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好给我罗列出来,字数尽量多。中心思想字数可以少,但要准确。这是作业,请大家快点帮我解决,谢谢了!
我问的是《二十四孝图》这一章讲的是什么!

第1个回答  2020-10-14
懂我丽丽
2019-08-04
已关注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第2个回答  2023-07-30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之一,其中的《二十四孝图》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孝道的精神和价值观念。
文章以作者在南京博物院看到的一副《二十四孝图》为线索展开叙述。这幅图画描绘了24个不同的孝子形象,展示了他们为了孝敬父母而做出的伟大牺牲和努力。通过对每个孝子形象的描述,作者逐渐揭示出中国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高度重视和推崇。
《二十四孝图》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情节和场景,有些感人肺腑,有些令人钦佩不已。例如,文章中描述了一个女孩用自己的肉体喂养饿病垂危的母亲,还有一个孝子为了给父亲治病而割肉做药。这些形象无一不展现了孩子们对父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深受感动。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二十四孝图》所传达的中心思想就是崇尚孝道和弘扬家庭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这种尊敬和孝敬父母的观念深植于中国人心中,被视为社会和家庭稳定的基石。
《二十四孝图》还通过展现这些孝子的形象,传递出了勤劳、诚实、善良等品质的重要性。这些孝子们不仅在孝道上表现出色,同时也展现出了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态度。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和美德,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通过《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向读者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道作为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传统美德应该得到珍视和传承。我们应该从这些古代孝子们身上汲取力量,将尊敬和关爱父母作为我们生活的基本原则,并延伸到对他人和社会的态度上。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是一幅展现中国古代崇尚孝道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画卷。通过描绘24个孝子的形象和事迹,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文笔和观察力,向读者们传递了珍爱家庭、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重要价值观念。这篇文章引人入胜,以其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唤起了人们对于传统美德的思考和回忆。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传统。
第3个回答  2020-11-10
讲了封建礼教的种种愚孝,这些孝的法子,要么迂腐的不可理喻,孝女下水救父身亡,尸体浮出,还会注意男女授受不亲;要么迷信的可以,哭竹得笋就是;要么很有危险,比如卧冰得鱼;要么人不堪受,比如尝粪;要么孝子自伤自残,割股就是;要么忍心害理,郭巨埋儿即是。
第4个回答  2022-09-17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其中心思想是: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
第5个回答  2017-10-26
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孝道残酷以及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