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采茨的人物经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7

3岁的采茨与母亲裘丽琳
1959年告别父母来到香港、澳门读中学1966年赴欧洲留学,工作
1978年8月16日回国参加父亲的追悼会
20世纪70年代末回香港,先后担任丰田汽车担任市场公关经理,“丽的电视台”出版、宣传和推广总监
1980年结识丈夫黄浩义,育女黄咏煜和子黄敬轩 20世纪40年代中叶,上海长乐路上闹中取静的一幢小洋房里,居住着梨园大师周信芳和妻子裘丽琳。这里是文人墨客的宝地,是戏里戏外的才子佳人的乐园。
1946年,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周公馆往日的宁静,周家的四小姐从天而降,为这个和睦美满的家庭锦上添花。那年周信芳已逾知天命的年龄,老来得女,自是宝贝得难以形容,他为这个最小的女儿取了一个极富诗画意境的名字:“采茨”。
周采茨生得逢时,她的少年时光,恰恰是周家最安康的一段日子。解放后,周信芳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等公职,母亲裘丽琳专心在家相夫教子,周采茨是六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独得父亲的宠爱,礼拜天跟着他坐车出去吃点心,逛书店,过着“中菜吃新亚,西菜吃沙利文”的日子。外面世界唯一的风雨,不过是学校的大字报贴出来,讥讽周采茨坐小汽车上学,浪费国家资源。“那我就不坐好了,没什么。同学都说我没脾气,生气就嘟起嘴跑开。”
时光流转。如今,周采茨静静地坐在记者面前,身穿黑色丝袍,略施淡妆,雍容华贵,一如人们心中固有的闺秀形象,却又在眉宇间、谈吐中多了些许干练与果断。周采茨五彩斑斓的人生已让她不必时时附丽于声名卓著的家族,可她热爱自己作为周家后人的这个特殊身份。周采茨说,自己像极了母亲,这种相像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学来的,
每当周采茨惦念起自己的父母,总会翻起那些半个多世纪前的老照片,时而莞尔一笑,时而紧蹙眉头……整整一个甲子,总说人生如戏,周家坎坷曲折的经历不正是一场戏吗?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非常惊奇,我的生活方式、我的品位简直和我母亲的一模一样。每当我看着自己设计的房子,就感到满是母亲的背影……当然,我姆妈比我伽(能干)得多了。我根本没伊介来赛(能干)……”冷不丁爆出的一口纯正老式上海话,仿佛在提醒记者,西化的周采茨依是不折不扣的“上海女儿”。 整整10年的西漂流浪生活让周采茨萌生了归家的念头,在离开英国之前,她认认真真地在一艘船上打了大半年的工,也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夏天去,夏天来,周采茨再一次踏上了香港的土地,只是这一次香港不再伤悲……
20世纪70年代,被美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经济水涨船高,周采茨如鱼得水,事业开始起步。“那时,和我一起应聘的都是香港的大学毕业生,但他们没有一个英文比我好,而我的中文底子又非常扎实,这是我们那代人的优势所在。”曾经因英语差劲而复读的周采茨经过十余年的漂泊岁月,英语水平提升不少,很快在一间洋行的市场部谋得了职位,之后又跳槽到丰田汽车担任市场公关经理,认识了一票商圈的好朋友,这些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都非常赏识这位后起之秀。
不久之后,她又神通广大地进入了“丽的电视台”,担任出版、宣传和推广总监一职,“那时我已经做到高层8个人中的一分子了。”周采茨意犹未尽地说道,当年,香港有一档家喻户晓的“选秀节目”——亚洲歌唱比赛,那个周末正是决赛,周采茨周一上班时,老板就把她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让她着力栽培第三名选手张国荣。于是,采茨立刻拉起了一支20人的宣传包装队伍,一手将张国荣从默默无闻的歌手捧上了天王的宝座,让周采茨“茨姑”的名号在香港媒体和狗仔间不胫而走。
“我从我父母那儿继承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们那浪漫、正气的爱情观。”周采茨的爱情也是冲破重重阻隔,终于厮守一生,仿佛童话一样美妙。1980年,周采茨管辖下的香港话剧团正在排演《日出》,抱着年轻人演老角会很有趣的心态,周采茨向导演申请顾八奶奶一角,“我觉得顾八奶奶是个很可爱的角色,我不太喜欢陈白露。况且,以我的身材演陈白露也不可能。”就这样,她结识了相濡以沫至今的丈夫黄浩义。
有趣的是,黄浩义正是与周采茨演对手戏的胡四一角的扮演者。不谙粤语的采茨被台词折磨得苦不堪言,于是演广播剧出身的黄浩义一句句耐心纠正她的发音,就在这一来一去的教学中,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或许是冥冥中的因缘巧合,戏里的胡四可能要比顾八奶奶小上15岁,而现实里的舞台剧演员黄浩义也要比周家“四小姐”小上10岁,可是这个小男生竟义无反顾地追起了采茨,如同当年裘丽琳与周信芳的结合一样,这对有情人认识了一个多月后开始拍拖,拍拖了十天后立马闪婚。 2003年的末尾,离开上海40年的周采茨终于回到了故乡。2003年12月31日,她和丈夫浩义、儿子Dashiell、女儿Charlotte在长乐路的新居里除旧迎新。无独有偶,周采茨购置的房产就坐落在父亲周信芳的故居不远处。生在长乐路、长在长乐路,如今周家“四小姐”又回到了自己梦开始的地方。
“回家”的周采茨心甘情愿地享受着做母亲的快乐,8岁起就在英国寄宿制学校读书的儿子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身边,让采茨既高兴也满是担忧。由于儿子从小就在英国长大,自己又承诺过在孩提时代不会逼迫儿子学中文,周采茨起初害怕儿子很难适应与他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东方生活。儿子刚到上海时,采茨就不无担心地问他,你一个汉字都不识,这可怎么办呀?当时,Dashiell手边正巧放着一盒纸巾,他就兴冲冲地指着纸盒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念道“五月花”,引得全家人捧腹大笑。或许是遗传了父母执著、认真的性格,Dashiell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久而久之还学会了和出租车司机讨价还价,“30元开到复旦,去不去?”这则趣闻也让周采茨欣喜不已。
2003年,儿子Dashiell参加了高考,他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系。“他在大学里用中文排演《雷雨》的剧本、用中文撰写毕业论文,看到他能那么用心学中文,我比谁都高兴,”周采茨笑逐颜开地说道,“他是上戏有史以来唯一的留学生,之前没有,现在没有,之后也暂时没有。”
除了对自己两个孩子百般呵护,周采茨更是对从小就缺少母爱的侄女周佳纳宠爱有加,谈到这个宝贝侄女时毫不掩饰自己对她的喜爱:“其实我们一家人都特别宠她,不仅仅因为佳纳母亲走得早,她本身的个性也很讨人喜欢。”周采茨坦言,尽管周佳纳从小是受西方教育长大的,但是她身上却秉承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气质特征,尤其是那种“嗲溜溜”的味道,就是典型的老上海女孩子特有的讨人喜欢的黏劲,就算你是块石头也被她“嗲”化了。对于侄女此前和基努·里维斯在法国爆出的“绯闻”,周采茨也是欣喜大于担忧,她表示这是未婚男女的正常交往:“周佳纳是个漂亮女孩,至今未婚,基努·里维斯现在也是单身,两个单身男女相爱天经地义,怎么能说成‘绯闻’呢?”
如今,周采茨从长乐路移居到了西郊的别墅,享受着半隐居的天伦之乐,但目睹着儿女们个个事业有成,自己不禁也有些心痒,笑称自己心里迫切地想外出“打工”。但对于周采茨而言,她还有一个尚未实现的梦想,那就是将黄浩义依据父母裘丽琳和周信芳之间的爱情故事而写就的32集电视剧剧本《戏子佳人》搬上荧屏,“我先生的剧本,每一个环节都扣在一起的,如果拆了一环情节前面的剧情就会跟着散架。不能改动剧本这也让许多合作单位感到为难,因此我们现在的洽谈都在一定程度上搁浅了。”周采茨不无遗憾地表示,不过令她欣慰的是,不久前,黄浩义的剧本在香港先期出版了,这也是中国电视剧史上别开生面的创举,“现在已经没有关系了,我先生已经历史性地把电视写上了文学的舞台,观众看过剧本,又对《戏子佳人》充满期待的话,这也让我们对拍摄完全版的《戏子佳人》充满信心。或许,这也是我作为子女对父母最好的纪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