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成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主办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注重实验室的开放与合作,聘请了国内外知名教授,如:高琨教授、厉鼎毅教授、李天培教授、邬贺铨院士、韦乐平教授为客座教授。对外公布开放课题24项,接受访问学者51名(包括来自美国、英国的访问学者)。与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的著名光纤通信研究机构和企业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有些企业在实验室设立了奖学金,赠送仪器设备,保持了良好关系。
积极参与国民经济建设,加强科研成果的技术转让,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1997年实验室完成了国内第一套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广州-深圳段“4′ 2.5Gb/s 154 公里双向无中继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工程”。成为在国内最早应用的WDM 系统工程,也是当时国内单纤传输容量最大的系统。抢在国际大公司之前,在国内首先进入市场,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大规模采用WDM 技术开启了先例。
上海实验区和北京实验区(联合清华、北邮),分别完成了863-317主题“九五”重大项目“全光通信实验网”,在国内第一次构造了全光实验平台。经过专家鉴定,认为二网“在中国全光通信试验网领域中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技术具有9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上海实验区将该成果成功地进行了转化,并应用于上海科技网的升级改造,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全光自愈城域环网,为全光通信技术及应用开辟了先河。
实验室建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NSFCNet和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CAINONet北京大学节点。有光纤直接通往校外。本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光纤通信科研、教学和光网络测试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将继续在自动交换光网络、超长距离大容量光通信、光突发交换技术、新型光电子器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