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期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7

会计分期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期间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将其等距离划分为一定期间,定期确立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便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表及对会计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

会计分期(会计核算的四个会计假设之一),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扩展资料: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最常见的会计分期是一年,即会计年度,是从公历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称为年报。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以日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可以分成季度、月度、半年度,半年度报表常见于上市公司,就是平时说的上市公司中报。

会计分期的产生背景,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从理论上讲,只有到经营活动全部停止或企业破产清算时才能最终确定,并提供财务报告,但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何时停止,客观上很难确定。

为了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必要对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结算期间,已便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考核和报告,从而产生了会计分期的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