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宋代: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此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扩展资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显然是第一方面的作品——“忠愤”之诗。靖康之变后,宋人的爱国作品骤增。陆游有到西北参预军机的经历,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与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的作品“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明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
进而“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
本诗的题目交代了写作的缘由:十一月四日风雨交加。这是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的一天,在此之前二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归隐于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故居。这一天,一场暴风雨不期而至,再一次震动了老诗人的心弦。
首句抛开题目的“风雨”不提,从“我”写起,写自己的处境。“僵卧孤村”四字,字字用力,刻画出“我”的衰老、孤独与不得志。对此,作者却“不自哀”,奋发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的“尚”字是“仍然,还”的意思,这个字是联结诗作一、二句的纽带。全句意思是“我”仍然想到边关(轮台,在这里是代指边关)为国效力。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联想到战国时期的老将廉颇,他听说赵王来考察自己,在赵使面前披甲上马,却终不为所用。
“廉颇老矣”的悲哀,岂不让人唏嘘?可见第一、二句诗,既表明了诗人收复河山、报效国家的心愿,也写出了诗人的深层悲哀:有心报国,可终不见用,惟“僵卧孤村”而已。
第三句是对现实的描写:夜深了,诗人彻夜难眠,风声雨声声声入耳,激起的是作者如海涛翻涌的心潮。
第四句看似明白如话,却理解起来很是费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6年版的《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说:“这首诗的特别之处是借写风雨梦境,抒发那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且不论枝节,单是“梦境”一词就让人费解。
第三句明明写自己在“卧听”,尚未入睡何来梦境?如果说这是醒来后的追忆,那前三句也是追忆入梦前的情形吗?我以为,诗后两句诗都是写雨,第三句写“听”雨,第四句是“想”雨,即由“听”到窗外“风雨大作”之声产生的联想。
那“梦”又作何解呢?这里的“梦”,不是指睡梦,而是广义的梦,即心之所想,是幻想的形象说法。诗句意思是:听着夜雨的声音,“我”就像来到了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于冰河的战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