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唐英雄传中选一个人物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1-31
秦琼(隋末唐初名将)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秦琼半身画像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随大业年间,秦琼在隋将来护儿帐下任职。秦琼母亲去世后,来护儿派人前往吊唁,其他军士对此感到奇怪,问道:“将士们家里有丧的很多,为什么偏偏吊唁秦琼家里?”来护儿说:“秦琼骁勇彪悍,而且有志向,人品又好,将来肯定能自己取得富贵,不会永远都卑微。”[1]
隋大业八年(612年),卢明月于下邳造反,众有十万,秦琼跟随齐郡通守张须陀率领数万人前往征讨。张须陀在离卢明月六七里处扎营,与卢明月相持了几十天,粮草不足。张须陀对将士们说:“卢明月见我军撤退,必定前来追击,这时他们大本营必然空虚,若是我们能有人率领一千人前去袭击,一定能出奇制胜。但是这种行动非常凶险,你们谁敢去。”众将没人敢去,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请战。张须陀于是让秦琼和罗士信各领兵千人在芦苇间埋伏,自己率领大军撤退。卢明月果然率军来追,秦琼罗士信率兵趁机偷袭,纵火烧掉卢明月军三十多个营寨。卢明月得知大本营被偷袭,率军回去救援,张须陀又率领大军转头反击,大破卢明月,卢明月仅率领百余骑兵逃亡。秦琼和罗士信因此战而远近闻名。[2]
奔走诸王
秦琼
大业九年(613年),王薄联合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叛军十余万人攻打章丘,秦琼又随张须陀前往征讨,秦琼先登破敌,以军功被授职授建节尉。[3]
大业十二年(616年),秦琼随张须陀去征讨瓦岗,张须陀中计战死,秦琼率领剩余部队依附据守在武牢的裴仁基。[4]
大业十三年(617年),隋将裴仁基与萧怀静在因为士兵的赏赐问题闹不和,萧怀静又屡次弹劾裴仁基,裴仁基不得已,杀死萧怀静,投降瓦岗。秦琼随裴仁基投降瓦岗后李密非常高兴,用秦琼为帐内骠骑,待遇丰厚。[5]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杨广,七月,秦琼随李密前往攻打宇文化及,李密与宇文化及于黎阳童山大战,战斗中李密中流矢负伤,左右都被杀散,秦琼保护李密突围,而后秦琼又收合散兵将宇文化及击败。[6]
同年九月,李密部下多次打了胜仗却得不到赏赐,将士们开始埋怨李密,而此时王世充又率军前来攻打,李密军全线溃败,秦琼等一干将领投降王世充。王世充用秦琼为龙骧大将军。[7]
投奔李唐
马上秦琼
唐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废皇泰主自己称帝,并将裴仁基等人处死。秦琼见王世充非常奸诈,与程咬金等人纵马投奔李唐,唐高祖李渊让其就在李世民府上任职。李世民用秦琼为马军总管。[8]
武德三年(620年),宋金刚先后攻陷晋州、浍州,李世民调关中兵马率领秦琼等前往征讨宋金刚。大军行至龙门关,于柏壁与宋金刚相持,不久永安王李孝基于夏县战败,唐俭、于筠等将也被尉迟恭俘虏。宋金刚等胜后准备回浍州,李世民派遣秦琼、殷开山于美良川与宋金刚等大战,将宋金刚等打的大败。[9] 宋金刚败走,李世民追到介州,宋金刚列阵以对李世民,李世民派遣秦琼、程咬金、李勣在北,翟长孙、秦武通在南,与宋金刚战后假装后退,宋金刚来追,李世民亲率精骑冲杀宋金刚后军,宋金刚大败,尉迟恭等投降。[10]
此次征讨宋金刚,秦琼立功最多,李渊赐给秦琼金瓶,并慰劳秦琼说:“你不顾妻子远来投奔,又立下许多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来给你食用,何况是子女玉帛这些。”于是拜秦琼为秦王府右三统军,又赏赐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封上柱国。[11]
同年七月,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用秦琼为先锋,秦琼领几十个骑兵冲锋陷。打败王世充后,秦琼获封翼国公,又赏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12]
武德五年(622年),窦建德部将刘黑闼起兵造反,先后收复昔日窦建德的领土,秦琼随李世民前往征讨。刘黑闼失败后,又赏给秦琼许多物资。[13]
武德六年(623年),秦琼参与玄武门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事后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获封邑七百户。而后秦琼经常生病,对人说:“我戎马一生,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后流的血能有几斛多,怎么会不生病!”[14]
武德九年(626年),秦琼获封邑七百户。[15]
去世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李世民追赠其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命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16]
贞观十三年(639年),该封秦琼为胡国公,十七年(640年),李世民画秦琼等人的全身像挂入凌烟阁。[17-18]
轶事典故
冲阵斩将
据新旧唐书记载,秦琼每次随李世民征伐,敌阵中常有炫耀自己兵强马壮的武将,李世民就让秦琼前去,单枪匹马常将敌将斩杀于万众之中。但具体杀过哪些敌将,史书却无详细记载。[19]
门神
门神 秦琼
民间过年时贴门神的习俗由来已久,即在过年的时候在自家门上贴上秦琼与尉迟恭的画像。据传,唐朝开国年间,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其中执锏者即是秦琼。执鞭者是尉迟敬德。这个典故是小说西游记里的重要情节。[20]
两肋插刀
“为朋友两肋插刀”,其来历是秦叔宝为救朋友,染面涂须去登州冒充响马,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儿,犹豫片刻,一条路去汝南庄,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两肋庄岔道体现出秦琼的深重义气就被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这句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秦叔宝为朋友两肋插刀”了。[21]
其它轶事
秦琼卖马
秦琼卖马、传枪递锏等典故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都是小说虚构情节,而正史却无考。
历史评价
来护儿: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
刘昫: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为功臣药石。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篽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而并晓世充之猜贰, 识唐代之霸图,可谓见几君子矣。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赞曰:太宗经纶,实赖虎臣。胡、鄂诸将,奋不顾身。图形凌烟,配食严禋。 光诸简册,为报君亲。[22]
刘餗:秦武卫勇力绝人。[23]
文学形象
《隋唐演义》、《说唐》等文学作品中的秦琼形象与历史上秦琼大不一样。小说里秦琼是山东历城县一名马快班头,擅长使用双锏,远近闻名,人送绰号“小孟尝”。在执行公务时结识单雄信、王伯当、徐茂功等绿林好汉。阴差阳错救了李渊一家,被李渊幼子李元霸当成是神仙。后来惹上官司被发配到北平府,而北平王罗艺却是秦琼的姑父,秦琼得以在罗艺帐下任职,并和罗艺的儿子罗成钻研武艺,传枪递锏。
离开北平府后,秦琼又辗转被杀父仇人靠山王杨林所赏识,成为杨林手下的十三太保。而后秦琼行走江湖所结识的好友及北平府罗成、张公瑾等人一同来历城县给秦琼母亲祝寿,却因为程咬金劫皇纲事泄漏,被杨林抓获,秦琼等救出程咬金后决定起义反隋,并于贾柳楼结义。
在徐茂功的建议下,秦琼单雄信等袭取瓦岗寨,以瓦岗为根据地,正式揭竿起义。程咬金称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秦琼为兵马大元帅,徐茂功为护国军师,单雄信、谢映登等为瓦岗五虎将(小说版本不同,五个人也有所不同)。
瓦岗后来因为新君主李密用玉玺换萧妃,搞的众将士离心离德,秦琼程咬金等离开瓦岗到了洛阳,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于是设计离开,投奔到李世民帐下,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统一天下,被李渊封为护国公。后参与玄武门事变,助李世民登上帝位。
祠墓
秦琼墓

秦琼死后被敕葬昭陵,墓前有石人马。2007年,陕西省礼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开的秦琼、敬德门神文化保护计划,将秦琼墓前的石羊、石人、石马等文物收藏于昭陵博物馆内。[27]
秦琼祠

秦琼祠内秦叔宝铜像
秦琼祠内秦叔宝铜像
五龙潭秦琼祠位于公园北部,总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整组建筑为唐代风格,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布局,有正殿、东廊、西亭廊及大门,大门外建有影壁与建筑呼应。正殿内秦琼塑像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李霁教授主持完成,两侧悬挂着吉常宏先生撰写的龙门对楹联。塑像高3.6米,身披戎装,手持令节。东廊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于新生教授手绘的《贾家楼聚义图》铜腐蚀浮雕,浮雕两侧南北墙壁各镶嵌3米高、0.8米宽的碑刻。南面墙刻有关于“图形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的诏书,北面墙刻有山东省图书馆原馆长、文史专家任宝祯先生考据集成的《秦琼事迹年表》。东廊内自南向北还依次布置了《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唐初统一战争示意图》、《秦琼征战形势图》。西亭廊处主要以线描石刻为主,突出了“秦彝托孤”、“临潼救驾”、“当锏卖马”、“幽州认姑”、“走马金堤”、“计降敬德”等十个情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