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惯?错!只要方法对了孩子越“惯”越优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为何大家普遍认为孩子不能惯?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都觉得,惯孩子孩子就会变坏,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都如此。

记得,那则标题为——“海归7年‘啃老’不工作,80多岁老母亲身患尿毒症还要养他”的新闻吗?

48岁的海归硕士,理所当然在家里“啃老”7年不工作,不孝敬父母,还让患病的老母亲反过来照料自己,这样的悲剧到底是怎么酿成的?

谈起自己的儿子,丁阿婆又生气又担心,心中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

丁阿婆自己的儿子从小就是她的骄傲,属于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还长大后出国留学读了硕士,但2012年回国之后却拒绝出去找工作。每天在家,除了上网就是睡觉,其他啥事也不干,连房屋凌乱不堪了也不收拾,活像个孩子一样,还靠母亲来养活自己。

说到儿子“啃老”的事实,丁阿婆忍不住失声痛哭,她不得不承认是自己的溺爱娇惯害了儿子。

原来,孩子小的时候,丁阿婆就样样包办儿子的事,什么都是现成的,时间长了,孩子也习惯了这样的依赖,最终导致了谁也不愿看到的“啃老”局面。这都是丁阿婆亲手给惯出来的,能怨谁呢?

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有不少父母毫无原则地惯着自己的孩子,把原本好好的孩子惯成了名副其实的熊孩子。

忘不了去年上海迪士尼摸屁股事件里的小男孩母亲的做法,自己孩子摸了别人的屁股,不加以批评管教就算了,还反过来辱骂别人,甚至还打人。明明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母亲却还如此袒护孩子,孩子的问题归根到底其实是母亲的问题。

如果我们都毫无底线地娇惯宠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打人,觉得孩子小,说别人不该和孩子计较;孩子抢别人玩具,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一下别人玩具没啥大不了的;孩子做了很无理的事,说孩子毕竟是孩子,凡事维护着……

等到孩子长大了,你就得为自己娇惯孩子的行为买单,孩子的一辈子很可能也就毁在了你的手里。爱打人的那个孩子,长大后打架斗殴就成了家常便饭;喜欢抢别人东西的孩子,长大后肯能就成了抢劫犯;小时候做了坏事被袒护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就成了地痞流氓。

看过《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一书的人都会深有感触,原来孩子并不是不能“惯”,只是我们不会“惯”罢了。如果方法没有问题,孩子其实是不怕“惯”的。

上周六的晚上,我在做饭,闺女吵着说她要吃万寿果,但不会剥皮,非要我帮她把皮剥掉。当时的我正在忙着洗菜,听到她叫我,我出来看了下,发现她正在尝试着用她有些笨拙的小手剥着已经风干了的万寿果,因为不好剥,小家伙有些泄气,但又不肯带皮吃。

我告诉她,万寿果可以带皮吃,但她就是不愿意,非要剥皮了才吃。我当时一心只想着早点做好饭,对她也没有足够的耐心,然后跟她说我没有空,万寿果那么小,不好剥的,非要剥的话就自己来。

当我转身走进厨房的时候,闺女开始闹情绪,非要我帮她。我有些生气,然后没有理会她。

后来听着她在伤心的哭,我瞬间意识到了自己其实也在闹情绪,已经情不自禁地跟孩子较劲了起来。

改变也就在那一刹那,我决定让自己冷静下来,好好捋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发现其实这事本来就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

我突然想到了前段时间邓超微博里的一条动态,说孩子们想在家里滑雪,他就给孩子们做了滑雪的道具。配图显示的纸板道具做得很用心,当看到孩子的小脚丫穿进道具里,我都忍不住想笑……

不得不佩服邓超的做法,不仅满足了孩子看似不可能的需求,又给孩子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用这样的方式来“惯”孩子,孩子不但“惯”不坏,而且还学会了创新,同时又体验到了来自爸爸耐心的陪伴与温暖的爱。

想到这,我果断走出厨房,告诉闺女说我做好饭了跟她一起想办法剥掉万寿果的皮,让她等我。

小家伙搬着小凳子走进厨房来等我,终于不闹了,安静的表情里充满了期待。她还提议说要把万寿果放进饭里一起吃,我跟她说没问题。

洗完菜,切好肉,我把手洗干净,跟她出去剥万寿果。因为已经风干了,本来就小的果显得更加细瘦了,我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上,也让闺女拿一小节在手里,教她一点点剥开表皮,但闺女的精细动作发展得还没有那么理想,剥得很慢,也难剥得出来。我告诉她不着急,慢慢来,我把剥好的放进她嘴里,她吃得异常满足,仿佛吃到了珍宝一样。

看着孩子幼稚的脸上慢慢舒展开来的笑容,我心里仿佛流进了一股清泉,很欢乐也很欣喜。

“ 惯”孩子原来也可以如此开心,原来觉得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了以后,成就感如此之大。

(1)将不合理的需求尽量合理化,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来自英国苏格兰地区曾有两个小兄弟,哥哥8岁,弟弟5岁。他们在爸爸的熏陶下很喜欢冒险,冒险内容主要是锻炼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方面。

有一次,他们的爸爸买了一艘玩具船给他们,兄弟俩想用这艘船来环游世界。对于这样看起来很离谱的想法,相信很多家长第一时间就否定了孩子的想法,别说支持了。

但孩子的爸爸非常支持孩子的做法,在爸爸的帮助下,孩子把船组装好,并进行了相应的改造,他们的爸爸还给小船装上了GPS定位系统。

2017年5月29日,兄弟俩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把冒险小船放进了苏格兰的北海的一个港口。为了能让小船不被搁浅,兄弟俩还在船上写了留言,希望发现小船的人能够把它放回大海。

此后,兄弟俩每天都会在网上关注小船的航行消息,没多久就发现小船漂到了丹麦,这是一个让人无比兴奋的消息。

航海途中,小船几次出现破损,但都被好心人发现了并得到了修复之后又被放入海里。到了2018年2月,兄弟俩的冒险小船已航行了2000英里,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2018年4月20日,小船漂到了兄弟俩梦寐以求的海盗故乡——加勒比海!

这简直是一个伟大奇迹!而促使这个奇迹的发生,就来自于俩孩子最初异想天开的一个想法,这个看似不切实际的想法最终变成了现实,靠的就是很多人一起“惯”出来的美好结局。

只要你愿意“惯”孩子,孩子就能走可能的路线去完成不可能的旅途,这个过程还收获了很多惊喜,还有成长,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吗?

(2)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黄磊的女儿多多刚被爆出染发的消息时,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有人说孩子才13岁,染发太不应该;有人说孩子爱美没有错,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就应该支持。

黄磊与孙莉夫妇育儿观念一直都比较开放,尤其是对孩子的尊重这点做得特别好,甚至会让人觉得他们太“惯”孩子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孩子多多是被“惯”坏了吗?并没有,相反,孩子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还参加了各种比赛均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有了父母的支持,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力量来成就自己。

多多早在8岁时参加《爸爸去哪儿》节目时就表现出了很独立很有想法的一面,还经常照顾身边的其他小朋友,遇到事情也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一点和她父母平时对孩子的尊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平时都不允许孩子做自己,孩子遇到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独立去解决,因为没有自我成长的机会,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以参考。

(3)尽量顺着孩子的意,用爱帮助孩子成长。

孩子的需求本身没有对错,如果我们能够顺着孩子的意,始终相信孩子,愿意想办法帮助孩子,引导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更容易成材,表现也会更加优秀。

相信看过《银河补习班》的人,都会为马飞有马皓文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当周边的人都觉得自己的儿子是个“问题孩子”的时候,就爸爸还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并下定决心帮助孩子,引导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别的父母眼里只有孩子的成绩的时候,马皓文却用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来“惯”自己的儿子:他敢在离迟到仅剩十分钟的的关键时刻带儿子骑车到一片树林看小草;他敢在离考试仅剩几天的紧张时刻带儿子去看孩子一直想看的航空展,即使没钱买门票也能想办法找到最佳的观赏点……

正因为有这样喜欢“惯”着自己的爸爸,曾经“一无是处”的马飞居然成了众多学生中最出色的那一个,也成了父亲的骄傲,同时圆了自己的梦想,成了一名宇航员。

只要方法正确,你敢于“惯”孩子,孩子就敢给你惊喜。如果孩子说他想飞,你没办法立即帮助他飞起来,但你可以引导他以后成为一个飞行员;孩子说他想要月亮,你不可能立即给孩子摘下月亮,但你可以先肯定孩子想法,鼓励孩子长大后可以成为一个宇航员。这是完全可能的事,不是吗?

如果我们事事喜欢否定孩子,整天觉得孩子的想法不可理喻,动不动就打击孩子,孩子的人生就会处处受限,有些梦想才开始萌芽就被扼杀了,还怎么可能会实现呢?

父母用消极的方式来惯孩子,孩子自然得不到成长,还可能越长大越颓废;父母懂得用积极的方式来“惯”孩子,孩子就会往积极的一面发展,越成长越优秀!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