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开篇第一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0
《论语》的开篇学而篇,第一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人生的三个道理,需要我们去用心的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一个人在机会没到来的时候,不断的磨练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一旦机会到来了,就有足够的能力去把握机会,取得成功。

正如,现在十分流行的一句话:“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问题是,这要具备两点,一是,你要能敏锐捕捉到风口;二是,你要有足够的能力,掌控风口,你才能飞起来。

如何把握机会?怎么捕捉风口?孔子告诉我们要“学习”,学习为人处世,学习立身的本身,修养美德。“时机”来了,这些学习到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就能帮你飞起来。

如果这样,你不高兴吗?你不“说乎”吗?这是孔子告诉我们,人生的第一个道理。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一生,难的是得一知己。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有太多的话,不能和爱人说,不能和父母说,不能和孩子说,甚至于都不能和单位同事说。

怎么办?憋在心里难受,不说出来,久而久之,不憋出病来才怪。人是怎么抑郁的?其实,很多人就是这样抑郁的。

这时候,你的知己来了,出差路过你的城市。你们两个人,一杯小酒,言来语去,憋屈在心里的话,都睡着酒散发出去。这就是“朋来”如药,解“心忧”。

此时,你开心吗?一定是开心的,通透的。但人生要得到一个这样的朋友,知己,是很“远”的。你需要以心换心,用自己的真诚去交往,大浪淘沙,慢慢你就会获得人生的知己。

其实,孔子这句话里的“远”,不仅仅理解为距离上的远,而是心灵上的“远”,心近了,才是朋友。

生活中我们不是经常也说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在手机上。”

孔子在二千年前告诉我们的第二个道理,当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样的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不也是我们生活中的知己吗?写到此处,真是令人不由一声感叹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人的一生,不是你做什么都被人理解的,你的坚持,也许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笑话”。此时,你怎么办?还坚持吗?

在事业没有成功之前,你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没人能理解,没人能给你关怀,你唯有默默负重而行。这样的境遇,你怎么办?你坚持吗?

其实,难的不是你选择了坚持,而是你享受这种坚持,这才是最难的。你没有选择抱怨,你没有骂娘,你没有自暴自弃,你享受这种奋斗的孤独。“不亦君子乎”,你不是君子,谁又是君子呢?

明代陈眉公说,“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如此的胸襟,如此的气度,怎么可能做不到“人不知而不愠”。

总之,孔子的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三个道理:人生要多学习,才能把握住机遇;人的一生,得一知己,是轻松,快乐的事情;要学会享受孤独,才能有大的胸襟,才有做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