2年有几个已经可以答辩了。

这两年里,虽然在北京上课,但我不住北京,在周边城市,我们有很多同学都是外地的,九点钟上课,一大早上就要从外地乘高铁到北京,起得比平时上班更早,晚上乘高铁回去,第二天再去。有些远的,要提前一天赶到北京找酒店住两天。可以想象,平常工作日大家都很忙,周末别人休息了,你却要起得更早去上课,而且乘地铁-高铁-地铁这样倒来倒去其实挺累的,还没开始上课,已经有些疲乏了。这两年,基本上从来没有休息过,平常上班也比较忙,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现在哪家公司不是996,建筑行业更是这样,晚上下班了回家洗完澡还要把作业写完,常常写作业写到凌晨。但很值得,而且还养成了我现在早起的习惯,虽然睡眠时间减少了很多。

今天先分享到这里,为帮助2021应考同学充分了解,后续我会邀请身边考上的朋友陆续分享出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