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2007年 经济学院整体搬迁至复星—泛海楼办公。
2007年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被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及产业经济学2个二级应用经济学科保持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6年 经济学院复星—泛海楼举行落成典礼。
2004年 经济学院复星—泛海楼举行奠基仪式。
2002年 保险系成立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2年 经济系内新设人口学专业,蒋家俊、洪远朋、尹伯成、李慧中和袁志刚等先后任经济系主任。
2001年 金融研究院成立,相对独立运作,挂靠到经济学院。
2001年 在经济系增设工业经济专业,后与数学系部分教师合作,成立经济管理系(管理学前身)。
2001年 公共经济学系成立。
2001年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重组,挂靠到经济学院。
2000年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以原“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所”为基础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共建而成,同年10月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992年 在国际金融专业基础上成立国际金融系。陈伟恕、胡庆康等先后任主任。
1985年 根据中联部和教育部指示,组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所前身)。余开祥、江泽宏、郑励志、林进成和甘当善等先后任所长。
1985年 并系建院,经济学院正式成立。
1984年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洪文达、伍柏麟、陆德明和石磊等先后任主任。
1952年 全国院系调整,由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安徽大学、震旦大学、上海学院以及前已并入的大夏大学、英士大学等9校经济学系合并组成新经济学系。
1928年 系科改组,经济学系隶属于法学院(商科改组为商学院,下有银行金融系、工商管理系)。经济研究所前身是复旦商科研究所,1944年创立于重庆,1947年商科研究所迁往上海后,改名为经济研究所,隶属于法学院经济系。经济研究所以培养研究生为宗旨,分为经济理论专业、经济史专业、财政金融专业和经济统计专业。李炳焕和许涤新等先后任所长。
1922年 创建复旦大学经济系(理论经济学学科)。
1917年 创设复旦大学商科(应用经济学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