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镇的蛟龙转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蛟龙转鼓起源于明朝,是一种集舞蹈、鼓乐于一体的独特陕西地区汉族民间鼓舞,由几十人乃至几百人同时表演,表演者头戴金冠、身着古装、足穿黑靴、脸罩面具、手敲锣鼓铙磬、口吹马号,边奏边舞,能变化出“梅花”、“月牙”、“五星”等几十种阵形,演绎出关中汉子的剽悍之美和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蛟龙转鼓起源于明朝,是一种集舞蹈、鼓乐于一体的独特陕西地区汉族民间鼓舞,由几十人乃至几百人同时表演,表演者头戴金冠、身着古装、足穿黑靴、脸罩面具、手敲锣鼓铙磬、口吹马号,边奏边舞,能变化出“梅花”、“月牙”、“五星”等几十种阵形,演绎出关中汉子的剽悍之美和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
蛟龙转鼓的最大特征是:锣鼓声韵铿锵有力,表演场面气势磅礴,秦鼓风韵剽悍,既鼓之舞之,又足以蹈之,既可以聆听到震撼心弦的鼓乐声,又可以看到腾跃旋转、英姿飒爽的舞蹈动作。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蛟龙转鼓除具有鼓舞的表演特点外,其鲜明特色突出在“跳”和“转”上,“人绕鼓转,鼓绕铙转”跳的动作又分为异地跳和原地跳;转的动作又分为自转和公转。鼓点仿佛骤雨急落,铙钹好像飞雪漫舞,节奏复杂汹涌澎湃,跳跃舞姿优美动人,已积淀凝结出中华文化艺术遗产特征,毋庸置疑。[3]
蛟龙转鼓作为视听艺术具有显明的音乐美感,节奏欢快,悦耳动听,催人奋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青徕,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陶冶情趣、凝聚民心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舞蹈,从服饰到舞姿,它是中国保留较为完整的原生态形式的优秀民间广场舞蹈,对研究中国鼓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具有独特价值。它是华夏五千年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已被分别编入《中国民舞集成·陕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和《中国民间文化》及《陕西省优秀民间文化名录》等丛书。是鼓乐与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鼓出了秦人的精神风貌,舞出了中华民族之魂,对振兴中华民族和弘扬民族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艺术魅力亦与“安塞腰鼓”相媲美,有望成为国际性文化品牌。乾州蛟龙转鼓,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属明代嘉靖年间的宫廷乐舞。保存600多年的《梁氏族谱》佐证,乾县王村镇梁氏世祖梁世明,在第七代出了一个在朝为宦官的梁忠,在朝廷的51年里梁忠学会了朝贺乐舞和转鼓艺术。公元1593年(神宗万历21年),年愈古稀,告老还乡,遂将鼓舞艺术带到民间,以王村镇为中心世代相传。因鼓壁周围饰有“蛟龙”图案,并以鼓作舞,鼓之舞之,故名为“蛟龙转鼓”
蛟龙转鼓的乐器有鼓、锣、钹和二马号等,表演者头饰金冠,脸戴面具,身穿宫廷古装,足蹬马靴,雄姿英发,威风八面。表演起来气势磅礴,技艺精湛,催人奋进,耐人寻味,具有秦地之雄风,秦人之剽悍,秦韵之风采,倍受群众喜爱。先后在各类文化艺术节上,展示了矫健的身姿和强烈的艺术魅力。
1958年荣获陕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大奖赛“一等奖”和“优秀表演奖”;1982年分别参加咸阳市《秦都音乐会》和西北音乐团《长安音乐会》,受到文化艺术界广泛关注和好评;1985年春节,中国舞蹈艺术研究所和陕西省民舞集成办公室联合录制“蛟龙转鼓”形象资料;1993年央视“民族风情”栏目组拍摄丝绸之路时特地前往乾县拍摄蛟龙转鼓的表演场面;1995年参加首届“中国乾陵女皇菊花展”,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高度赞誉;同年又代表咸阳市参加第六届江苏太湖艺术节;1999年参加咸阳市春节晚会;2000年被省文化厅调赴参加“东晋桃源世纪游龙会”表演活动;2004年乾县王村镇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转鼓之乡”;2004年8月央视《华夏文明》栏目组拍摄“乾州蛟龙转鼓”,在央视国际频道CCTV-4节目中全球播放,反响强烈。陕西文化信息网视频点播栏目头条在线,其点击率之高,评论甚好。2005年在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研讨会暨咸阳市民间文化艺术展演开幕式上,乾州蛟龙转鼓为晚会首演节目,闪亮登场,壮观的场面和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雷雨般掌声,受到许嘉璐副委员长及海峡两岸与会文化专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