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背后的味道》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四讲观后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古诗词,我们常常有一种似懂非懂、冷僻生疏的感觉。这是因为,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他的时代,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结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人已经难以设身处地的感知作者的情感。于是我们往往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浮于表面、浅尝辄止,就更加读不出作品应有的深意。然而,这却是学习语文的魅力所在,一位掌握了阅读“金钥匙”的人,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怀。一部流传千古的佳作,它有时像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有时又像是神秘美丽的花园,让人浮想联翩。不同的解读,便有着不同的味道。那么,打开语文魅力之门的“金钥匙”到底在哪里呢?如何学习语文才能知其“味道”呢?

      经常有人说,读古诗有什么味道?佶屈聱牙,半懂不懂;冷僻生疏,半通不通。从面上看,像是这么回事儿。但仔细一琢磨,这样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陆游的《游山西村》,如果只是从题材的角度看,都应该算是记游诗吧。但是,当我们把这两首记游诗放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有趣的现象就发生了。

        我们先来看看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庐山。那么,如果我们还原一下常态,到了庐山,苏轼可能会写些什么呢?

      第一,可能会写一写庐山的水吧。比如,李白游庐山,就专门写了水的。那就是传扬千年、家喻户晓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一句,写瀑布的背景;第二句,写瀑布的静态;第三句,写瀑布的动态;第四句,写瀑布的联想。面对大自然神秘的伟力,我们只有惊叹,只有敬畏。

      第二,可能会写一写庐山的峰吧。庐山有不少著名的山峰,李白还写过一首《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仰望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登上五老峰,九江秀色可揽结。也难怪,李白要在五老峰的云松间隐居了。

        第三,可能会写一写庐山的云吧。同样是唐代诗人,孙鲂就写过一首有关庐山云雾的诗,《湖上望庐山》:

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让诗人再回首的,不仅仅是青翠为色、崔嵬为形的庐山,更是缭绕弥漫、不许全见的庐山云雾。

      庐山的水,庐山的峰,庐山的云,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风景。因此,苏轼写庐山,写景的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

      第一,庐山是风景名胜、中华名山,最值得写的当然是景;第二,之前确有大量诗人、大量诗作在写庐山的景,尽管角度和构思不同;第三,苏轼此番前来庐山,当然也是来赏景的。

      那么,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不是这样写庐山的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貌似写景,写山景。但是,读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就恍然大悟,这哪里是在写山、写景啊?这是在写心、写悟啊!这分明写的是自己的心灵觉悟。

      如果,这真是一首写景的记游诗,那第一句就有问题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想啊,只要是在崇山峻岭,哪儿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去泰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去黄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去昆仑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去喜马拉雅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所以,如果真是写景,那这两句根本就没有写出庐山风景的个性特征。但我们会不会因此说,这首诗写得很平庸、写得不够好呢?当然不会!为什么?因为东坡之意不在山、不在景,在自己的心灵觉悟。

      这里写景,不过是为诗人的写悟创造一种缘由、提供一种缘起。说白了,头两句写的就不是景,写的是悟的一种可视可听的意象、诗境,这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叫“以境显理”。就是我不直接说理,但我通过呈现一个非常形象、非常典型具体的诗境把这个理直观地表现出来。

      后两句呢,干脆就直接点出自己的觉悟来。为什么无法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我陷在整座山之中。这叫自问自答,自问自悟。整首诗,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写的都是自己的悟。这样写庐山,就翻出了新意。

        我们说写诗要做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苏轼游庐山,见人所共见,但是却发人所未发,这是他厉害的地方。他让我们看见了一座不一样的庐山,那不是自然的庐山,而是心灵的庐山。从某种意义上讲,那是苏轼的庐山。

        那么,苏轼为什么要这样写庐山呢?苏轼写出了独一无二的千古名篇《题西林壁》,这其中暗含了哪些因缘呢?

一、品读苏轼

      假想苏轼十年前游庐山会不会写出这样的诗呢?假如十年后重游庐山他还有没有可能写出像《题西林壁》这样的诗来呢,这个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什么原因。因为要写成一首诗,其实需要各种条件的同时具备。所有的条件都在。而且都必须在这个当下,在这个时刻,那么这首诗才有可能应运而生,这叫因缘具足,诗能诞生。

      1.庐山的景色

      苏轼写《题西林壁》这首诗到底具备了哪些因缘,第一个缘毫无疑问,当然是庐山。因为他到的是庐山,看的是庐山,他面对的那个境是庐山。因为有这个境,对境起心,他才会动了那个心念,才会有那样一种心灵的觉悟,如果他到的不是山,比如说他到的是杭州西湖。那么它有没有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来呢,没有可能,所以这是第一个缘。

      2.特殊的经历

      但是不是光有这个缘就可以了呢,显然不够。第二个缘,就是那段特殊的经历。那么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因为他首先是贬官到黄州,又从黄州被贬迁到汝州。那么因为又被贬到了汝州。他是途经九江,顺道去游了一下庐山,据说他在庐山大概呆了十多天,为庐山写了十多首诗,《题西林壁》是他为庐山写下的一首诗。那为什么说这段时间是他生命的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和体验呢,因为。元丰二年。那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稍微懂一点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因为那一年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什么叫乌台诗案,就那时候有人告苏轼说他写了很多诗文污蔑朝廷,结果被御史台拿下,关在御史台的监狱。苏轼的自我判断是,估计麻烦了,可能性命不一定保得住,所以他在狱中为自己甚至准备了青金丹,这万一有一个不行,先自我了断。后来被放了贬官黄州,还附上了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不许签署公文,第二个条件不许擅自离开黄州,那就是说,人生没有自由和权利。本来他是做湖州知府,经历过这样一段大起大落,人生经历的苏轼差一点丢了性命,在生死之际,总算峰回路转。那么当他面对庐山,面对这样的景致和状况的时候,他会不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新的感悟,有一些新的感触呢,所以他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的背后,有没有对自己这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的反思,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困惑和迷茫呢,这个得自己去体会,这是第二个缘。那一段特殊的经历。

      3.特殊的政治背景

      是不是有了庐山这个缘,有了特殊体验和经历,这首诗就一定能够写出来呢,还不够,我们来看看第三个缘:那段特殊的政治“王安石变法”。初衷是好的,但在推行的过程中有弊端,而且有些弊端还相当严重,苏轼觉得这个新法有问题想提提意见。苏轼是一个有良知,有担当,有责任的士大夫。所以他看到新法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社稷民生,不利于老百姓的生活,他当然要说。他想告诉当政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言下之意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觉得这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有人可能觉得这样解读师是不是太现实了一点,太功利了一点,我们这样看,苏轼这样的诗,这样士大夫的性格只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奥妙所在。

      4.西林寺:佛教的场所

      第四个缘,那就是当时他在什么地方,他在西林寺,庐山有两座著名的寺庙,还有一座叫东林寺。两座寺庙都是千年古刹。苏轼通儒释道三家,他有非常深厚的儒学修养,它有很深的禅定的功夫,苏轼的佛学境界其实蛮高的,看一看他写过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叫《观潮》

这哪是观潮啊,这是观心!他观的是自己的心,而且这个新的境界很高。修行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叫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重境界叫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到了第三重境界,叫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那么,苏轼的这首诗,其实已经到了禅宗的第三重境界。特殊的场合特殊的氛围写下了这首应景的诗。

        这四个都是外在客观原因,关键因素是什么呢?因为的因,这个因是他内在的这个因就是苏轼,这个人,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性质,就是这个人的生命哲学,就是这个人的人生品味,是这个人创作出这样一首诗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传说有一次苏轼退朝回家在闲庭散步,他摸着自己的肚子,对身边的丫头们说你们猜我这肚子里面装的是什么。第一个说装的是文章,第二个说您肚子里面装的都应该是智慧苏轼都不满意。结果他的侍妾王朝云开口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听了哈哈大笑,说“知我者,朝云也。”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啊,他最大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不合时宜,那就是不会溜须拍马,不会见风使舵,不会阳奉阴违,不会阿谀奉承,他的人格是独立的,他有自己做人的标准和尺度。他的性格特征,如果用苏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这句诗所写的:

    野性是什么,野性是不服管束的,野性是超脱。苏轼是超越野性,是超拔,他要超脱社会环境的束缚,他要超越自己生命成长的经历,从而获得心灵的超拔。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苏轼,他的心灵是高度自由的,他追求的是人生的自在和解脱,可以这样说,苏轼的身上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的精华,但是同时又超越了这三家的精华,他是苏轼自己人生的性格特质。我们可以说是苏轼式的野性,或者说是野性的苏轼表达。所以当这些因缘具备的时候,他才能写出这首诗。它是典型的以境显理的写法,整首诗充满了理趣。

二、品读陆游

      说到陆游,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很刻板的印象,我们会想到他的悲愤慷慨激昂、他的忧国忧民,他的心系天下。我们读过他的《示儿》。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可他惦记着什么,他惦记天下一统,可是九州未同他死不瞑目啊,所以他告诉他的儿孙:我死了,你们祭奠的时候,如果有那么一天,王师北定中原日,请一定不要忘了告诉我,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含笑九泉之下,这是陆游。

      再看这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写得感人肺腑,他心中装的不是自己,不是小家,他装的是在金兵铁蹄蹂躏之下的北宋的移民,所以整首诗是悲愤悲慨悲壮的。这时候陆游带给我们的应该说是一个主流印象,甚至已经变成一个刻板印象。但是事实上,虽然这可能是陆游的人生基调,慷慨,悲愤,忧国忧民,但一定不是他的全部,陆游精神生活比这个要丰富的多,细腻的多。比如这首《游山西村》

    这首诗的颔联也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熟悉名句佳句,很多人写文章说话常常会引用这两句诗。甚至有人说陆游是先得佳句再敷衍开头和结尾就变成了《游山西村》这样一首诗,有人问,这个诗能这样写吗,诗还真可以这样写。但是如果有人问陆游,这首诗真的是这样写的吗,那无从得知。其实它的奥妙,全在于这首诗,抒写了一个游子回乡时候的那种浓浓的,甚至有点狂欢的乡情。山西村,在绍兴的三山乡,陆游的故乡。那个罢官回家,不是荣归故里,所以当时的心情是落寞,愤慨,难受,无助,那么这样的情绪靠什么来抚慰呢,乡情。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他知道乡情可能是抚慰他心灵的最好的良药,乡情是古朴的,乡情是真挚的,乡情又是炽热的。那么怎么才能够把乡情写出来呢,不能太一本正经,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俗写俗,以朴写朴。陆游聪明,他写这首诗像写戏剧一样来写律诗,大家知道,戏剧是俗文学,乡亲们喜欢看什么,喜欢看社戏“萧鼓追随春社近”,而律诗是雅文学,乡亲们可能不一定看得懂,所以陆游的用心之处恰恰就在于用戏剧的方式入诗。

      第一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一般的人解读是从陆游向读者的角度介绍,可以是可以,但是你有没有觉得隔了一层,缺乏一种现场感。其实站在戏剧的角度,第一句是我们还可以这样解读,就是这个话,不是陆游说给读者听,转述。而是山西村的人说给陆游。主人对陆游说:“哎呀,老弟。您别怪我们,农家腊酒,浑就混点吧,今年是丰收年,鸡鸭鱼肉有的是,只管来罢!”这样一解读,很亲切,有现场感,所以这就变成了一种俗文化,这个时候特别贴近乡亲,特别能够融入乡亲。所以。按照乡情,按照戏剧,按照现场,按照对话的思路,继续读下去第二句。那么主人开口说话了,跟他打招呼了:“老弟啊,来吧,到我家来喝酒吃肉吧!”陆游就会这样说:“老兄啊,我来一趟不容易啊,山重水复,我差点以为没路了。没想到柳暗花明看到了村子,原来这就是你们山西村!虽然来一趟不容易,既然你们这么客气,我能不来吗?”这就开始拉家常了。心理情感距离近了。

      陆游说:“没想到你们穿的这么简朴,但是你们的春社竟然办的如此隆重,又是吹箫,又是击鼓,我太高兴了,古风犹存,古风犹存啊!”乡亲听了哈哈大笑,当然高兴了,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攀谈甚欢。时光过得很快,夜幕降临,日出东山。当然主人挽留,陆游就说了:“哎呀,老哥,天晚了,我得回去啦,这次来我很开心,以后我要是有空,我随时都有可能来啊,有没有酒肉无所谓,我要的就是这样一份乡情啊!”现场感非常的浓烈,感情是陆游抚慰自己心灵的最好的良药。

      把这两首是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苏轼的《题西林壁》着眼的是理趣,意在阐发一种生命的哲理,陆游的《游山西村》着眼的情趣,抒发的是一种真挚的乡情;苏轼的《题西林壁》禅意入墨,耐人寻味,陆游的《游山西村》戏剧入笔,质朴亲切;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以为是在写庐山的景,其实是在写理,以境显理。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以为在写人生哲理,其实是在写情,而且是景中寓情。这样来读,是不是语文和文化的味道更浓了。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