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九次不帮你一次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8

1. 请语文高手来帮忙翻译一段古文,详细准确一点哟,谢谢

孟子曰:“有仁爱之心的人好比射法,箭发出却没有中靶心,就应该寻找自身的不足.”我曾经学习射箭,开始心里只想到射中,眼睛看着箭靶,箭随着手发射,十次有九次是失败的,其中有一次中了,也是侥幸的。

有一个擅长射箭的人,教我反过头来从自身找原因。双手掌握轻重,步伐合乎规则,四肢周身,都有规律。

一个地方没有研究,一个毛病就出来了。毛病没有了,规律都掌握了,则心中不用只想射中,眼睛里也不用只看着箭靶,十次都是成功的!四肢都周身,都可中,在这里(出现)的差误,在毫厘以内,而失败的人,在八尺一丈之外了。

2. 帮翻译古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解:有子说:“做人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而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而喜欢造反作乱的人,从没有过。有德之人专注于为人之根本,根本建立好了,为人之道也就此而生了。孝敬父母、尊重兄长,正是‘仁’的根本!”

有子是谁呢?有子名有若,孔子的学生,字子有,少孔子四十三岁,孔子死后,学生们怀念孔子,因有子的学问好,长想极像孔子,学生们曾请他上堂讲课。所以孔门弟子编这一篇书时,立即提出有若的话,因为当时他等于一个助教,先由他讲。

儒家强调孝与忠,讲孝的人才能忠。而孝弟是“爱”的根本。

孝是什么?父母最疼爱孩子了,直到孩子成年,始终在父母的关爱下,当父母老了,这时,子女把被疼爱的那份感情回报给父母,就是孝。孝可以说就是回报的爱。

例来强调,弟顺从兄长,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封建时期,皇帝老婆多儿子多,争夺遗产和权力的问题非常严重,到了子弑父,弟杀兄的地步。强调悌的作用对家庭社会大有益处,当然这种孝弟即有稳定性,也有弊端。所谓天命或伦理关系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样其它兄弟相对心中会遵循这个规范,而不至于大量因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但如果长子为昏君,也会带来国家的损失。

我们看看历史上著名的兄弟之争:曹丕与曹植

曹丕为兄,曹植为弟,同胞兄弟,都曹操的儿子。为了在父亲面前争宠,各利益集团帮助二人用尽心机。

故事一:有一次,曹操为了考验曹植与曹丕,让他们进入一个宫殿,又命令那门房的老头不放行,曹丕干站在那里看着,杨修对曹植说:“你奉王命,如果有人敢阻拦你,你就砍了他”于是曹植就把那门卫砍了。曹操听说是杨修告诉他了之后,让他不能不深入想想:杨修为了能让曹植即位,杀了那门房老头,杨修当然也可以为了自己即位而杀了曹植。想到这里他找借口砍了杨修

故事二: 曹操出征打仗,兄弟二人夹道送父。曹植作赋为曹操歌功颂德,文章极其矫饰,在场的人很是称赞。曹丕看到在场人的表现,显得有些失落。此时,曹丕的谋士吴质教曹丕“流涕可也”。曹丕哭的稀里哗啦,不愿离开父亲。结果,曹操和众人皆以植多华辞而诚心不及也。

曹植一篇华美的文章,输给了曹丕的流涕。

故事三:长时间的太子之争,影响了兄弟间的关系。曹 *** 后;曹植的生活急转直下,一直过得很压抑。对于曹植,曹丕是很忌其才的。是呵,我曹丕多希望能够象父亲一样,文韬武略,任我挥洒,偏偏有你子建在,文采胜我,又不识趣,一副狂傲不羁的样子,让我怎么能甘心!不久,继帝位的曹丕命曹植以“兄弟”为题,七步成诗。曹植不假思索,脱口吟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竟也有些不好意思。

周公是孔子最崇敬的圣人,孔子也曾把自己与周公并提。周公为什么会如此被孔夫子盛赞呢?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鲁国是周公的后裔。周公当时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哥哥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死后,又佐武王的儿子周成王摄政。

成王也就十二三岁,周公辅政,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成王的两个叔叔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

周公爱才是历史有名的,他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

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