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名词由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7

自二战以来,美国郊区扩张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建筑单调、公共设施分散、农业用地萎缩、通勤问题加剧、对汽车的过度依赖等,甚至导致城市与郊区发展失衡和城市税收下降。为解决这些问题,新城市主义理念应运而生,提倡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开发模式。


新城市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打造以公交站点为中心,步行可达的“生活区”,半径通常为四分之一英里或五分钟步行距离。在这个范围内,居民密度增加,每英亩土地可容纳的住宅单元从1个提升到6个。混合住宅与商业、办公、教育等设施于一体,以实现多功能复合,从而优化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新城市主义的设计强调步行友好,采用不规则格网道路,街道狭窄并允许路边停车,步行道宽度保持在1英尺,车速控制在15-20英里/小时,旨在减少车流量和增强社区的可达性。其设计注重简朴和自律,减少草坪和停车空间,车库不突出路面,以维护社区的整洁和有序。


新城市主义在氛围上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倡导步行为主的生活方式,重现二战前小城镇的紧密联系。通过规划社区设施,如学校、商店、公交站和宗教场所,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互动。此外,混合功能的住宅和建筑群,多样化的住宅类型,以及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都体现了新城市主义的核心特点。


新城市主义的另一大特色是其紧密的邻里结构,中心明确,边界清晰,限制在0.4至1.6公里范围内。高密度布局鼓励步行,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精明的交通体系则包括高效铁路网络,鼓励步行或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同时,新城市主义注重可持续性,通过节约资源和本地化生产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新城市主义旨在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策略,旨在打造一个既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尊重传统价值,同时兼顾环境可持续性的理想社区。


扩展资料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新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Peter Calthorpe。 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基于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