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怦然心动》是一部讲述少男少女爱恋的经典影片,纯美的初恋是影片的主线,同时还传达了家庭教育、人际关系、道德及人格养成的诸多观点。

此片是美国文化背景下的精神表达,比中国文化更热烈、更直接,与中国父母“谈早恋色变”的态度截然不同。美国父母对孩子个性地呵护,情感地尊重以及智慧地引导与表达很值得我们中国父母借鉴。

影片采用情景设置中男、女主人公交叉旁白的形式推进,旁白描述了他们自身的感受,也对他人的做法进行了解读。同样的场景从两个孩子各自的角度分别讲述,使得观众能够很精确地了解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拍摄视角清晰而独特。

故事以女孩朱莉甜美的注视和男孩布莱斯鄙夷的眼神开场。七岁时,他们初次相遇,朱莉大胆主动、阳光自信,布莱斯木讷退缩、羞于表达。

朱莉因为布莱斯明亮的眼睛里藏着的神秘东西而怦然心动,他们是邻居,又是同校同班,机缘巧合使得她对他展开了长达五年地勇敢追逐,还有那个她念念不忘的甜美之吻。

朱莉喜欢一边看父亲画画,一边跟父亲聊天。一天,细心的父亲因发现女儿生活中经常谈起布莱斯,便问她对布莱斯的印象,她告诉父亲:也许是她喜欢他的眼睛或他的笑容。父亲反问:那他本人呢?朱莉被问住了,父亲给出女儿这样的引导:

这是父亲教给女儿怎么识人,但父亲没有“说教”,而是通过隐喻向女儿传达自己的价值观,引起似懂非懂女儿的若有所思,然后让她自己去慢慢体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体现了父亲教育的智慧。

朱莉将父亲的话记在心中,直到有一天,她爬上一棵枫树救一只风筝,在枫树高处,她见到了景色有多神奇,闻到了风的味道有多香,尝到了从未有过的芳香,她找到了自己的地盘。她会在树上一坐几个小时,放眼看世界,她发现,有些日子,落日泛起紫红或粉色,有些日子散发出耀眼的橙色,点燃了地平线上的云彩。她顿悟:

但不久因为要盖房子,枫树将被砍掉,却遭到了正在树上看风景的朱莉地拼命反抗,失去了心爱枫树的朱莉伤心欲绝,一直情绪低落。父亲给朱莉画了一副枫树的画,并说:“ 那不仅仅是一棵树,我不希望你忘掉在树上的感受 。”多么温情的父爱,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抚慰女儿受伤的心灵,用伟大细腻的爱融化女儿心中的伤痛。

每天注视着这幅枫树画,朱莉想——

坐在枫树上看风景,她悟懂了父亲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内涵,她开始思考人生;当她坐在枫树上誓死捍卫,并拼命祈求布莱斯与她并肩作战时,布莱斯的退缩让她在注视画时对布莱斯的感觉产生了疑惑。

在学校科技展项目上,朱莉凭借孵蛋项目获得了第一名,成了全场焦点,而布莱斯的火山项目几乎无人问津,令他黯然神伤,但他对朱莉所赢得的光环不屑一顾。

当朱莉把自家鸡生的蛋送给布莱斯时,他却听信家人对鸡蛋不卫生的怀疑,偷偷把鸡蛋丢进垃圾桶,得知真相的朱莉非常伤心,两人关系跌入冰点。

布莱斯的外公因在报纸上读到朱莉捍卫枫树的新闻,朱莉的倔强让他联想到了故去的爱人,朱莉有着与爱人一样的精神,于是,他主动帮助朱莉整理她家的花园,俩人成了忘年交。

当他得知鸡蛋事件后,他对布莱斯说:

外公的话很简练,没有对布莱斯的行为有任何评价和指责,他只是陈述了自己对此事的观点和态度。我很庆幸布莱斯的父亲虽然自私、虚荣又势利,但是他有一个可亲可敬的外公及时纠正了他跑偏的价值观。

布莱斯从外公处得知,朱莉家破败是因为他们家要剩下每一分钱救助朱莉残障的叔叔,家人因布莱斯父亲的傲慢而发生争执,后布莱斯陪外公散步,在那棵曾经的枫树墩前,外公说了一番极富哲理的话——

这话引起了布莱斯的深思,他拿出外公曾让他读的关于朱莉执拗维护枫树不被坎的报道,读着朱莉描述自己在树上感觉的文字,他觉得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在翻腾,他感觉自己正失去控制,悬崖勒马已来不及。

布莱斯对朱莉的感觉发生了转变,好感已在心底悄然萌发。

朱莉因为鸡蛋风波耿耿于怀,她感觉到了布莱斯一家对他们家的嫌弃,她提出修葺院子,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引发了父母第一次激烈争吵。她才知道,原来父亲一直攒钱照顾智障的叔叔。

父母吵架之后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父亲在自己情绪失控拍桌子之后,立刻对朱莉说:“ 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的,不是你的错 。”然后父母轮流去朱莉房间给她道歉。爸爸谈起他多爱自己的弟弟,妈妈谈起他多爱爸爸的力量与善良。朱莉说:

相爱的家庭胜过富有的家庭,朱莉的家庭经济拮据,父母工作也不体面,靠租房度日,还要照顾智障的叔叔,但是她的家中有爱,他们懂得互相理解,共度难关,所以才形成了朱莉热情开朗、敢作敢为的性格,喜欢就勇敢表达,不喜欢了就转身离开,果敢而又果断,顺心而为,不迁就别人,不委屈自己。

朱莉决定自己动手,而且在与布莱斯外公的合作中,她发现外公也懂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外公还告诉她,好多人“整体小于部分之和”,她开始用这个理论审视周围的人,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朱莉因为一次次事件带来的冲击思考而对布莱斯的喜欢越来越犹豫,而布莱斯却因为外公的引导而开始欣赏朱莉的与众不同,变得跃跃欲试。

在学校举办的“篮子男生”活动中,布莱斯无心与配对成功的校花约会,眼睛一直注视着与其他男生共餐的朱莉。最终,他鼓足勇气走到朱莉跟前,拉起朱莉,想去吻她,却被朱莉甩开,她拒绝了那个从她七岁见到布莱斯就开始期待却姗姗来迟的吻,生气地逃回了家里,布莱斯也因此与哥们闹翻。

她哭着告诉妈妈:“布莱斯想吻我,当着所有人的面。”妈妈说:“是吗?亲爱的,也许你该跟他谈谈。”布莱斯再三敲门,妈妈只是有礼而抱歉地说:“她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她把自己锁在卧室里。”

我惊讶于西方父母的教养态度,可能与崇尚自由的文化有关,他们对孩子方方面面的尊重令我佩服。妈妈尊重孩子的感受,对来自一个鄙视自己的家庭的男孩,妈妈也能把他从他的家庭中区分开来,没有戴着有色眼镜看他,给予其足够的尊重。

朱莉因布莱斯的过激行为决定远离他,我很欣赏朱莉的独立思考问题的判断力,她总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勇敢去追,也知道审视自己和他人,确认不值得之后地果断而退。

布莱斯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在故事的最后,他默默地在朱莉家的院子里栽下了一棵枫树,用行动致歉。朱莉站在窗边笑了。她来到院子里,再一次看到了布莱斯明亮逼人的眼睛,少男少女的心经历了痛苦地碰撞成长相融在了一起,一份甜美的爱恋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影片前半段一直是朱莉执着直白地表达着对布莱斯的爱恋,而到了后半段情节发生了反转,布莱斯开始变得主动。男女主人公心理成长虽然不同步,但因为初恋的纯美,终以最真挚的形式完满呈现。

看完电影,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美好的年华,美丽的爱恋,想起自己曾有过的怦然心动,那种噬魂彻骨的感觉,将世界的一切都染上梦幻的颜色,带着微笑醒来,枕着思念入眠,这种感觉不会随着年代而改变。

愿每一个青春年少的孩子都能遇见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将这怦然心动的感觉铭记一生,温润自己的生活,照亮别人的生命。

九洲芳文投稿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