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祝语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1. 古人成年寄语文言文

古代文言文励志经典语录集锦 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3)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5)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6)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8)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9)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1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18)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0)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 古人成年寄语文言文

古代文言文励志经典语录集锦

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3)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5)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6)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8)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9)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1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18)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0)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 女子及笄赠言 或用于祝福刚成年女子的古文

笄礼古代嘉礼的一种。

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

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

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

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颂。

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

《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

十有五年而笄。”

一、行礼年龄《周礼》及古代习惯,都是十五岁左右行笄礼,最迟二十岁。二、行礼日期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巳节)。

三、注意问题1)宾、有司、赞者等参礼者由女性担任。行礼地点宜于堂室。

2)加笄:古礼女子笄礼同男子冠礼一样,也有三加、二加等。冠笄盛于盘中,上面蒙以帕,由有司执之。

男子三加分别是巾、帽、幞头,女子也有纷繁的钗冠。四、笄礼的简明操作仪程【准备活动】1 筮日:即确定日期。

2 筮宾、戒宾:即确定参礼人员,并以请帖或各种通讯方法邀请。对于正宾,由父母提前三日(最迟一日)登门邀请。

参礼人员:笄者;主人——一般为笄者的双亲;正宾——有德才的女性长辈;有司1人——为笄者托盘的人;赞者1人——协助正宾行礼,一般为笄者的好友、姊妹;观礼者若干。3 器物陈设:场地、服制、礼器、音乐等。

场地:古时笄礼在“家庙”之中进行,并且在正堂东边还需搭建设施,称为“东房”。【服制】1)采衣:采衣即未行礼之前穿的童子服。

根据冠礼的资料:样式是短褂裤,缁(黑)布为衣,朱红色的锦边。 2)初加:发笄和罗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

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 3)再加:发簪、曲裾深衣。

4)三加:钗冠。正式的大袖长裙礼服,上衣下裳制。

佩绶等饰物。衣服的摆放:按顺序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要加的发饰,由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发笄、发簪、钗笄。

说明: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蕴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尤其是曲裾的),是公认的最能体现汉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饰,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隆重的大袖礼衣则反映了汉族女子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礼器】①醴酒1杯②饭1份③小几一个④席子3张:1张置于场地东侧,用来放置要穿的三套服装。

另2张并列置于场地中央偏西侧,放座垫(是用来跪坐的)。⑤盥1个⑥香炉,香⑦挂图1张⑧观礼者座垫若干。

【音乐】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华夏的礼乐文明是一个整体,礼乐不可分。

【笄礼仪程】1)迎宾: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有司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笄者(沐浴后),换好采衣采履,安坐在东房(更衣间)内等候;音乐演奏开始。2)就位:有严格的顺序。

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就座于观礼位;宾客都落坐后主人才就座于主人位。 3)开礼: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

4)笄者就位: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笄者走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

赞者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5)宾盥:就是正宾洗手做准备。

正宾先起身,主人随后起身相陪。正宾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

相互揖让后主宾与主人各自归位就坐。6)初加:笄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罗帕和发笄,正宾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然后跪坐下(膝盖着席)为笄者梳头加笄,然后起身,回到原位。赞者为笄者象征性地正笄。

笄者起身,宾向笄者作揖祝贺。笄者回到东房,赞者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幅尽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7)一拜:笄者着襦裙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

这是第一次拜。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8)二加: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发钗,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

眉寿万年,永受胡福。”赞着为笄者去发笄。

正宾跪下,为笄者簪上发钗,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笄者象征性地正发钗。

宾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9)二拜:笄者着深衣出来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

这是第二次拜。这次是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10)三加: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钗冠,正宾接过,走到笄。

4. 成人礼誓言文言文版

古人给儿女的成人礼的勉语,作参考: 《示儿长语》[清]潘德舆 ○作人诗七章 作人先立志,志立乃根基。

人无向上志,念念入涂泥。从善天所命,尔毋迷途歧。

念念循善念,大端为顺亲。何不从亲训,而乃从他人?悖德者自思,何以有此身? 顺亲非面貌,反身诚为主。

外顺内悖之,禽兽衣冠伍。魂梦内省来,欺诈速宜去。

诚心顺亲者,作事必识羞。惟恐辱吾亲,戏荡是吾仇。

匪人引货色,断不与交游。 识羞知正路,步步学谨慎。

守身如执玉,保德保性命。一言不敢妄,矧敢有恶行? 谨慎自勤业,读书真读书。

熟读复细思,无处肯模糊。将求古人心,立品与之俱。

凡吾之所言,经传咸已具。古训谁不闻?嗜欲绊乃误。

斩欲始作人,失足悔迟暮。 右诗七章,章章相衔接而下,以首章为提纲,以末章为归宿。

中五章□顺亲,仁也;诚身,信也;识羞,义也;谨慎,礼也;读书,智也。五常具备,万事万物之理,不出乎此矣。

所以不言五常之名目,不依其自然之次序者,以言其理,则名目可不言也。且五常之理,甚大而精,姑言浅近急切之端,以自成其次序耳。

顺亲、诚身,虽非浅近,而小子肯听父母教训,亦为顺亲;肯踏实作事,绝不说谎欺人,亦为诚身,此皆最急之事。识羞、谨慎,皆踏实做工夫处,故即次之。

读书,在作人为余事,乃智之一端,故置之后;然非此不能明理以诚其身,故足与上四者相配而立也。总之,先非立志,则善无原;终非斩欲,则恶不净。

故首、末二章,尤吃紧也。能率首、末二章之意,而中五章,乃一线穿成矣。

以“作人”二字命题,明从此,则为人;不从此,则为禽兽也。欲为人乎?欲为禽兽乎?如之何勿思?孟子曰:“我固有之也,弗思尔矣。”

“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人人有贵于己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9666637者,弗思耳。”故“思”字最要。

思之熟乃能立志耳。程子亦曰: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

一心为善,非立志而何。 知羞能吃苦,踏实自生明(肯吃苦而不寻乐,必是个出色男子)。

理义为真我,《诗》、《书》是后天。 聪明而浮游,非有成之材也。

鲁钝之质而又有浮游之心,吾不知之矣。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尔辈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故视若束缚人之物而苦之也。知其所以当然之故,则不苦之矣。

此非思不可也。口讲耳闻,皆当然者也;学也,学而不思则罔,罔则苦也。

讲日记故事,孝子悌弟,便有思齐之心,方是有才情后生。 肯读书者,远到不信道,为下愚。

只要一个真心,“真心”者,耻也。 先求专诚不欺,再讲余事。

天下无一事能假,天下无一人可欺。不能假而假之,其徒假也──可笑。

不能欺而欺之,其自欺也──可哀。 浑朴如孺子,微细如鸟雀,而不能欺之言色间,况进于此者乎? 孝弟者,人之元气;廉耻者,人之骨干;忠信者,人之心肝,试思此,有一时可无者乎? 经、史,饮食也,所谓“后天”也,亦不可废也。

5. 成人礼的诗句

1、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唐代孟郊的《劝学》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代朱熹的《偶成》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3、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唐代李白的《江南春怀》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

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译文:青春能持续多长时间,春天黄鸟鸣个不停。人在天涯,不知回乡的路在哪里,江湖游荡,白了头发。

身影迟滞在楚关的月下,心却飞往秦塞云中。此身此世特别烂漫,田园也久已荒芜。

眼看又到年终,应该何去何从?高唱长歌谢别金阙。扩展资料:古代冠礼笄礼: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

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

《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对于冠礼非行不可,《礼记》的解释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照这么说,不懂礼义的就不是人了,不行冠礼,则一生难以“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