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找价值观相同的人共度人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我一直赞同的是,所谓的“门当户对”是价值观的相同,而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门当户对。我反对把婚姻做成是一种交易。若婚姻仅仅是一种交易,仅仅是一种长大了你得做的事。

若婚姻是以传宗接代为目的,以年龄到了需要找异性过日子,这样的婚姻有什么羡慕的,撸管夹腿都比这好!

什么叫做门当户对,这是我在百度百科里找到的,一起学习学习:

古人说的“门当户对”有其合理性。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可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家庭氛围、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在一个家族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即便周围的环境有变化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两个家庭如果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对现实事物的看法相近,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才会有共同的快乐,才会保持更长久的彼此欣赏,也才会让婚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在一般情况下来说,道理上确实符合社会所处的现实环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反而会把真正的缘分永远地天壤相隔开来。

门当户对新解:如今的文明社会,旧时践踏现代文明的封建等级制度必然是要破除,关键注重结亲男女是否真心相爱,心灵是否契合,以及不断奋斗的上进心,拥有相近或类似的实力。



我认为,对于现代社会,门当户对不是指出身和门第的一致,而是指价值观的一致。若门当户对仅仅是指出身,那农村人对农村人,市民对市民,高富帅对白富美,矮穷矬对黑穷丑,但都是天长地久吗?为什么经常遇到抓小三,离婚的呢?

出身和门第是无法让人去选择的,但是价值观具有后天的可塑性。就拿一农村兄弟来说,各哥哥过早辍学在家务农,弟弟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留在了城市。多年后,你说,他们的价值观一样吗?

今天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

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家庭“悬垂家庭”,即夫妻没有离婚,也有孩子,但妻子在城市里跟别人生活在一起,家人拿她没有办法。在数千万打工的年轻人中,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想要完整报道的,后台留言)

仔细想想,一个年轻人外出打工在一系列的社会性生存事件下,他的价值观很容易被重新塑造,以一种高于自己以前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人生,所以“悬垂家庭“会越来越多。

我们环视周围的朋友亲戚,因出身不同,门第不同的原因离婚的例子很少,大部分都是因为价值观不同最终分道扬镳。

婚姻的长久在于双方“如何看待钱“”如何看待家庭“”如何看待事业“等一些大事件上的共同认知感。三观相同,这样的爱情才会长久。

还记得王菲和李亚鹏吗?

当媒体采访王菲问及李亚鹏是否有第三者时,王菲是这样说的:“就我所知,李亚鹏没有第三者,大家也不要去乱说,他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我也知道他很努力经营婚姻,但个性不和就是没有办法“。

“个性不合就是没有办法“,这话道出了多少无奈。

李亚鹏是个接地气的男人,而王菲是一个仙女,价值观怎么可能相同!



我一个本家的叔叔Q,现在已经30多岁,幸福美满,现在他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记得小学时,我在济宁市区上学,Q中专毕业在一家酒店做经理。Q20多岁,一表人才,不过是农村出身,家境一般。当时,我妈给他在济宁市区安排了一个相亲。女方很漂亮,是附属医院的护士,城市户口,家境很好。相亲地点定在我们家,他们俩之间简短的聊天后,我爸凑上去问Q叔怎么样了。Q叔说,这女孩一开始就问我可以买房吗?结婚后财产要分开,这是不能接受的。后来这次相亲就这么不了了之了。这次相亲的失败一方面在于Q叔当时确实买不起房,最不能让他接受的是财产分开。也就是说二人价值观不同,game over!

后来,Q叔回到微山老家,又经媒人介绍,娶了当地的老婆。女方也是中专毕业,开一家服装店,效益可以,家庭条件好,女方提供婚房。具体的事宜我不太知道,只知道,当时,我去县城上学,暂住Q叔家。从行为中可以判断出来,Q叔是当家的,婶婶很听Q叔的话。虽然我这样的表述不太恰当,但是旁敲侧击中可以判断出来,他们夫妻很恩爱。

当时,我就想,Q叔是个自尊心很强又强势的人,如果他和第一个女的进入婚姻,两个都强势的人在一起肯定是要干仗的。而对于这个婶婶,性格温和,贤妻良母更是适合Q叔。

所以找自己的另一半,首先要寻觅精神上的门当会对,价值观一致的人。

决定你喜欢的人,是因为感觉;

决定携手一生的,是因为价值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