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从《悲剧人偶》开始,不知不觉看了好多部东野圭吾的小说,他的很多作品都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温情结局,或是罪犯的动机都与某种温暖的情感密不可分。

当读完作品知道了每一个结局后心里都有点堵得慌。

罪犯的动机都不是对社会有恶意而产生报复,相反都是太善良。

有颗赤诚之心去面对社会,但所得回应都差强人意,为了守护心里某样珍贵的东西去抵御社会所带来的恶意,最终选择极端的犯罪之路。

前几天去图书馆借了《放学后》,原以为校园题材会有些单调空洞,读完后发现人物塑造很饱满。

但有些牵强的是,作为高中生,特别是高中女生设计出这样的杀人方案不太合乎常理,超乎成年人的缜密的逻辑思维、复杂的物理学原理、误导警方的一系列谜中谜……

这部小说反映的青少年犯罪动机值得深思,老师作为学校的核心部分和引导者,能塑人亦能毁人。

老师的不当行为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诸多的心理问题,最后诱发犯罪。而且,往往是被忽略的细节导致了问题。

小说中对惠子和惠美的轻描淡写,让人始终没有把焦点聚集在她们身上。

作者的妙处正是这样伏笔掠过,让读者看到结尾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更让人产生多几分对惠子和惠美内心那种情感的心疼,虽然她们犯了罪,但也值得去理解和同情。

尤其是惠子,看到朋友的痛苦,甘愿选择极端的方式想把朋友从深渊中救赎出来,正因为这样的信念太坚定,以至于她顺理成章成“共犯”后还泰然自若地在射箭社主持一切工作。

顺着作者的方向去尝试推理,一直觉得罪犯应该就是那么几个人中的一个,因为有足够充分的犯罪动机,但是东野圭吾的小说亮点就在于永远意想不到。

小说中最让自己意想不到的伏笔是主人公长岛老师的妻子,本以为从头到尾凶手的目标都是长岛,但从头到尾长岛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诱饵。讽刺的是长岛告诉妻子,凶手的目标是自己,妻子竟然利用这一点试图制造一个连环杀人的假象来杀自己的丈夫。而妻子一直都是温婉不争的形象。

结尾丈夫在大街上被陌生男人捅了一刀,然后听到自己妻子的声音,如此残酷!

这一点跟贯穿全故事的高原阳子与长岛老师之间微妙的师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反映了学生那种真、善、美,是成人所不及的,即使是夫妻。

每次读完小说,除了真相大白后的罪犯让人唏嘘同情,主人公也总是透着一种悲凉,明明是善意地一心守护,却总是换来背叛和伤害。人,在复杂的情感之间来回穿梭。

即使是放学后,有了四面八方的情感,师生之间也有了千万种难解的联系,以及由此发生的一切,好与坏,都在放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