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 认知偏差(2):“沉默的大多数人”和“沉默的大多数声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有两种“沉默”,对应于两种 认知偏差 / 信息传递偏差

第一种,是 “ 沉默的大多数 ”。
这是王小波的说法,意思是“ 沉默的大多数人 ”。很多时候,在人群中有大多数人是不发声的,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声音、没有自己的看法。
相对另一面,就是" 发声的少数 "。人们常常听到“发声的少数”人的意见,听不到“沉默的大多数”的意见,基于认为不发表意见就是没意见的默认,于是发生了 第一种信息传递偏差 : “ 发声的少数 ” 的意见,自动变成了所有人的意见  ——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哭的孩子不需要奶。 (这种认知偏差,也可以被称之为“ 不发表意见的人没有意见/不哭的孩子不需要奶认知偏差 ”)尤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沉默的大多数”的不发声是被动的、迫不得己的。

第二种,是 “ 沉默的声音 ”/“ 沉默的大多数声音 ” 。
在发声的人之中,并不代表他/她说出了所有的意见。 人们常常选择性地表达一部分意见,有很多意见,选择了不说 —— 我将其称为“沉默的声音”, 即便在畅所欲言/征求看法的口号下。于是,基于说出来就代表全部、没说的可能就没有的默认,发生了 第二种信息传递偏差 : 你说出来的,就自动变成了你想说、你可以说的所有声音 —— “ 话说三分 ” , 被默认为 “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默认为是 “ 竹筒倒豆子 ” 都倒出来了 。(这种认知偏差,也可以被称之为“ 人人都会竹筒倒豆子认知偏差 ”)

我们都知道“冰山模型”,这同样适用于表达。 说出来的声音,以及发声的人,可能都只是水面上的冰山。沉默的声音、沉默的大多数……构成了水面下的冰山, 而其中可能包括了更多的真相。

如果想了解真相,就要有更多的倾听、探询 ……
对任何刺耳的声音,要放下防御心态,保持开放,并且愿意去展开和探询 ……
否则,这些声音、这些人 …… 就沉默了。 要完全彻底地放下防御(解释)、对抗、攻击……的解释模式、心态和沟通姿态,也要放弃“你误解了我、你没有听懂我……请听我解释……”的下意识反应。这也叫 “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的沟通规则 。

--------------------------------------

注1:在许多沟通训练的场景中,一般是禁止回应的,但当事人常常会有回应和解释的冲动,而这种冲动被强行压制。更好的方法,是让当事人放弃回应和解释的想法。 —— 许多意见或者批评会被当事人认为是基于误解,但到底是让自己被正确地理解更重要,还是那些让那些自己可能平时听不到的声音更多地被倾听到、并且可以持续地听到……更重要呢?这个要看情境和场景。
注2: 承上,在亲密关系中,彼此的更完整的理解非常关键,所以要反复解释。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被理解也很重要。而在许多工作关系中,常常,让对方更好地发声要比让自己被更好地理解,更重要。所以,在工作关系中不自觉地扮演教导者的角色的人,就会有更多的困扰。
注3: 进而,我们应当知道。在人性中有一个天然倾向: 人们关心表达自己,远胜于关心理解他人。 或者,每个人都关注于让别人理解自己(表达或传递自己),而非自己去理解他人,“自我中心”也是一种当然、典型而普遍的认知沟通偏差来源。许多专业做人的工作的人可能是例外。
注4: 一个领导者,让自己被人理解,是很重要的……所以要不停地表达、传递……就像政治领袖,或者松下、稻盛、任正非……一样。但是 当领导者在处理人的时候,也需要转换角色,变成那个理解他人、倾听他人表达的人。 在两种角色之间自如地切换,是非常必要的能力,而且不能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