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衣服薄的词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1.描写人物衣服的词语

珠围翠绕 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妇女妆饰华丽。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珠光宝气 珠、宝:指首饰;光、气:指闪耀的光彩。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衣冠楚楚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 佛教语,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赤身裸体。

雍容华贵 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奇装异服 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轻裘缓带 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

荆钗布裙 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红男绿女 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2.形容人穿着简陋的成语

1. 【爱毛反裘】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里。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2. 【不解衣带】解:脱去,解下。不脱衣服就休息,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劳。

3.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4. 【荜路蓝缕】蓝缕:破衣服。

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5. 【筚路蓝褛】筚路:柴车;蓝褛: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6. 【荜路蓝蒌】筚路:柴车。

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7. 【弊衣箪食】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8. 【布衣芒屩】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

指平民百姓。9. 【弊衣蔬食】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

指生活俭朴。同“弊衣箪食”。

10. 【褒衣危冠】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

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11. 【粗服乱头】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12. 【麤服乱头】粗劣的衣服,蓬乱的头发。谓不加修饰。

13. 【乘肥衣轻】肥:肥壮的马。衣:穿。

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

形容生活奢侈豪华。14. 【垂拱仰成】垂:衣服下垂;拱:拱手;仰:脸向上。

指垂衣、拱手、仰首,等待成功。比喻坐享其成。

15. 【掣襟露肘】掣:牵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儿就露出来。

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16. 【称身裁衣】称:适合。

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17. 【蝉衫麟带】薄纱制的衣服,有文采的衣带。旧时形容服饰华丽。

18. 【赤身露体】指光着身子,衣不蔽体。也指 *** 全身, *** 衣服。

19. 【称体载衣】称:适合。按照身材剪载衣服。

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20. 【称体裁衣】称:适合。

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21. 【穿靴戴帽】穿着衣服鞋帽的方式或习惯。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的前后硬加进一些例行的政治说教。

22. 【敞胸露怀】敞开衣服,露出胸部。亦形容作风粗野,没有礼貌。

23. 【鹑衣百结】鹑:鹌鹑鸟;结:悬挂连缀。鹌鹑的尾巴短而秃,象打满补丁一样。

形容衣服非常破烂。24. 【麤衣淡饭】粗布衣服,平常饭食。

形容生活俭朴。25. 【鹑衣鹄面】破烂的衣服,瘦削的面形。

形容穷苦落魄之状。26. 【侈衣美食】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

言衣食俱精。27. 【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

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28. 【大红大绿】谓颜色浓艳。

如:她喜爱淡雅,从 *** 大红大绿的衣服。29. 【大寒索裘】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

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30. 【吊拷绷扒】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

31. 【吊拷棚扒】吊:悬挂;拷:拷打;扒:脱掉。把人绳绑吊起,剥去衣服严刑拷打。

32. 【冬月无复衣】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33. 【扼襟控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抓住胸部,控制咽喉。

比喻控制要害的地方。34. 【恶衣薄食】衣:衣服;薄:淡薄;食:事物。

形容生活清苦。35. 【恶衣恶食】恶:粗劣的。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36. 【恶衣粝食】粝:糙米。

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37. 【方巾阔服】方巾:古代秀才戴的方形软帽。方形帽子,宽松的衣服。

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38. 【菲食薄衣】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

形容生活十分俭朴。39. 【返我初服】返:归还;初服:未做官时的衣服。

比喻辞官归隐。40. 【丰衣美食】丰厚的衣服,美味的食品。

41. 【逢衣浅带】逢衣: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读书人的衣服;浅带:宽博的衣带。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42. 【葛巾布袍】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戴葛布头巾穿粗布衣服。

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43. 【葛巾野服】葛巾:用葛布缝制的头巾。

戴葛布头巾,穿乡野粗布衣服。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

44. 【歌扇舞衫】歌扇:唱歌的人所拿的扇子;舞衫:跳舞的人所穿的衣服。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

也指能歌善舞的人。45. 【羔羊素丝】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

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

46. 【缟纻之交】缟纻:缟带和纻衣。缟带指用白色绢制成的大带。

纻衣指用苎麻纤维织成的衣服。指交情笃深。

47. 【汗出浃背】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同“汗流浃背”。48. 【黑貂之裘】用黑貂皮做成的衣服。

指豪华昂贵的衣服。49. 【红飞翠舞】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颜色。

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50. 【侯服玉食】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

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51.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

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52. 【汗流洽背】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

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

3.描写衣服的成语

白衣公卿 白衣卿相 白衣秀士 褒衣博带 褒衣危冠

布衣黔首 布衣蔬食 布衣韦带 彩衣娱亲 乘肥衣轻

鹑衣百结 粗衣淡饭 粗衣粝食 颠倒衣裳 短衣匹马

恶衣恶食 恶衣粝食 菲食薄衣 褐衣不完 褐衣蔬食

解衣卸甲 锦衣玉食 粝食粗衣 绿衣黄里 绿衣使者

靡衣偷食 鲜衣美食 宵衣旰食 腰金衣紫 衣被群生

衣钵相传 衣不蔽体 衣不解带 衣不完采 衣单食薄

衣冠楚楚 衣冠禽兽 衣冠枭獍 衣锦还乡 衣锦荣归

衣锦夜行 衣轻乘肥 衣衫蓝缕 衣裳之会 衣香鬓影

衣绣昼行 赭衣塞路 朱衣点头 朱衣使者 椎髻布衣

4.描写人物服饰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1)高冠博带 【释义】 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

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出处】 《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2)凤冠霞帔 【释义】 指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

也指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出处】 《潇湘雨》(元·杨显之)第四折:“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凤冠儿,解下了这云霞五彩帔肩儿,都送与张家小姐妆台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

【典故】 姑娘在出嫁时何以能打扮得如此高贵,同皇上的“娘娘”并起并坐,享受这等至高无上的荣誉呢?这里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故事:金兀术南侵临安(杭州),康王赵构不敌金兵而弃城南逃。过钱塘,跨曹娥,金兵仍穷追不舍。

康王于是经奉化直奔宁海而来。到西店境内的前金村时,忽见路边有座破庙,庙前晒场的谷箩上坐着一位村姑。

村姑见康王逃来,急中生智,叫康王藏到谷箩里,自己仍若无其事地坐在谷箩上面。当金兵追到问姑娘是否有人路过这里时,村姑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指说,他们向南边逃去了。

金兵信以为真,向南边猛追而去。结果康王躲过了这场杀身之祸。

康王对这位村姑用巧计瞒过金兵,使他绝路逢生,万分感激,当即向姑娘许诺,若有重登皇位之日,她可以“娘娘”的名义,在出嫁时享受坐花轿、戴凤冠、着霞帔的殊荣。不久,康王得救,重归金殿。

他对昔日那位村姑许诺的“金口玉言”铭记在心,于是下旨赐封这位村姑为“娘娘”,在出嫁时可以真正享受凤冠霞帔的特殊荣誉。同时还修建了那座破庙,并亲笔题写为“皇封庙”。

后来乡村姑娘在出嫁时也都纷纷效仿,穿戴起凤冠霞帔。这种风俗遍及浙江各地,这就是人们所美誉的“浙江女子尽封王”的故事。

此习俗流传了800多年,直到解放后才逐渐废止。(3)衣冠辐凑 【释义】 辐凑:车辐凑集于毂上。

达官显贵集聚一处。【出处】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唐·杨炯):“金城北峙,玉关西候,山泽骈罗,衣冠辐凑。”

(4)衣冠云集 【释义】 达官显贵们集聚在一起。【出处】 《玉合记·还玉》(明·梅鼎祚):“丹墀下玉帛星联,绮席上衣冠云集。”

(5)衣冠楚楚(衣裳楚楚、衣冠济楚) 【释义】 衣帽穿戴得很整齐、漂亮。【出处】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6)衣冠济济 【释义】 济济:庄重恭敬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庄重。

【出处】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忠顺》(唐•张昭):“衣冠济济,钟磬洋洋。

令仪克盛,嘉会有章。” (7)短褐不完 【释义】 形容生活贫苦,衣衫破烂。

【出处】 《韩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8)怒发冲冠 【释义】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出处】 《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典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璧玉。

这块璧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和氏璧。不料,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

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

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再说,也找不到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使者,到秦国去交涉这件事。

正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他有勇有谋,可以出使。赵王立即召见,并首先问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换15座城池。

蔺相如说:“秦国强,我们赵国弱,这件事不能不答应。”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肯把15座城给我,那怎么办?” “秦王已经许了愿,如赵国不答应,就理亏了;而赵国如果把璧送给秦王,他却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无理。

两方面比较一下,宁可答应秦王的要求,让他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 就这样,蔺相如带了和氏璧出使秦国。

秦王得知他来后,没有按照正式的礼仪在朝廷上接见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个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召见蔺相如。他接过璧后,非常高兴,看了又看,又递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

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现在又见他只管传看和氏璧,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

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璧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来。

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己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 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璧送归赵国。

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9)作嫁衣裳 【释义】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出处】 唐•秦韬玉《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