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情绪,这 5 种方法很有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1
日更267天,我是EVA,自主学习力导师,专注分享提升孩子自主学习力的方法。

最近社群里经常讨论的就是孩子的情绪失控,进而引起妈妈也会情绪失控。对此非常懊恼,有没有办法管理好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今晚在群里请来了幸福家的向川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场情绪管理的微课。让大家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全面的了解。

首先情绪是什么?

情绪是我们内心感受整个身体表现出来的那种状态,每一种情绪都有价值和它的作用,没有一种情绪是无用的,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我们的生活中会有正向和负向的情绪,下图中的情绪很好的解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绪,而 5 种基本的情绪就是喜怒哀乐恐。既然有了这么多情绪,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向川老师在解释了什么是情绪,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情绪ABC理论之后给出了 5 种成人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深呼吸放松法。

情绪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陪伴我们终生,特别有些情绪点一触碰,就会爆发,

这个时候要非常注意,尽量保持安静,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或者转身深呼吸,最少要60秒,呼气的时候腹部是凹下去的,吸气的时候肚子是鼓起来的,这是第一种最有效的,最简单的一种放松法

如果能做到第二步更好,用意念对内心的扫瞄,按照顺序从头,到脖子,到手,到胸部,到臀部,到大腿,到脚,然后想象一下,把负面的情绪全部从手流走,从脚流走,这种方法更有效。

第二种方式方法:暂停法。

在家庭中做个约定,比如老公老婆有个约定,父母跟孩子有个约定,大家一触碰到情绪来的时候,做个手势暂停,可以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了约定时间以后,再来讨论这个事情,给情绪有个时间冷却期。

有人会问暂停以后要做些什么?去做点别的事情,或者深呼吸放松法都可以,等情绪平稳,以后再回过来讨论这件事情。

第三种,接受法拥抱法

第一点,要接受孩子的情绪,

第二点:分享情绪的感受,

第三点,肯定可以接受的部分。

第四点:鼓励孩子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个碗怎么办?

这时父母首先接受孩子的情绪,孩子怎么样,你害怕吗?疼不疼,先关心他,分享他的感受:孩子,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担心害怕吗?等孩子确认了情绪后再接纳情绪。其次,肯定可以接受的部分,碗碎了可是你是安全的。

然后,聚焦怎么解决问题?现在打烂啦怎么办呢,一起打扫收拾好,以后我们拿东西要怎么样做呢?轻拿轻放。

最后,拥抱一下孩子,让她消除这个恐惧的心理。

同时还可以升华下,你看这个碗这么容易碎,下次我们想象办法有没有摔不碎的碗。让孩子在负向事件中得到正向启发。

第四种:书信法。

父母可以跟孩子约定,你有什么话,如果不想跟爸爸妈妈说,你给我写信。

爸爸妈妈如果跟孩子沟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阻碍的时候。也可以改用写信的方法,亲爱的宝贝,亲爱的孩子等等。同时,孩子也可以这么写,写好后家里找个信箱。一家人每天可以看一看,或者每周拿来看一看,通过书写把自己的情绪用书面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五种:空椅子技术

是完形心理学里面有一门技术,当你家里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找一把空椅子,比如说你跟孩子之间因为某件事情,一直还有情绪没办法消除,你就假想,孩子坐在凳子上,你跟他表达你想说的话。

假如你这个情绪来自于另一半,老公或者老婆,你就把他当成你的另外一半坐在凳子啊,你想要表达什么就跟他说。表达出来后,情绪就释放了,人就很轻松舒服了。

如果会能做到第二部更好,转化下角色。刚才是对孩子和伴侣,转换一下角色后,你变成你的孩子,变成你的伴侣,你对他回应,刚才你说的话可以出来,那是更智慧的。NLP教练技术里面叫做位置感知法,坐在现场里面啊,来授课来说就比较好,体会一点,很好的一门技术。

对于小朋友有了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呢?

情绪出来,首先要允许,陪伴情绪,梳理孩子的情绪,也可以给孩子的情绪命名,比如:我看到你生气、紧张、愤怒、委屈等,你可以有这些情绪,我会陪着你!

情绪被看见的时候,孩子的内在才有可能真正的获得某种满足,之后再处理孩子行为上的发生,可能就会容易一些。

情绪和冲突来的时候,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其次,是看到孩子的情绪,允许接纳梳理孩子的情绪,通过引导让孩子看到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孩子的情绪能够流动出来,这样才能有个正向的情绪闭环。

例如,孩子坐在餐桌上,孩子说,这个菜太难吃了。父母怎么回复呢?

接纳孩子的情绪:宝贝你说今天的菜很难吃是吗?你觉得不开心?我其实觉得也不好吃。确认完孩子的情绪后,表扬孩子有个诚实的品格,可以真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诉妈妈自己的喜好。同时,引导孩子说说哪些地方可以提升。也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做饭

最后,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就身教大于言传,家庭多讲点爱,少讲点道理,多做少说。

其次,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是自己的,开心也好,不开心也好,快乐也罢,不快乐也行,都要接纳,接纳自己的情绪,你才能去接纳我们的家人,才能接纳孩子。

父母情绪的平和是对孩子最好的滋养,做个有爱有温度的父母,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