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东北女博士,打造世界领先的机器人,掌管上亿资金,太牛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2011年3月,石金博联合其他5个初始合伙人成立了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可是,在最初的几年内,李群自动化举步维艰。


公司没有自动研发的产品,靠国外的机器无法打开市场;而接的单子,不是跟不上瞬息万变的 科技 革新,被客户拒收;就是没能泛起什么浪花,既没有收益,也没有名气。


困境之下,还有2个联合创始人离开了团队,公司一度面临倒闭的风险。


可危难之际,石金博主动站出来担任公司总经理,并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公司成为业界黑马,而她也被称为, 世界级轻量机器人的领军者


一路走来,石金博是如何做到的呢?


不甘,是创业的种子


和大部分人一样,父母的叮嘱伴随着石金博的成长。


从小,她的父母亲跟她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毕业后,再找一份好的工作。


很多人对此都没有任何异议,石金博也是如此:“在以前,我对这样的人生道路并没有给予过多的思考或质疑。”


但是,与大部分人不一样的是,石金博聪明伶俐,上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妥妥一名学霸。



虽然高考失利,让她无缘进入自己理想的清华园,但是,她还是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本硕连读项目。


如果没有意外,毕业后,她一定会进入一个非常不错的单位,然后找个好老公,结婚生子。


可是,2005年大四那一年的一次暑假夏令营,让她内心深处的渴望开始觉醒。



那是香港 科技 大学举办的一场暑期 科技 夏令营活动,石金博回忆当初的情形,仿佛历历在目一般:



这样的思考,让原本准备按部就班过日子的石金博,蠢蠢欲动。


而她在哈工大的深圳研究院读研时,认识了哈工大的客座教授李泽湘,让她看见了一丝未来的曙光。


名师,是创业的契机


李泽湘这人有多厉害呢?


他早年曾经赴美留学,是机器人、运动控制、机构学和制造科学的专家。


他还被聘为香港 科技 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教授,香港 科技 大学自动化技术中心主任、教授;还是湖南大学校长顾问、兼职教授,还是多家高 科技 相关产业的董事长。


除此以外,他还与汪滔一起,成为首次荣获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的中国学者。



而这一奖项,是全球工程技术领域中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他常常教导学生,要用学到的知识做对国家有用的事情。


这一“经世致用”的思想,深深打动了石金博。


如果说,大四那场夏令营让石金博对自己的生活前景产生了质疑;那么,李泽湘产业报国的理念,就让石金博对未来的出路,有了一丝丝明了。


她决定追随李泽湘,继续攀登 科技 高峰。


研究生毕业之后,她考取了香港 科技 大学的博士,师从李泽湘。


为了让学生了解全世界最前沿的 科技 发展动态,李泽湘时常带着学生满世界的参加各种 科技 展览及竞赛活动,甚至,鼓励他们参与到实际的创业项目当中去。



毫无例外,石金博也是这样被李泽湘带出来的。


2009年,石金博跟着导师李泽湘一同前往日本、美国考察世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当时,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的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和安川电击这“四大家族“所占领,国内在机器人领域并没有太大的建树,自然被国外看不起。


从小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的石金博禁不住有些气恼:“谁说中国做不出像样的机器人?”


或许,就在此时,做出全世界最好的中国机器人,就成为了石金博的目标吧。


调研,是创业的基石


一次,石金博在查阅了全世界机器人公司发展状况时,得到一个结论:



美好的前景让石金博热血沸腾,她推却了学校让她毕业后留校任教的提议,走上了创业之路。



2011年3月,石金博与导师李泽湘及其他4位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以数学概念“李群”为名的,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最开始的定位是做系统集成项目,也就是将国外的机器人引进来,经过改良调修,卖给国内有需求的商家,以此来对接国内外市场。



因为国外产品在国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即便经过公司的微调,很多根本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没有自主研发新产品,就没有主导权。模式的局限,导致了公司发展陷入了困局。


好在公司接到了苹果公司的一个项目,石金博与另一位团队成员成为主要负责人,一个编写代码,一个负责机械设计。


他们每天至少工作18个小时,累了就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躺一会。历时两个月,终于完成20000多行的代码编写后,用时一个半月,按期将样机交给苹果。



苹果惊叹于他们的高能高效,将第二期项目仍然教给了他们。


而这两个项目终于为公司赚得了200万的周转资金。


后来,虽然也零散地接了一些活,但是公司始终没有打开市场,甚至有一次因为交的货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市场革新,直接被客户拒收,损失惨重。


低迷时期,有两个合伙人离开了团队,石金博也非常迷茫:



人才,是创业的助攻


石金博在一次讲座中曾经说过:



那段时间,石金博主动站出来,担任总经理一职,苦苦支撑着公司的运转。


而在李泽湘的劝说下,他门下很多优秀学生都加入了李群自动化,另外,有着30多年机器人制造经验的重量级人物沙琪,也加入了李群自动化担任公司的CTO。



沙琪一进公司,就指出了公司的致命短板所在: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创业之路上,一个经验丰富且独到的人才,是非常难得的。


沙琪一席话让石金博犹如醍醐灌顶。


虽然这段时间她也想过,如今的公司即使订单再多,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代理商而已。


但始终没有沙琪想得这么周全和深入,得到沙琪的提点之后,石金博准备给公司重新定位。


最开始,她也考虑过做无人机。



但是,毕竟师兄汪滔的大疆无人机珠玉在前,她自认短时间内无法超越。


何况,大疆已经打出了国际名声,分一杯羹不如自己另寻他路,创造新举。


创新,是创业的底气


通过市场调研,石金博发现,广东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小型轻量级的工业机器人有着巨大的缺口。


而目前市场上,很难找到适合各个行业、解决特定问题的轻量型机器人。


这一发现,促使石金博将李群自动化投向了轻工业机器人的自主研发。


研发初期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石金博找到师兄汪滔,拿下了大疆不少项目,借此安然度过了过渡期。



2013年,李群自动化更是凭借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驱控一体并联机器人,亮相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的舞台,成为该会的一大亮点。


李群自动化也因此一战成名。


被资本看好的李群自动化迎来了它的春天,几年之内,完成了ABC三轮融资,手握上亿资金。


而石金博也趁热打铁,在宁波成立了宁波李群智能 科技 有限公司,并在东莞、深圳、上海分别建有研发中心,实现三地互联互通的服务网络,并将之扩散至海外。


与此同时,李群自动化获得了国内机器人行业30多个奖项,2018年更是进入“China AI 10",成为中国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的一匹”黑马“。



而石金博本人也被业内称为,世界级轻量型机器人的领军人物,同时获得了东莞优秀创业女性、南粤巾帼创新十杰、商界木兰等多项荣誉。


不过,机遇与危机并存,石金博也深知这一点:



她甚至声称:“ 要做机器人行业的北斗星,做那个制定行业规则的人。


石金博能否做到这一点,只能用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了。


大家如何看待石金博这个人的呢?


-END-

作者:铜豌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