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11-25
是这样的,我是什么样的的竞技游戏本来就是年轻人的天下。1965年,23岁的在日本名人战挑战45岁的坂田荣男。当时吴清源业已引退,坂田王朝如日中天,曾创下一年近百战几乎全胜的战绩,统治力十分恐怖。坂田荣男对林海峰颇为轻视,放言道:“天底下哪有二十岁的名人?”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名人战坂田折戟,林海峰加冕成为日本围棋史上最年轻的名人。坂田时代宣告终结。坂田荣男之所以敢说大话,是因为当时确实没有这么年轻的顶尖棋手。旧式日本围棋,棋手的巅峰年龄是40岁左右。虽说也冒出过许多少年英才,但他们棋艺大成的年龄,都是在30岁以后了,到了50岁棋艺才开始衰退。首当其冲的原因是:旧时代的权威,是掌握在长者们的手里的。例如,作为一名长者的,就可以利用名人的权威顺理成章地享受种种放到现在看来就是耍赖的特权。包括但不限于:随时打卦(中止对局),集体研究,打压异己等等。秀哉号称不败的名人,此人一年公开对局也就三四盘,每盘棋一下就是几个月,门下数百弟子,更有号称诘棋之神的前田陈尔之流,千变万化都能给你摆尽,要是战败了才是件稀罕事。这种权威一旦丧失,老一辈棋手的优势也就难以维系了。其次,旧时代年轻棋手的水平普遍不高,培养是粗放式的,过度依赖天才的出现。旧时代的职业一段是被名人(九段)让四子的格。这是职业棋手啊!放到现在,世界冠军也让不动顶尖业余2子,何况职业棋手之间,差距微乎其微。旧时代看似职业棋手数量不少,其实混日子的居多,真有水平的,基数远比现在少。再就是旧时代(主要是日本)围棋比赛节奏慢,现代比赛节奏快。老年棋手不适应快节奏。还有一个原因,大概就是棋手们也要生活吧。请各位三十岁以上的做题家自问一下,现在让你们去高考,还能拿出当年的水准吗?恐怕很难了。年轻人可以心无旁骛,专精一艺,老年人做不到。高手之间,很多时候胜负不单纯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心态。实际上即使是旧时代,棋手们也知道后生可畏。老年棋手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上手执白棋并且享有种种特权,目的就是保存老年棋手的体面。让子棋哪怕是让先,输了也不算太丢人。而上手可以打卦,回家研究,甚或永久打卦,就更是一个体面的台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01
为什么现在围棋一流国手都是年轻人?
1.平均学习能力的提升。你说狗老师也好也好,道场制度也好,更深更广的棋艺交流也好,这一代人的平均学习能力是比聂马的时代强上太多的。。。至于究竟哪个原因占了主导,不好说,但结论应该是对的。2.围棋人口的问题。家父最初是受聂旋风的影响,但他那代的还下棋的,就这么多了,远不如我学棋的时候多;到00甚至10这批,又远比我当年多。在基数和学习率都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凭什么这一代万里挑一的人在20岁的时候,比上一代百里挑一的人同年龄时差?不太可能。如果认为棋力是学习的累积的话。对学习能力,做一个定积分,要达到某个定值所要的时间变短了。然而,学习能力在过了一个时间点后,通常认为在30岁之后,一阶导是负的。就算你学到40,也没后浪学到30学的多,而且,你的其他机能都在退步。注意,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直进行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后浪,并不是谁都可以大器晚成!
第3个回答 2021-05-24
因为围棋都是需要从小开始学习训练,有天赋的孩子会一直学习,并且参加比赛实战,所以现在围棋一流高手都是年轻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第4个回答 2020-09-20
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
我们说一个结论,然后讲一点围棋圈相关观点的发展历程:
围棋已经是一个高度职业化的竞技项目。
这里的“国手”不是说最顶尖的超一流棋手,而是从大量业余棋手中脱颖而出的职业棋手。
也就是说这段话在讲:20岁以前不成为职业棋手,那么此生不要希望以纯职业赛事,例如冲击冠军等获得奖金为谋生手段。
换个角度讲就会很明白了,你能想象一个20岁还没进过正式队伍的足球运动员以比赛为生么?你能想象一个20岁以前没有在省市比赛崭露头角的选手从此以巡回比赛谋生么?
高度职业化的竞技意思就是,那些从小才能天赋一流,努力程度还远远超过一般人的群体在不断超越对手,超越自己。
围棋产业在AlphaGo之后,越来越受家长们欢迎,从事围棋行业的人也是多种多样的,要单说不拿头衔资格就“此生无望”实在太过夸张。
【曾经历史不是这样的】
我们讨论问题,首先要回到这个问题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被提出。

(如图:坂田荣男九段(左)对阵藤泽秀行九段(右)吴清源九段围观的珍贵一幕)
其实“20岁不成为国手终身无望”这种话,出现是非常晚的事情,战后各国围棋开始长足发展,直到1968年,时年26周岁的林海峰挑战当时手握最高头衔之一“本因坊”的九段棋手坂田荣男之前,坂田还曾经说过:
“不可能有二十多岁的本因坊。”
当然,你懂得,现实常常会打脸的。

以平常心著称的林海峰九段
林海峰九段出生于1942年,可以说是成长在战后的佼佼者,从他夺冠之后,棋手问鼎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
【90年代以后】
可以说棋手的成长与稳定的环境,越来越专业化的训练方式关系非常密切。
1992李昌镐以16岁182天夺得东洋证券杯成为世界冠军,不仅他本人素质优秀,而且日常生活中也一直受当时最强之一的曹薰铉九段多年不断指导:
少年李昌镐夺得世界冠军难得的一幕
这里提供一份2013年的夺得世界冠军的最小年龄排行榜(前十位):
1.李昌镐 16岁182天
2.范廷钰 16岁202天
3.芈昱廷 17岁332天
4.朴廷桓 18岁7个月
5.朴永训 19岁3个月
6.李世石 19岁4个月
7.江维杰 20岁4个月
8.姜东润 20岁5个月
9.朴正祥 21岁314天
10. 周睿羊 21岁317天
可以看出,普遍6岁左右学棋的情况下,16岁夺冠是一个最高期望值。最好的老师训练下,十年磨一剑,确实如此。
【“此生无望”背后的实际问题】
回到我们最早的内容,说围棋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竞技项目,学围棋不同于其他棋类,是需要离开学校,全天候在“道场”也就是专业的围棋培训机构训练的。
在专业道场训练,每年最少十几万的高昂费用我们先不讨论,只学围棋,一年一年训练下去,如果不出成绩,小孩未来的就业发展空间会越来越窄。如果13、14岁不能成为职业棋手,就要冒着中学不上的风险去专门学围棋。
很多年棋圈内一直有隐患,那就是每年都有多年努力失败,没有在关键比赛中获得职业棋手资格的棋手积累下来,论智力不可谓不优秀,但是正常的功课越来越难以补救,没有办法正常参加大学的课程,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只能成为围棋老师。
有的时候很多人想说自己实力到了,运气不足,客观的说,现实就是现实。
罗素说,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
希望大家不要简单被一些武断的论断影响,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20-11-02
竞技游戏本来就是年轻人的天下。1965年,23岁的在日本名人战挑战45岁的坂田荣男。当时吴清源业已引退,坂田王朝如日中天,曾创下一年近百战几乎全胜的战绩,统治力十分恐怖。坂田荣男对林海峰颇为轻视,放言道:“天底下哪有二十岁的名人?”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名人战坂田折戟,林海峰加冕成为日本围棋史上最年轻的名人。坂田时代宣告终结。坂田荣男之所以敢说大话,是因为当时确实没有这么年轻的顶尖棋手。旧式日本围棋,棋手的巅峰年龄是40岁左右。虽说也冒出过许多少年英才,但他们棋艺大成的年龄,都是在30岁以后了,到了50岁棋艺才开始衰退。首当其冲的原因是:旧时代的权威,是掌握在长者们的手里的。例如,作为一名长者的,就可以利用名人的权威顺理成章地享受种种放到现在看来就是耍赖的特权。包括但不限于:随时打卦(中止对局),集体研究,打压异己等等。秀哉号称不败的名人,此人一年公开对局也就三四盘,每盘棋一下就是几个月,门下数百弟子,更有号称诘棋之神的前田陈尔之流,千变万化都能给你摆尽,要是战败了才是件稀罕事。这种权威一旦丧失,老一辈棋手的优势也就难以维系了。其次,旧时代年轻棋手的水平普遍不高,培养是粗放式的,过度依赖天才的出现。旧时代的职业一段是被名人(九段)让四子的格。这是职业棋手啊!放到现在,世界冠军也让不动顶尖业余2子,何况职业棋手之间,差距微乎其微。旧时代看似职业棋手数量不少,其实混日子的居多,真有水平的,基数远比现在少。再就是旧时代(主要是日本)围棋比赛节奏慢,现代比赛节奏快。老年棋手不适应快节奏。还有一个原因,大概就是棋手们也要生活吧。请各位三十岁以上的做题家自问一下,现在让你们去高考,还能拿出当年的水准吗?恐怕很难了。年轻人可以心无旁骛,专精一艺,老年人做不到。高手之间,很多时候胜负不单纯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心态。实际上即使是旧时代,棋手们也知道后生可畏。老年棋手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上手执白棋并且享有种种特权,目的就是保存老年棋手的体面。让子棋哪怕是让先,输了也不算太丢人。而上手可以打卦,回家研究,甚或永久打卦,就更是一个体面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