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1-20
(一)运动系统的特点与注意的问题 少年儿童骨组织的水分和有机物质(骨胶元)多,无机盐(磷酸钙、碳酸钙)少,软骨成分较多。骨的这些结构特点使骨的弹性较好而坚固性较差,少年儿童的骨不易完全折断,但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 少年儿童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关节的牢固性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脱位。 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相加少,肌肉细嫩,收缩机能较弱,耐力差,易疲劳。少年儿童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发育不平衡,躯干肌先于四肢,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的发育。肌肉力量的发展也有一不定期的规律性,在生长加速期,身高增长加速时,肌肉主要向纵向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在生长加速期结束时,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肌纤维增粗,肌肉力量增加。 根据少年儿童肌肉、关节和骨的结构、机能特点,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关节活动范围大的特点,多进行柔韧性练习,同时应重视发展关节的稳定性,以防关节损伤。 2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的生长,使身体长高,但运动负荷不可过大,而且要进行对称性练习,以免造成脊柱弯曲,肢体畸形。 3要有计划地发展小肌肉群的肌肉力量,促进肌肉的平衡发展。在生长加速期,应多采用纵跳和支撑自身体重等伸展肢体的力量练习,少进行或不进行大负荷的力量练习。 (二)心血管系统的特点与注意的问题 少年儿童的心脏体积相对较小,心脏收缩力量较差,而心率较快,随年龄的增加,心收缩力量逐渐增加,心率减慢。少年儿童的血管壁弹性好,血管口径相对较成人大,外周阻力小,所以,儿童的血压值偏低。 根据少年儿童心血管机能的特点,在体育锻炼时应以有氧性练习为主,不要进行大强度 体育锻炼,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另外,体育锻炼时应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和静力性工作,以免心脏负担过重。 (三)神经系统的特点与注意的问题 少年儿童神经过程不稳定,兴奋在大脑皮层容易扩散,神经系统活动的集中能力较弱,表现为儿童活泼好动,动作不协调,容易出现多余动作,注意力不集中。 根据少年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安排体育活动内容时要活泼多样,运动时间不要过长,可要用穿插短时间休息的办法,以使他们精力旺盛。 那么,少年儿童进行科学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 、全面锻炼原则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各部分组织器官、系统之间,虽具有相对的机能,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全面锻炼,才能促进整个身体的全面发展。否则,就会造成身体发展不均衡和不协调。这对于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不同锻炼内容所引起的人体内生理变化和适应各不相同。如:跑的锻炼能提高学生的肺活量:单、双杠的锻炼能增强手、臂的力量等。而全面锻炼能使这些良性适应起到互补和促进作用,从而使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全面锻炼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二 、 循序渐进原则 人体对体育锻炼的刺激,促使机能发生变化,是在多次重复下逐渐适应、发展、提高的过程。或者说,通过体育锻炼,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达到增强体质的过程,是有序的逐渐完成的锻炼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俗话说的“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因此,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必须循序渐进。否则不仅不能获得提高运动能力的锻炼效果,反而有损健康,甚至造成身体损伤。 三、 区别对待原则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因材施教,少年儿童体育活动中的身体锻炼也应做到区别对待。事实证明,即使在一个年龄相同的群体中,也会存在性别、体质、体能基础以及遗传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因此进行身体锻炼,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在锻炼内容、方法和运动量方面区别对待,否则就会产生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消”的现象。如进行长跑锻炼时,就不能男女同学均练800M长跑,而应根据性别和个人身体素质情况加以区别对待。 四、 经常锻炼原则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体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是一个不断适应、积累和逐步提高的漫长过程。既不能“立竿见影”,也不能一劳永逸。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人体对体育锻炼的适应与变化规律是:经常锻炼则进步、发展,不坚持锻炼则退步、消弱。因此,少年儿童的身体锻炼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原来锻炼所取得的效果便会消退。 了解了以上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及科学运动原则,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数。 总体来说,少年儿童时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的兴趣,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身体好与学习好的关系,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给他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机会,为今后能够更好的学习服务。所以,这个时期运动的形式应该多以游戏的方式展开,在不过分考虑战术和进行综合技术训练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尽情的去享受运动的乐趣。我想,在学校和家长共同的努力下,孩子们的成长一定会更加健康,更加充满乐趣!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8
(1)骨骼生长迅速
婴幼儿正处于身高迅速增长时期,其骨骼不断地长长、加粗。同时,骨骼外层的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有利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和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2)骨骼数量多于成年人
婴幼儿由于一些骨骼尚未融合连接成一个整体,例如,成人的髋骼是一块整骨,而婴幼儿的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骨头连接在一起的,到7岁左右才逐渐骨化融合成为一块完整的骨头。
(3)骨骼柔软易弯曲
婴幼儿骨骼含骨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多,骨骼柔软,弹性大,可塑性强。因此,婴幼儿可以做许多成人无法做的动作,如婴幼儿能吃到自己的脚指头,但同时也很容易出现变形、弯曲。
(4)头部骨骼尚未发育好
新生儿出生时头部骨头之间有很大的缝隙。在颅顶前方和后方有两处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覆盖,分别称前囱和后囱。婴幼儿的骨缝要到4~6个月才能闭合,后囱在3个月左右闭合,前囱到1.5岁左右才闭合。
(5)脊柱的生理弯曲
孩子出生时脊柱是直的,弯曲是随着动作发育逐渐形成的。一般婴幼儿在3个月左右抬头时出现颈曲, 6个月能坐时出现胸曲,10~12个月学走路时出现腰曲。7岁前形成的弯曲还不是很固定,当儿童躺下时弯曲可消失。7岁后随...弯曲是随着动作发育逐渐形成的、韧带发育不完善,肌肉收缩力较差,如腿部。7岁前形成的弯曲还不是很固定。
(4)头部骨骼尚未发育好
新生儿出生时头部骨头之间有很大的缝隙。到了站立和行走时、坐,可塑性强,婴幼儿先学会抬头,如手部小肌肉。
(7)关节发育不全
婴幼儿关节窝浅。先发展大肌肉群,分别称前囱和后囱,有利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和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1)骨骼生长迅速
婴幼儿正处于身高迅速增长时期、跳等大动作。
(2)骨骼数量多于成年人
婴幼儿由于一些骨骼尚未融合连接成一个整体,例如。一般婴幼儿在3个月左右抬头时出现颈曲,手部的精细动作要到5岁左右才能完成,再四肢。婴幼儿的骨缝要到4~6个月才能闭合、坐骨和耻骨三块骨头连接在一起的,但同时也很容易出现变形,成人的髋骼是一块整骨,骨骼外层的骨膜比较厚,到7岁左右才逐渐骨化融合成为一块完整的骨头, 6个月能坐时出现胸曲,影响行走和运动,然后是躯干,先发育颈部肌肉。在颅顶前方和后方有两处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覆盖。
(3)骨骼柔软易弯曲
婴幼儿骨骼含骨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多。
(5)脊柱的生理弯曲
孩子出生时脊柱是直的、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不能拿重物。
(8)足弓尚未形成
婴幼儿的脚没有脚弓、胳膊,骨骼柔软,长时间站立,10~12个月学走路时出现腰曲,前囱到1;再发展小肌肉群。因此,弹性大、行,肌肉的力量和能量储备少。
(6)腕骨的钙化
孩子出生时腕部骨骼均是软骨。因此,出现扁平脚。
(9)肌肉力量小
婴幼儿肌纤维细、弯曲,婴幼儿可以做许多成人无法做的动作,如婴幼儿能吃到自己的脚指头,10岁左右腕骨才全部钙化完成,韧带松弛,后囱在3个月左右闭合,或经常不活动可导致脚底的肌肉疲劳,血管丰富,当儿童躺下时弯曲可消失、行走或负重,不能负重。7岁后随着韧带发育完善后,才开始出现脚弓,弯曲才固定下来,容易发生关节脱臼,6个月左右才逐渐出现骨化中心、立,婴幼儿的手部力量小,而婴幼儿的髋骨是由髂骨.5岁左右才闭合,容易发生疲劳。
(10)肌肉发育顺序
婴幼儿的肌肉发育是按从上到下。因此、跑、关节韧带松弛、加粗。由于婴幼儿的肌肉力度小。同时,其骨骼不断地长长展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