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翊;“云”上树三代种下了你的那颗梭梭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甘肃武威八步沙第三代种树人郭翊:我叫郭翊,今年37岁,是一名种树人,我是八步沙(林场)的树三代。

1981年,郭翊的爷爷郭朝明等“六老汉”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上按下鲜红的指印,在古浪县“八步沙”这片沙尘肆虐的土地上,他们发誓用白发换绿洲。上世纪90年代,郭翊的父亲郭万刚继续治沙造林。而郭翊本可以端着“铁饭碗”过安稳日子,不必承受现在这种压力。2007年,郭翊大学毕业后,在父亲郭万刚的“纠缠”下,最终还是回到了古浪。2019年,县上成立了扶贫产业开发公司,郭翊调任该公司负责林业工作,他便成了第三代种树人、治沙人。

“当初父亲叫我回来,我不愿意,也不太理解。” 郭翊说,但在一次记者的采访中,被问到几十年的种树经历。种了一辈子树,吃再多苦都不吭一声的郭万刚突然失声哭了出来……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郭翊心里,“我感觉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种树上了。”郭翊说,那一刻,他读懂了父亲:种树,就是八步沙人在严酷环境里“活着”的证明,每种一棵树都是在为生存的尊严“争一口气”。读懂了父亲,郭翊决定,不再漂泊闯荡,他把寄托在大城市的想法,变成了扎根家乡的坚韧。

郭翊和伙伴们今年预计绿化沙地7万亩左右,需要种下来自中国扶贫基金会的300万颗数,还有400万棵来自中国绿化基金会捐赠。

种树前,有压草浇水的动作。压草的动作让小树根部在沙漠里才有了生长依托。

而在之后的浇水,干草还能为小树固水。“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而700万棵树需要被种下就代表着他们将要重复700多万次这动作。

“爷爷和父辈们种树主要是靠人力和畜力,当时特别辛苦。但现在我们大面积种树时,都是机械化种树,这是以前老人们没有用过的,这样的速度是人工种植的5到6倍。再就是我们采取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它就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

郭翊和当地人种下树苗的成活率在85%左右,这是前辈们凭借人力达不到的。技术之外,相比于祖辈父辈们,郭翊种树资金的来源也更为持续、稳定。

“当时也没什么经济效益,资金也特别紧张。祖父辈们多方筹措一部分,把自己家的树苗拉到沙漠里种,再在这个里面种上一片庄稼,保证生存,然后再把所有精力用来治沙。”

在2019年的时候,郭翊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知道了手机上可以种树。

“我们就一直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系,看能不能在我们这个地方种树。当时在得到他们的认可后特别高兴,于是我们就开始在这个地方为网民种树。”

种树需要找到合适的场地,还需要有人定期维护,在这种情况下,义务种树有了新形式:手机种树。用户每在手机里种一棵树,在荒漠化地区就有一棵真树被种下。

不同于祖父辈种树,树苗和人力成本的一部分,郭翊争取到了基金会的支持。在手机种树项目开始后,郭翊和伙伴们想让沙漠绿化这个烧钱的项目,变得可持续,甚至能带动贫穷的家乡。

地上面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梭梭树,这个苁蓉它和梭梭是一种寄生关系,等到第4年第5年的时候,进入了稳产期的话,它每亩地的价值在2000块钱左右。

2019年开始手机种树时,他和乡亲们寄希望于附带产出的沙作物等能为他们带来持续收入。而祖父一辈们上世纪种下的树已然成林,有鸟类和兔子等往来其间。在此基础上,郭翊这一代种树人将绿化版图推向沙漠更深处。在他们的对家乡未来的憧憬里,有绿色有富裕的生活。

昨天3月12日是植树节,在两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当中,我们看到:未来五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要从2020年的23.2%提高到24.1%,别看五年提升这不到一个百分点,但难度还是相当大的。用各种方法种树,而且让树活下来,继续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