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西周代殷商的历史典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0

武王伐纣,西周代殷商的历史典故

商朝自成汤建立,经28代传位于商纣王。说起商纣王,相信即使没上过学的人也听说过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暴君,和红颜祸水的“苏妲已”一起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叫:“助纣为虐”。

“商纣王”的“纣”可不是这位暴君真实的名字,而是后来周朝人对他的称呼,也就是“谥号”,“纣”的本意是残暴无道的意思。商纣王史称帝辛,姓子,名受,也不知道是不是周朝人对他太恨之入骨了,叫着叫着就把殷纣王、商纣王这两个名号给叫响了,一直到今天。

“武王伐纣”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便有人问“是什么原因让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两代人接力,一定要灭掉商纣?”

“武王伐纣,西周代殷商”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历史上的一桩迷案?这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是迷案,而是有历史脉络的恩怨所致。这就要从商纣王和周武王的爷爷辈说起!

西周的前身还不叫西岐,而是叫“先周部落”,把这个部落的发扬光大的创始人叫公亶父,也就是周武王的太爷爷,史称“周太王”。公亶父当年做了三个重大决定,不光把先周部落搞得红红火火,还为后来建立周朝打好了完备的基础建设。

第一个决定是让先周部落和实力雄厚的姜氏部落联姻,为自己部落找到了强有力的外援,其他诸侯国谁敢轻易惹先周部落呢?和平的大环境才能有利于自己部落的发展。

虽然解决了其他部落对自己部落的虎视眈眈,但戎狄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野蛮人”,依然是先周部落的心腹大患,怎么办呢?

于是,公亶父很快就有了第二个决定。就是把先周部落从豳迁到西岐,人挪活的道理实践上也真的很成功,戎狄的侵扰大大降低,发展的外部环境彻底改善。

迁到了新地盘,就要有新气象。于是,公亶父很快出台了第三个决定,要求部落人必须改变游牧的习俗,建筑城邑和房屋,还设立官吏,开垦荒地发展农业,把游荡的部落成员变成了固定居民,加强了群众的聚合力,也为军队储备做好了人力准备。

就是这三招,让先周这支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不得不说,在灭商建周这一历史大转折中,绝对不能少了公亶父的一枚功勋章!

公亶父死后,他的儿子,也就是周武王的爷爷——季历继承了部落的王位。季历也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部落领头人,他号召部落族人大面积的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为了对抗周边的戎狄,加强部落的自卫能力,夜以继日地训练军队。

最主要的是,他继承父亲公亶父的遗志,继续与东边的商王朝保持密切的君臣关系,又和商朝的贵族任氏通婚,在对抗戎狄的过程中得到了商王文丁的大力支持。商王文丁,就是商纣王的爷爷。

商周时期,戎狄部落一直是商朝的一大隐患,作为天下共主的商王,历历代代都采取了“以狄制狄”的策略。

季历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也比较争气,连续作战多年,将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一一打败征服。

因此,商王文丁,便将季历封为西伯,让他做了西方诸侯霸主,这就是西伯侯称呼的根源。

但是,季历的个人治理能力和西岐的发展速度都太猛了,远远超出了商王文丁的想象和控制,因为忌惮周的势力,于是文丁就以封赏为名,把季历骗到了商都,不久就给他随便安了个罪名将其杀害了。

季历一死,商周两家的梁子就算彻底结下了。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等到商纣王的父亲帝乙掌管商朝大位的时候,为了缓和商周两方日益加深的矛盾,便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季历的儿子——姬昌,还让姬昌继承了封位,史称西伯姬昌。西伯姬昌成为了商纣王的姑夫,武王姬发和商纣王是姑表兄弟,亲情不可谓不亲。

不得不说,帝乙这一手帝王术玩得真够艺术大师的,商周两家的矛盾终于出现了缓和的势头,姬昌也暂时放下了替父报仇的念头。

让帝乙没想到的是,季历虽然被杀了,联姻也干了,但西岐的壮大之势已不可挡。姬昌在爷爷和父亲打下的基础上,除了继续大力发展农业,训练军队以外,又大范围招揽天下贤才。最有名的当然是文王在渭水之滨,“巧遇”一个钓鱼的老头,经过一番攀谈之后就将其带回丰京,拜为军事主官,就是著名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

帝乙死后,帝辛继位,帝辛就是商纣王。西伯侯姬昌采取的以德治国策略,很快地吸引了一众贤臣良将前来投靠,同时众诸侯也纷纷来投,也引来了商纣王帝辛的注意和忌惮,意识到西岐已经发展到能够威胁自己统治的地步。

绝对不能让部落成为商朝尾大不掉的局面出现,商纣王是怎么做的呢?于是,他效仿起爷爷文丁骗季历来商都的办法,也把姑父姬昌骗到了朝歌囚禁起来。这一年,姬昌82岁。

姬昌被囚禁的地方在哪里呢?离朝歌不算太远的羑里(yǒulǐ),羑里是一个高台,台子高5米、长106米、宽108米,是现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国家监狱。

不得不说商纣王真的很残暴,和他爷爷囚禁姬昌的父亲季历比起来,商纣王做得更过分,他又把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杀死,还用他的肉做成肉饼送给姬昌吃,姬昌明知道是用自己的儿子肉做的,但却强忍着内心的悲愤,装作什么也不知道把肉奠吃了。

对姬昌来说,爷爷被杀的旧恨还未消,儿子被杀的新仇又来了,商周的梁子结得除了分出个你死我亡之外,再无他解!

而纣王呢?他听说姬昌吃了人肉的消息哈哈大笑,于是就放松了对姑父姬昌的警惕。

为了解救姬昌,家人及大臣散宜生向商纣王进献大批美女和珍奇珠宝,商纣王于是借坡下驴,不但把姬昌放了,还赐给他弓矢斧钺,授予他专征大权,让姬昌稳定西方诸侯统治。这一年,姬昌已经是89岁的老人了!

年迈的姬昌返回西岐后,一边假装臣服于商纣王,故意表现出纵情声色、沉迷享乐的样子,令纣王对他放松了警惕。其实,一直不忘商纣王让自己吃儿子肉的奇耻大辱,姬昌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亲自率兵灭了商朝,杀了没有人性的纣王。

可惜的是英雄迟暮,再加上日夜为国事操劳,在回到西岐的第二年不幸病倒,临死前他对姬发说:“儿啊,一定要完成我的遗愿,推翻商纣,杀了他,为你死去的哥哥报仇,为天下百姓除忧。一定要勤于国事 ,不可荒废朝政,有事多和太公商议,不可独断专行。”

对姬发来说,商周的仇恨可不仅仅是父亲告诉他要为哥哥报仇那么简单。太爷爷被商王囚禁而死,父亲被囚禁食子肉的奇耻大辱,哥哥被商纣王斩杀,现在父亲又被气死,不灭殷商、不诛纣王,天理何在?

再说回姬昌,交代完儿子姬发后,又对姜子牙说:“太公你为我西伯侯日夜操劳,辛苦你了。我别无所求,只求你把姬发抚养成人,将来让他有一番作为,完成我的遗志,灭了商朝。”

姜子牙握着周文王的手,两眼含泪,默默点头,对文王说:“西伯侯您放心吧!我一定尽忠尽职,帮助少主共同治理天下,您安心休养吧。”

就这样,西伯侯带着没能亲手灭商并诛杀纣王的终生遗憾,匆匆地闭上了他那疲劳的双眼。

大臣和儿子泪流不止,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悲痛万分。西伯侯姬昌死后,次子姬发继位,就是周武王。登基第二年,在姜子牙的辅佐下,率领精锐之师灭了商,逼得商纣王鹿台自焚,替父亲姬昌完成了心愿:伐纣灭商,建立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