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成为“正确”的妈妈,看见真实的自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2
这个世界给妈妈们戴了太多“正确”的帽子,想摘都摘不掉。

“妈妈”这个身份充满了生理层面和 社会 文化层面的惯性。在这种“集体无意识”中,所有人都默认在成为“妈妈”的那一刻,无论什么样的女人都会突然获得神力,变身超人。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只要妈妈们自己才知道。

一个孩子的诞生,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变化,而最近距离承受这些变化的,是妈妈。

身体上的种种不适、严重的睡眠不足、面对新生儿的茫然无措,很轻易地把妈妈们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时候,如果身边的亲人们提供不了有效的帮助,反而指责新手妈妈“为什么这点小事都干不好?”、“女人不是生来就会这些?”、“别人怎么都可以?”,那大体只会产生两种结果:顺从“集体无意识”的女人们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厌弃的情绪之中,而不顺从的那部分得出了“不婚不育保平安”的结论。

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和网络上愈演愈烈的性别对立遥相呼应,成就的就是如今结婚率与生育率的逐年下降。

“在帮助别人前,请自己先戴好氧气面罩”,这不仅仅是飞机的安全须知,也是女人们应该知晓的安全知识。

当传统认知设定了种种在母亲这个角色上应有的内容和标准时,女生们完全可以对它们Say No。

都是普通人,妈妈怎么就不能有自己的爱好,怎么就必须在一地鸡毛中保持心平气和?

妈妈只有理解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在“成为妈妈,成为自己”的这条路上坚定地走出自己的节奏。

“成为好妈妈”是一个艰难的课题,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没有谁天生就知道怎么当妈妈。

所以在妈妈们真的无法兼顾事业和家庭时、真的忍不住发脾气时、真的想要追求自己的人生时,请不要苛责自己。女人应该对自己好一些,学着理解自己、接受自己和表达自己。

无论发生什么,记得在为孩子做点儿什么之前先为自己做点儿什么。放松下来,一点一点去做,不要想着一步迈到终点,你就会离“成为好妈妈”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经营好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 健康 快乐的孩子,并不比经营好一家公司容易。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同样的道理,家庭的建设也不能指望妈妈一个人来挑大梁。

妈妈的角色应该是家庭的CEO。

一个优秀的CEO不是身负重任,包揽所有责任,而应该负责统筹、协调,调动一切资源让事情变得有效。

家庭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例如爸爸的消失,隔代教育的矛盾,大多是因为CEO没有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反而越俎代庖的去干一线员工的事所导致的。

员工在上岗前需要培训,“爸爸”和“姥姥”这些角色也不例外。

男性不需要切身参与怀孕、生产和哺乳这一系列的过程,因此在参与 育儿 ,成为爸爸这一任务上就必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遭遇更多的障碍。

妈妈们在爸爸上岗之初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帮助,而不是仗着“母亲”天然的优势去嫌弃爸爸们的笨手笨脚。一边抱怨爸爸没有存在感,一边又不耐烦地推开他们想要帮忙的手,是最无效的做法。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放下对彼此的成见,像合作者那样去沟通,去共同进步,才能打造 健康 的,流动的家庭关系。

隔代教育的问题同样如此。

有些老一辈的父母没有及时转变角色,没有意识到“我是来帮你照顾孩子的,是来帮你成为一个好妈妈的”。他们带着主人翁的姿态进入孩子们的生活中,就像空降到公司的老员工,仗着经验丰富,试图抢夺CEO的权利。他们误以为自己的工作是:“我养大了你,现在我再来养大另外一个”。

这时候CEO最该做的是认真沟通,帮助老人们认识到自己所在的岗位和职责。

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会有争吵,会有矛盾,也会有妥协。但只要妈妈们坚持履行CEO的职责,坚持沟通,坚持解决问题,家庭最终会达到一种平衡。

至于孩子,根本不需要担心这个碰撞的过程会对他们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孩子从来不需要一个“无菌”的,“大一统”的世界。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有事情可以沟通,有矛盾可以处理,不会被轻易要求站队的养育环境。这种复杂的环境有助于他们更早成为一个有思辨能力,有边界意识的人。

当妈妈那么难,做不好再正常不过。希望每一个妈妈都对自己更温柔一点,更耐心一点。

也希望每一个妈妈都更聪明一点,抓住成为CEO的机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打造一个 健康 、幸福的家庭,也给自己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