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前几年,“斜杠青年”这个词语特别流行,很多人感觉终于找到的认同,也把斜杠青年当成了自己追求的目标,我们在看一个人介绍的时候,有时候会发现其职业不再是单一的名称,而是被斜杠分成了好几个抬头,比如演员/导演/歌手等,也有CEO/协会会长/名誉教授等,但是社会对于斜杠青年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赞同的人认为“斜杠青年”是一种积极的职业发展方式,年轻人不再局限自己在一个不喜欢的职业上面,虽然为了养家糊口需要这份工作,如果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现在的工作不匹配,那么就应该积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把兴趣爱好也当成一份副业,只要你有所专长,就会存在着价值,用自己的实力解决别人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不赞同的人觉得“斜杠青年”是一种不专一的行为,因为人生在世寿命和精力都有限,如果把有限的精力分到很多个领域,那么他想有所成就是十分困难的,一个人应该是一个专才,是一个专家,才会促进自己事业的发展,也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笔者看来,上面的正反两个方面都说的有道理,只是针对一样的事实,如果立场不一样,观点也会不一致。不过在前年疫情期间,看了几本塔勒布的书籍,包括《黑天鹅》和《反脆弱》等,让自己处于中立的态度有所变化,再加上身边一些事情的变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应该做一个斜杠青年,斜杠青年就是让自己具备了反脆弱的结构,可以抵御风险。

那么,疫情期间的什么事件让自己有此想法呢?那就是同属于一个事业部的低端品牌,因为上一年业绩较差,50几个人只做了2000多万的业绩,公司根据战略调整以及业务表现,决定解除50几个人的劳动合同,虽然有了不错的赔偿,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在短期内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难度还是很大的,外资公司就是如此,一切看实际业务表现,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环境,但是是否可以改变自己提前做一些布局和规划来避免类似事件的打击就变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事业发展,最好都应该建立一个反脆弱的结构,比如华为内部有蓝军和红军,两军可以相互对抗,同时每年都会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创新,甚至成立海思公司等,都是为了达成一个反脆弱的业务模式。同时,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应该如此,除了正常的上下班时间以外,应该利用业务时间多看书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业务能力,也可以发展自己的业务爱好,如果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还可以把业务技能进行变现,也可以尝试开创自己的事业,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在过去,专才是唯一;在现在,复合型人才才是未来,而斜杠青年就是复合型人才的表现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