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须拍马:不是你不想,而是你不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

天气:太阳炽烈

汉语的词性分褒义,中性,贬义三种,辨认词性是我们学习汉语的基础学习部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长久以来形成了固定性的思维,不带任何个人主观思考与批判,循规蹈矩的去接受由师者或长辈传授给我们的认知。

溜须拍马:拍马屁,比喻讨好奉承,通常用来形容反面人物。自古以来,我们遵从师者的传道授意,不加思索的接受它为“贬义词”的词性,并时刻警醒自己远离此种作风,生怕他人给自己冠以这个标签。

在职场上,生活里,我们极容易走进不经思考,却喜欢给他人冠上错误标签的谬识。

同事小李最近又升职了,想当然人家是“溜须拍马”得来的。

当翠花最近又搞定了一大客户,认为人家是“溜须拍马”得来的。

      ……

人的心里总是很奇怪。当我们碰到只优于我们少许的人,对他人的成绩,我们总会习惯性的不以为然,总不容易认可人家的能力就是胜自己一筹。我们总认为,是对方比自己会溜须拍马,而抢占了先机。论能力,论资历,论潜力,不管怎么样,好成绩应该是要幸临自己才对。

而当我们碰到比我们牛掰很多的大咖,大V,我们却又是一副膜拜得五体投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

可毕竟大咖离我们还混在底层线上的职场平民来说,那只是诗和远方。如果我们因为某次机缘,与某位大咖有过交谈,或者我们属于同一个社交群,或者在那次他的分享讲座上,你是他的粉丝,这也仅仅是留得了一份饭后谈资而已,或者,在陌生圈子里夸夸其谈,去炫耀的一份素材,用此来掩盖自己皮囊下那满满的焦躁不安。

大咖还是那个大咖,走在越来越优秀的路上。而你,也不会因为意淫着大咖介入了的生活,而有所改变。我们的生活任然没有激起一丝浪花,继续回到那个小我的世界,小心的呵护着自己卑微的自尊,在漫漫长路里,继续迷茫着。

话题还是回到“溜须拍马”上来吧。

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电影剧本里,人们总把“溜须拍马”的形象,打造在 各种猥琐的画面里,如:

“卖国求荣的汉奸”

“刻意讨好君主的奸臣”

“为了拉得一张大单子,献尽了殷勤的公关小姐”

            ……

好似这样的画面才能更贴切的诠释这个形容词的含义,也更好的认证了它贬义词的词性。

这些年,因为固有思维的禁锢与主观能动性的懒惰,我也一度以“溜须拍马”为耻,总认为君子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不要不同于自己的圈子,为了不标新立异,为了维护一种平凡的平衡,即使生活里碰到了某些机遇,我宁愿选择不再去尝试。因为我害怕落于别人以“溜须拍马”的话柄。所以,我渐渐活成了一个极度平凡的自己,不善于沟通;不善于表现;也不会迎合客户,上司,同事,朋友,家人的人。一直以来特立独行,认为这样才可以清晰的划清与“溜须拍马”的界限,认为这才是那个乖孩子本该有的样子。

随着年岁的增长与看到万千世界的炎凉,已过三十而立的我逐渐开始了思考,不再去被动的捡拾别人的思维,不再唯命是从的遵从条条框框。凡事开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于是乎,我想重谈一下自己对“溜须拍马”的个人领悟。一个能玩转“溜须拍马”的人,我是佩服的,不是我不想,而是我能力上的不会。它必须具备如下特点:

1)观察力强,善于思考。

2)情商高,能敏锐的察言观色,感知客户的心里动态,迎合客户的需求,抓到客户的痛点,并能让客户愉悦的成交。(这里的客户,它可以泛指所有人,如客户,同事,朋友,家人)

3)富有情趣,能掌握尺寸。关于一场交流,如果“溜须拍马”火候少了,会起不到作用;多了,则过犹不及,显得不真诚,反而不得人心。

4)富有正面意义的“溜须拍马”,可以让人轻松,愉悦的接受对方提出的观点或者建议,甚至用于指正对方缺点的时候,也显得委婉而又不失想要表达的本意。

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上进,责任性又强,还具备游刃有余的“溜须拍马”能力,和一个利用词性褒贬来逃避着自己先天性能力的不足的人,还美名其曰 “自己不屑于那么做", 你会选择哪一种呢?我敢说,长此以往,前者在事业上会甩上后者几大条街。“溜须拍马”,有如一味润滑剂,合理运用,可以推动事情的圆满达成。何乐而不为?

不带分别心的,恰当的运用“溜须拍马”,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需要时间的经久锤炼,才能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