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12-13
家庭的环境很重要,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了解到自己可以得到什么,但不是司空见惯的那样讲大道理,从孩子真正的兴趣入手,将它作为突破口,从而散发到其它的上面。比如外国小孩不少从小就对销售感兴趣,家长会将自己的丰富非人生阅历充分利用,积极和孩子一道探索,从而引发孩子学习和这有关的一切有用的知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事物又是联系着的,所以不用担心他们不会对其它的不感兴趣。另外家长应该抽出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即使发现问题,即使解决,即使探讨。
让他多参加兴趣班啊,如书法,音乐,绘画,弹琴...
你还得多和孩子经常沟通,你得经常带孩子出去,一定要牵手。
第2个回答  2018-09-17
首先我们先确定下概念,假定提问者所指的学习是狭义的书本学习。
1、要让孩子健健康康的,加强体育锻炼,身体好了才是爱上学习前提;
2、要让孩子开开心心的,不开心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
3、根据孩子成绩水平,设定奖励机制,小小的进步都有奖励呦;
4、即使成绩不好也不要批评,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对原因并鼓励孩子改正也是进步;
5、不要把学习成绩看得太重,欲速则不达,要有耐心;
6、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创造出学习环境,看着经常看书学习的家长,孩子会模仿的。
第3个回答  2020-04-30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效率是最重要的过程,成绩是最后的结果。比如:通过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引导孩子看三国演义原著;通过看电视百家讲坛引导孩子看史记、庄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书籍,自然就促进了文言文的学习和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
2.博览群书精益求精

知识是互动的,触类旁通。特别是英语、语文、历史是一个长期积累提高的过程,让孩子看更多的书以增加知识宽度和深度,做到积累提高,先博而后精。3.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孩子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暴跳如雷,甚至打孩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次考试后不是只看孩子多少分,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回忆做题的过程、思路,找到错题的原因。4.发挥孩子的特长: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也都会做好学生,只是平时我们要注意发现孩子的特长。只要我们注意发挥优势,重点解决弱项,相信孩子一定会扬起学习的风帆,掌握更多的知识。
第4个回答  2019-01-11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大于一切。最好您自己和家人也有阅读和学习的习惯,让孩子有学习的氛围,并且觉得,获得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而不单单是考试成绩有多高。家庭的环境很重要,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了解到自己可以得到什么,但不是司空见惯的那样讲大道理,从孩子真正的兴趣入手,将它作为突破口,从而散发到其它的上面。比如外国小孩不少从小就对销售感兴趣,家长会将自己的丰富非人生阅历充分利用,积极和孩子一道探索,从而引发孩子学习和这有关的一切有用的知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事物又是联系着的,所以不用担心他们不会对其它的不感兴趣。另外家长应该抽出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即使发现问题,即使解决,即使探讨。 让他多参加兴趣班啊,如书法,音乐,绘画,弹琴... 你还得多和孩子经常沟通,你得经常带孩子出去,一定要牵手。
第5个回答  2019-07-26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极大,教育得当能促进孩子成长、成才;教育不当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前途。而好的家庭方式也能让孩子更喜欢你。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孩子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4、教导孩子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5、鼓励孩子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6、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7、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8、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9、激发孩子内在的艺术天分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扎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10、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11、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2、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著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回答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