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感受亚马孙雨林大火的蝴蝶效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亚马逊雨林遭遇连月大火

最近热炒的亚马逊雨林大火,总觉得是万里之遥的远方故事。但是随着全球各路报导的深入,我也变得坐立不安。在香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场雨林大火的“蝴蝶效应”。

西方的媒体开始把亚马逊雨林的大火归咎于中国和香港地区。他们的逻辑是,巴西是世界主要牛肉生产国, 而香港与中国内地从巴西进口的牛肉分别占到巴西总出口的24%和19%,第三位的是埃及,占了11%。这两个大国几乎消耗掉巴西牛肉出口中的一半。

▲巴西牛肉获得中国消费者青睐

虽然西方甩锅中国的做法让我们难以完全接受,但随着人们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越来越变成“食肉动物”是不争的事实。更让我意外的是,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只有750万人口的城市居然占有如此大的进口量。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印度。两年前,这个国家的人口已达13.4亿,直追中国。2018年4月中印首脑在武汉举行了非正式会晤,印度总理穆迪还在向中国推销其农产品。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额高达955亿美元,但印度对华存在着500多亿美元的逆差。

据报导,印度今年将向中国出口优质农产品,以缩小贸易逆差。印度之所以能这么做, 一是印度的两次农业“绿色革命”取得了成功,基本解决了自给自足的问题;二是印度80%的人口是印度教徒,是典型的素食主义者,既不需要那么多的牧场,也不需要养牛的饲料—豆粕。

2010年4月,我被派往巴西采访金砖国家峰会。由于当年冰岛爆发了严重的火山喷发事件,整个欧洲上空笼罩在火山灰之中,从欧洲中转回国的飞机不能按时起飞。滞留在巴西的我与朋友一道飞往亚马逊河采访。

那天从圣保罗出发,到达亚马逊流域的最大城市马瑙斯,已是下午时分。因天空下着大雨,眼前的亚马逊河只是远远望不到边的混浊,多少有点失望。

第二天一大早,骄阳似火,平生第一次来到赤道附近,真正感受到了太阳的眷顾与热烈。 眼前的亚马逊河像被施了魔法,与第一天见到的亚马逊判若两“河”。 我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这哪里是河,分明是海!

▲美丽辽阔的亚马逊河

在互联网时代,眼见为实变得如此便捷,但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未必就有真相。 如果我当天离开亚马逊的话,我想我对它的认识只停留于混浊,但第二天见到的亚马逊完全改变了我对它的认识,体会到了它的美、它的奔放、它的宽阔及它对万物的包容。

在巴西的 旅游 市场上,见得最多的是蝴蝶的标本。五颜六色的花蝴蝶栩栩如生,尽管它们的生命已经停止,但这些标本承载着亚马逊细微之处的美及生物的多样性。印第安人的部落时不时从我的眼前掠过,漂浮在水中的大树,将亚马逊的原始与狂野呈现在我的面前。

一位在巴西工作多年的朋友告诉我,马瑙斯市所在的区域只是亚马逊的支流,越往下就越宽。每年阿拉伯国家要与巴西打口水战。由于亚马逊河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占了人类的五分之一,巨大的水量每天都流向茫茫的大西洋,在入海口150公里的范围内都是淡水区。亚马逊的流速比长江快出7倍之多,一些河段宽度超过12公里。

亚马逊河与长江完全不同,没有大堤之说。河流随着枯水季和丰水季自然涨落,两季的最大落差高达18米。随着丰水季节的到来,水面自然铺开,防洪排涝在巴西的辞典中很难找到。阿拉伯国家偷偷地在入海口装上淡水运回国,这比当地的海水淡化成本要低不少。 此举引起巴西的不满,毕竟这里属于巴西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有侵犯巴西经济利益之嫌。

听巴西当地人介绍,巴西的主要作物原来是咖啡、玉米等,后来在日本人帮助下,巴西研制了能在热带生长、且产量不错的16个大豆品种。从此,大豆的种植成为巴西的主要农产品。 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中国也把眼睛转向巴西。据说,巴西的大豆生产也主要由美国资本控制。

▲巴西农民收获大豆

南美的春天正在到来,一年一度的春耕即将开始。据美国有线电视网报导,农民们放火烧地是这里多年的耕作习惯,“以便新作物和牲畜能够更好地生存”。而今年的大火则变成了国际性事件,甚至演变成了国际性危机,不得不动用两次首脑会议来解决。

一次是刚刚在法国闭幕的七国首脑会议;另一次则是即将于9月6日在哥伦比亚召开的首脑会议,与亚马逊大火直接相关的国家将共同讨论扑灭这场大火的对策。 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已经下令,从8月29日开始,在60天内禁止焚烧土地。

巴西(BRASIL)的国名是外来词,意指红木。大量的红木从这里运回欧洲,做成了各种家具。产红木(BRASIL)的地方也就变成了地名。

这就像中国(CHINA)的英文叫法一样,除了源于秦朝(CHIN)的说法之外,还有一种解释:中国的瓷器源源不断不断地运往欧洲,成为欧洲贵族争相收藏的奢侈品。而瓷器来自昌南(CHINA,后被赐名景德镇),CHINA从此传开。

究竟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于真相,学界仍见仁见智。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和巴西,一个产瓷器,一个产红木,这对于当年的欧洲贵族来说,拥有这些还是值得炫耀的 时尚 。

2010年4月,巴西成了第一个举办金砖五国峰会的国家。那是继2009年叶卡捷琳堡第一次四国峰会之后,正式邀请南非加盟。由2001年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提出的“金砖国家(BRIC)概念,正式变成了国际舞台上的 金砖五国(BRICS)定期会晤机制,成为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一大标志 。在巴西采访期间,处处强烈感受到巴西人对加入金砖机制的自豪。

巴西地大物博,面积(851万平方公里)与人口(2.15亿)均居世界第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陷入了“资源诅咒”。巴西的国旗是三色旗,蓝色则代表着蔚蓝的天空,绿色代表着森林(巴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0%以上),而黄色则代表着矿产。

▲巴西总统博索纳罗

▲巴西狂欢节

巴西的土壤呈酸性,整个国家的女性比例占多,男女比例大约是97比103,许多家庭都发生“中年危机”,重组家庭十分普遍,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成长极为不利,许多学生辍学,犯罪率居高不下。

跟巴西人约会,准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快乐,“只有快乐的时候才是相见的最佳时刻”,至少要喝上几杯咖啡才算刺激。与巴西人聊天,绝对不要表现出迷茫,否则他们会滔滔不绝,直到你有了满意的答案。巴西人是“月光族”,沙滩、美女、比基尼是巴西风景照的标配。生命的狂欢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人常讲乐极生悲,这在近年的巴西得到了印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但是至今还在陷阱之中而无法自拔。 1985年巴西结束了军人执政,从此进入了所谓民主时代。但不成熟的民主体制也让巴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卢拉执政期间(2003年至2010年底),巴西人算是享受到了难得的好时光。卢拉放弃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大力增加出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教育、就业、住房、贫富悬殊等问题,对华也十分友好。

▲巴西前总统卢拉2017年被捕,但他的支持者2018年仍希望他参与大选

2011年执政的罗塞夫运气不再。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发酵,石油和铁矿石的价格迅速走低,为了满足高福利而不得不强征高税率,导致大量外资抽逃,工厂倒闭。2014年,巴西GDP增长为-3.5%。这一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0.4%,主权评级为BB,沦为垃圾级。雷亚尔在其后的一年半时间里跌幅高达70%。巴西的基准利率达14.25%。

金砖之父奥尼尔指出,如果未来几年巴西没有起色的话,2020年将被踢出“金砖国家”。

巴西的乱象令人揪心,金砖失色。主要原因是,这些年来巴西选票与福利制度挂钩,退休金标准过高,过去10年,巴西退休金金额增长了近90%,政府开支不堪重负。工会的力量过于强大,极大抑制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在市场经济不发达、民主和法制不完善的国家, 民粹主义更像一个炸药,要么产生暴君,要么出现暴乱。

▲里约热内卢的奥运村内有些房间连装修都没弄好

让中国人感到意外的是,巴西对中国人没有想象的热情。特别在中国人喜爱的排球比赛中,还不时出现对中国队的嘘声。其实许多人不明白的是,巴西的日本裔很多,在当年中日关系紧张的时刻,这些人不可能站在中国队一边。

据史料记载,巴西19世纪末曾与清政府谈判,计划移民100万人到巴西从事农业生产。但大清帝国的官员回答道,“华人入海,非盗则奸”。后来,这位官员到了日本,于是 1895年签订了《日巴通商友好条约》,分三次大规模移民,一共去了20多万人。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繁衍,加上重视教育,日本人早已从农奴变成了中产阶级,现在人数已经达到170多万人 。有些人进入了巴西内阁,多名议员也是日本裔。

在万众瞩目的时刻,巴西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丑。罗塞夫总统被停职,由代理总统特梅尔主持奥运会开幕式。面对经济的萧条和 社会 治安状况的持续恶化,经过这几年的折腾,巴西人厌倦了政坛的贪污腐败,厌倦了党争,厌倦了官员们的陈词滥调,反传统、反精英成为2018年大选的主色调。

正像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巴西民众虽不明白自己赞成什么,但很清楚自己反对什么,希望政坛出现新面孔,为巴西带来新变革、新气象 。

2018年博索纳罗的当选,标志着巴西左翼政治时代的结束,开启了巴西右翼的新时代。博索纳罗有“巴西特朗普”之称,不仅因为博索纳罗提出了“巴西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而且在个人社交网页中,毫不掩饰自己对特朗普的崇拜。

▲博索纳罗访问美国时向特朗普赠送球衣

博索纳罗支持国家干预和控制一些战略性企业,特别涉及到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电力公司等国有企业。军人出身的他更加强调民族主义,他甚至扬言,必要时可实行军管,此话不仅没有引反感,反而赢得了许多巴西人的掌声。

巴西是拉美政治的风向标,曾是拉美左翼运动的一面旗帜,长期与美国关系不和。而在博索纳罗的领导之下,这一切正在改变。2018年11月,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与博索纳罗会面,两人就贸易和安全合作进行了讨论。博尔顿称赞 “博索纳罗是一位志同道合的领导人”。

在贸易问题上,博与特朗普一样,持反全球化的立场。在中东问题上,支持以色列把首都迁往耶鲁撒冷。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认为环保主义者阻碍巴西的雨林开发。在种族问题上,对女性多有歧视。2015年他曾对一个女议员说,“你长着太丑,没有强奸你的欲望”,引起舆论大哗。

围绕亚马逊雨林大火,他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爆发了一场口水仗。七国集团首脑会议的东道主竭力主张把亚马逊大火作为峰会的议题,引起了博索纳罗的反感。

就像去年巴西国家博物馆的一场大火,虽然毁掉了大部分藏品,但美洲祖母“露西亚”(距今1.1万年的头骨化石)却逃过一劫。这是否在冥冥之中警告巴西,不要忘记我们从哪里来,又将把我们引向何方?

(注:转自公号“公评世界 ”。本文作者周德武为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