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桂林环境变化!!!!!!!!!!!!!!!!!!!!!!!!!!!!!!!!!!!!!!!!!

今天晚上九点前要!!!!!!!!!!!!!!
过期作废!!!!!!!!!!!!!!!!!!!!!!!!!!!!!!!!!!!!!!!!!!!!!!!!!!!!!!!!!!!!!!!!!!

第1个回答  2011-05-05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这是宋朝诗人笔下盛赞的桂林城环境。然而,随着岁月更替,世事沧桑,昔日环城水系渐渐破碎支离。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在此感叹“沧桑之感有余,荡漾之观不足矣”。恢复宋代诗人笔下的美景,成为一代代桂林人的梦想。为此,在1998年地市合并之初,为实现这一梦想,让人居环境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园林城,保护山水城,发展生态城”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了以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龙头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工程。10年过去了,诗人笔下的美景创造性地再现……

环境建设塑造城市灵魂

每天清晨,在榕湖边和各小区里,成群结队的老人打着太极拳,跳着民族舞,生活怡然自得。1999年以来,桂林市开展大规模城市改造,先后拆迁1.5万户,拆除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有效疏解人口4万多,建成供市民大型聚会活动、游憩的中心广场、甲天下广场、象山广场等5个广场。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市绿地面积扩大了53.42万平方米,绿量增加了,环境美化了,市民、游客游憩的去处增多了。

水是桂林城市之魂。1999年8月,桂林市开始了木龙湖、杉湖、桂湖、榕湖与漓江、桃花江沟通的环城水系工程,即“两江四湖”这项大型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历时2年10个月,搬迁居民1891户、单位56家,拆除旧建筑17.48万平方米,开凿引渠7.83千米,开挖土方140万立方米,使漓江、桃花江与内湖沟通,形成环城水系。同时,新栽种乔木1.16万余株、灌木8.4万株、地被植物300多万株,植物品种达210多种,新增绿地30多万平方米,使环城水系保持四季常绿、四季有花,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和园林景观,自然地融入城市空间,成为城市中心一系列开放式生态公园绿地,重现桂林市“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盛世美景。

树是桂林城市之灵。1998年以来,桂林市抓住全国绿化委员会开展建设“绿色通道”的机遇,全力组织实施了以连通城市的两江国际机场路、桂林—阳朔公路、桂林—黄沙河公路、桂林漓江(简称“一江三路”)为重点的“绿色通道”建设工作,先后建成145公里漓江风景保护基干林带。2002年后,完成漓江流域人工造林1.2万公顷,封山育林1.67万公顷,改种、补植小东江、桃花江两岸绿化树种,市区内河绿化率达到99.29%,漓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59.9%,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部队指战员、学校学生坚持在桂阳公路、机场路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建成了63公里和26公里的桂阳公路、机场路绿化带。据桂林公路管理局统计,到2006年底,全市境内专业管养公路可绿化里程1363.16公里,已绿化1352.25公里,绿化率达99.2%。

城区公路301.68公里,可绿化里程211.05公里,已绿化206.04公里,绿化率97.63%。市区内湖泊、铁路绿化率均达95%。基本上形成了公路、水路、铁路林网化,营建了一条条绿色长廊。

环境整治整出山水绿城

施家园,过去一个远近闻名的脏乱差社区,在市、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投入2500万元对该小区进行整治,施家园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路不平、灯不明、雨污混流、雨天内涝、市政不配套、行居不安全”的局面成为历史。

施家园的变化只是近10年来桂林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一个小小的缩影。从1997年开始,小流域污染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城乡清洁工程、节能减排等等环境工程纷纷上马。

1998年,市政府下达限期治理通知,责令水污染大户进行限期治理工作。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全市的废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市区企业排入漓江小流域的化学需氧量总量削减了40%。同时,开展了对城市中心区的小流域进行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开展小流域的综合整治,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被关闭,小东江水质从劣五类恢复达到其水功能区划保护标准(四类),小流域水环境得到了改善。地市合并以来,市政府投资近2亿元,改造扩建4座污水处理厂,15座污水泵站,并加铺了污水管网,使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2.8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量提高了20%。2006年生活污水处理率从原来的75.61%达到81.25%,并在全区率先使用紫外线对“中水”杀毒,处理水质均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可直接用于灌溉农田和养鱼,对漓江的旅游黄金水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桂林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10年以来就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桂林市还狠抓环境卫生常规管理,防止垃圾乱扔现象。目前,桂林市全面实行清扫保洁责任制,确保清扫保洁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清运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上门服务建成区覆盖率达100%。

“十五”以来,桂林市把节能减排提上重要日程,把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污染防治结合起来,把城市改造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工业污染防治结合起来,把技术改造和工业污染防治结合起来,对市区老污染源实施搬迁改造,依法关闭了污染严重的工厂(车间)。依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有效控制新污染源,避免工程建设中出现建设性生态破坏。通过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腾出环境容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换代,全方位推进了清洁生产,把控制污染物排放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生产全过程防治转变,有效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桂林市在全国46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评比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其中1997~2007年连续10年空气优良率达10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城考中始终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