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历史上经过努力后得到成功的名人例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5

一、华罗庚 

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金坛。

他小时候,家中清贫,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个小杂货铺,代人收购蚕丝,一家人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

华罗庚上初中时,对数学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他的老师王维克很器重这个聪明机灵的少年,常常单独辅导他,给他出一些难题做,这使少年华罗庚得益匪浅。

  

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念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chuò)学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助料理店务。

可这位酷爱数学的年青人,人虽然守在柜台前,心里经常琢磨的还是数学。

王维克老师借给他几本数学教材: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一本微积分。

华罗庚便跟着这几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步入了高等数学的大门。

华罗庚18岁那年,在王维克老师的帮助下,到金坛中学当了一名会计兼管学校事务工作。

他曾回忆当时艰难的生活:“除了学校里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料理小店的事务。

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

清理好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不久,金坛县流行伤寒,华罗庚不幸 染病,卧床半年。

后来病慢慢好了,可是左脚却弯曲变形,落了个跛足的终身残疾。

  

华罗庚在贫病之中刻苦自学,不但读了许多书,而且还勤于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

19岁那年,他发觉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写错了。

便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叫《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不能成立之理由》,于次年发表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

随后,华罗庚又连续发表了几篇数学论文, 署名“金坛人”。

  

这个在数学论坛上崭露头角的“金坛人”,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注意。

当他打听到这个数学奇才原来是个只读过初中的小青年时,深为震惊,便写信邀华罗庚来当时北平的清华大学数学系当管理员。

到清华后,华罗庚的进步更快了。

他自学了英语、德语。

24岁时,已能用英文写作数学论文。

25岁时,他的论文已引起国外数学界的注意。

28岁时,他当上了西南联大教授。

后来,他又被熊庆来教 授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去深造。

  华罗庚成功了!在走过坎坷的自学之路后,他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国外数学界这样评价他:“华 罗庚教授的研究著作范围之广,足可使他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

40年代后期,华罗庚应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之聘,在那里当教授。

华罗庚在那里有着优异的生活、科研环境:他的住屋有4间卧室,2间浴室,还有一间可容纳五六十人开酒会的客厅。

大学还给他配备了4 个助手、1个打字员。

  

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华罗庚却不再留恋美国的优异条件,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程。

他说:“为了抉择真理,我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应当回去!” 

1950年的一天,这位已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著名教授,在填写户口簿时,在“文化程度”一栏里写了“初中毕业”4个字。

这虽然使许多人惊讶不已,却是事实:他的的确确只有一张初中毕业证 书。

这位数学大师的数学知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1983年10月,华罗庚重游美国,接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荣誉称号。

这是美国科学院120年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个荣誉称号授予一位中国科学家。

美国科学院院长在向华罗庚致赞词的时候说:“他是一 个自学出身的人,但他教育了千百万的人们。”

二、牛顿

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

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

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

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

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 等。

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

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

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

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

尽管如此,因为他学 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

   

当时,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

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

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 *** ,愤怒极了。

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 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

   经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三、霍金 

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靠勤奋换来的。

举世瞩目的科学家霍金就是很好的例 子。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他年青时就生患绝症,然而他坚持不懈,战胜了 病痛的折磨,成为了中外闻名的科学家。

   

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

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

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 然 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但霍金不会因为小小的病痛的折磨而放弃了对学习的渴望,他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 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

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

霍金还在1988年4月出版了《时间简史》,已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 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

四、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

他从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

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

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人,他灵机一动,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墙上,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

小匡衡灵机一动:我如果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了个小小的窟窿。

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

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

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从此以后,匡衡白天帮大人忙田里的农活,夜晚借着那一小束从隔壁人家借来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五、陈景润认真读书

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

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

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

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

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

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

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

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

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

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

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的课。

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

但他一出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

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

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巨大的成就。

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两种方法借鉴:

1、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自己,自己要尽量配合。

2、自制法:为自己找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

然后为了那个目标,让自己勤快起来。

并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