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网新闻周评:金融支付国产化的那些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7
移动支付网报道: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银行卡已成为成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然而,银行卡背后的金融支付国产化进程,却是支撑起发达移动支付的基石,反映了中国在金融信息化发展上的努力与坚持。
在本周关于国产化的热议中,我们一起来探讨金融支付国产化的相关话题,从标准制定到技术发展,每一步都凝聚了行业人的辛勤付出。
1. PBOC标准
20世纪90年代,银行卡主要采用磁条技术,而欧美等地出现的伪卡和盗刷问题,尤其是欧洲地区,使得磁条卡技术的安全性受到质疑。
为了推动中国的金融信息化,1993年启动了金卡工程。1997年,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PBOC1.0),标志着中国在芯片迁移方面迈出了标准化第一步。尽管PBOC1.0因技术不成熟、发卡成本高和设备改造成本高等原因未能广泛普及,但它奠定了基础。
2000年,国际信用卡组织EUROPAY、MASTERCARD和VISA联合推出了EMV标准,推动了全球磁条卡向芯片卡的升级。尽管EMV几乎成为国际标准,中国并未放弃PBOC1.0,而是于2005年启动了PBOC2.0标准的制定,并在银行卡多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
2008年,PBOC2.0在宁波试点,实现了金融IC卡业务品种、技术规范、商业模式和产业链合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2011年,人民银行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2013年推出PBOC3.0标准,增强了安全性并扩展了应用场景。
至2015年,中国银行停止发行纯磁条卡,2017年关闭了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标志着磁条卡向芯片卡迁移的完成。PBOC标准的迭代过程中,中国坚持自主可控,并在物理结构上与EMV标准保持一致,但在核心加密技术上保持独立。
2. 芯片技术
2015年,中国全面向金融IC卡转型,市场曾流传国内金融IC卡芯片99%依赖外国产品,这一情况促使国产芯片技术的加速发展。到了2019年,国产芯片卡订购量已占金融IC卡的47.1%,显示出国产化的趋势。
金融IC卡芯片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第二代身份证项目,其芯片全部采用国产。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为金融IC卡国产芯片提供了开发经验和市场准入。安全性方面,国产芯片从基本的CC EAL 4+等级提升至CC EAL 6+,与国际安全标准接轨。
在市场认可度上,国产芯片从小范围试点到大规模应用,经历了银行系统的考验和认可。银行通常不会依赖单一供应商,以确保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隐藏的问题
2020年,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指出,金融机构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在金融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金融行业对关键技术的依赖日益增加,供应链的任何环节问题都可能对金融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标准、技术和市场核心企业已实现自主可控,但银行自身的系统问题仍待解决,尤其是去“IOE”的挑战,这是IT架构更新换代向国产化迈进的过程。同时,银行系统也在鼓励向“云端”技术发展。
Oracle暂停对俄罗斯的业务,提醒我们必须警惕,因为多数中国银行仍在使用Oracle数据库。这促使金融信创加速发展。
总结:金融支付国产化是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不断推进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中国在金融IC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尽管挑战犹在,金融信创已成为行业热点,各领域的国产化创新和替代正在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