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四支·其三》典故解读(十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箴(zhēn)对赞,缶(fǒu)对卮。

萤焰对蚕丝。

轻裾(jū)对长袖,瑞草对灵芝。

流涕策,断肠诗,

喉舌对腰肢。

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

禹庙千年垂橘柚,

尧阶三尺覆茅茨。

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dài mào);

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箴对赞】

箴,古代一种以规劝、告诫为内容的文体。

南北朝时梁国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赞,一种文体,用于颂扬人物,后衍生出赞美之意。西汉司马相如的《荆轲赞》,被认为是“赞”的第一部作品。

【缶对卮】

缶,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有盖的盛酒瓦器。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萤焰】

指萤火虫发出的光芒。

唐代许浑《秋夕宴李侍御宅》

“蛩声闻鼓歇,萤焰触帘回。” 

也有版本作“萤炤(zhào)”。

【轻裾】

形容人在走动或舞蹈时衣襟飘扬的样子。裾:衣服的后襟。

北宋著名画家、诗人文同《晚至村家》诗:

“旧裾飘风采桑去,白夹卷水秧稻归。”

【流涕策】

策:古代大臣献给皇帝的意见书。

语出西汉贾谊写给汉文帝的《治安策》,其开篇即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之句,因称“流涕策”。

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

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

西汉前期匈奴强盛,常侵犯汉朝边疆;汉朝刚刚建立,法规制度粗疏而不严明;诸侯王超越本身的权力范围,导致中央与地方权利不平衡,虽然汉初镇压韩信、英布、陈狶等诸侯的叛乱,沉重地打击了异姓诸侯王的割据势力。

但到汉文帝时,同姓诸侯王的封地仍然很大,力量很强,直接威胁着西汉中央朝廷的安全,淮南王、济北王都因为谋反而被诛灭。

汉文帝六年(前174 年),贾谊二十七 岁,文帝征见,拜为梁怀王太傅。

此后,文帝多次向他征求治国方略,贾谊亦多次上疏陈说政事,针对以上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班固将贾谊这些疏的要点汇集在一起,记入《汉书·贾谊传》中,就是后世流传的《治安策》。

【断肠诗】

南宋女诗人朱淑真,相传其对婚姻不满,故诗词多幽愤哀伤情调,后人辑有《断肠诗集》、《断肠词集》传世。

朱淑真父亲本是官场上的人,母亲也很势利,逼着朱淑贞与当地的一个小官吏结婚。

开始朱淑真还对丈夫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丈夫心怀大志,可惜她丈夫毫无大志,一事钻营,搜括钱财。

他公事之余,整天泡在妓院中。后来她丈夫竟还动手打她,她太伤心无法忍受,只得与她的丈夫分离。

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说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云中熊虎将】

云中:汉代北方有云中郡,在今山西北部及内蒙古一部分。

熊虎将:指西汉名将魏尚,相传他镇守云中时,匈奴远避,不敢近边。

魏尚镇守边陲,防御匈奴,作战有功。后因上报朝廷的杀敌数字与实际不符,只差六颗头颅,被削职查办。

郎中署长冯唐认为对魏尚的处理不当,当面向皇上直谏,文帝派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过,恢复了他云中太守的官职。

他治军严明,关心部下,军帛租税全用来犒劳部下官兵,并用自己的俸禄,杀牛宰羊,每五日一次宴请自己的部下,部下都很拥戴他。全军气势很高,军威大震,匈奴畏惧。

【天上凤凰儿】

解一:

天上:指朝廷。

凤凰儿:“凤凰池”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是中书省所在地。中书省掌管朝廷机要,故多以“凤凰池”指宰相职位。

解二:

凤凰儿即凤雏。

北周庾信《杨柳歌》:

“可怜巢里凤凰儿,无故当年生别离。”

汉民歌《陇西行》:

“凤鸣何啾啾,一母将九雏”

后来凤凰儿多用来赞美别人儿子。

【禹庙千年垂橘柚】

语出唐代杜甫《禹庙》诗:

“禹庙空寺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尧阶三尺覆茅茨】

古书记载,帝尧生活简朴,他的居室茅茨土阶,但土阶只有三尺,并且茅茨不剪。

茅茨土阶:是中国建筑发展的原始阶段。

“茅茨”就是只用茅草做的屋顶,在古代人们还没有掌握用木材建造房屋的时候就用茅草堆砌成屋顶。

“土阶”就是把素土(天然沉积形成的没有掺杂砂石的土)夯实了,形成高高的方方的高台,然后把建筑建造在上面。

【玳瑁】

海龟科的海洋动物,背甲多被用于制作工艺装饰品。

【海棠经雨,脸边青泪湿胭脂】

宋代宋祁的《锦缠道·燕子呢喃》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笠翁对韵》系列直达:

最近的《笠翁对韵》解读要怎么用?

《笠翁对韵·一东·其一》典故解读(一)

《笠翁对韵·一东·其二》典故解读(二)

《笠翁对韵·一东·其三》典故解读(三)

《笠翁对韵·二冬·其一》典故解读(四)

《笠翁对韵·二冬·其二》典故解读(五)

《笠翁对韵·二冬·其三》典故解读(六)

主要参考资料:《笠翁对韵》霍俊明注释,中信出版社版本

                            《笠翁对韵》百度贴吧

                            《笠翁对韵》百度文档

                             其他网络及网站资源

如果今天的解读对您陪孩子读《笠翁对韵》有所帮助,希望您能把文章转发到您的朋友圈,帮助更多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