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亲人(奶奶和二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我比弟弟大一岁,八岁的时候,妹妹出生了,那时候因为计划生育,妹妹出生没几天就被抱到二姑家偷养,二姑刚生完表妹,比我妹妹大一个月吧,她就暂时一起喂养两个小婴儿,躲过那阵风声。那时候我只知道父母隔一段时间就要外出,后来才知道是去偷偷看妹妹。

现在母亲常说那时候没出月子多久就常常往河北边(二姑家大方向)折腾,去了就大堆大堆地给大人小孩洗衣服洗尿布,那时候小孩都是用尿布,那两个小孩尿布一天换下来二十几片,她是好干净的人,换下来就马上洗,而且仗着年轻,近冬的天气,在院子里大铁盘支上,冷水直接就洗,洗的手刺骨地冰疼,她老说:那时候咋就不知道在炉子上给自己烧点热水呢?

说起二姑,家里长辈都怒其不争,她针线活儿锅灶活儿都不错,就是婚姻不幸,老人说都是自个儿作的。年轻的时候,人家给说的媒,嫁给了周边村子的一个小伙,天天吵架打架,没过几年就离婚了。本来在那个年代就挺不光彩一事儿,结果在奶奶家待着的时候又“失踪了”,那几天奶奶白天忙碌,晚上一熄灯,就盘坐在厨房灶爷龛下,歇斯底里地哭。那时候父母已经搬出去住了,我和弟弟常常在奶奶家老房子住,奶奶家老房子全是土墙土地,两开门的黑色木门,跨过下面一个木门槛,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小房子,一侧有个黑色长方形木箱柜,正对着门就是土炕,炕一头对着院子的一边是黑色木框格的窗户,常年糊纸,小号的黑色两扇薄木门,后面带个门栓的那种。院子一边是通向里面的台阶,院中心有个渗罄(就是下水小井),里面的一边是个同样格局的小房子,对面是厨房。在熄灯嚎哭之前,还不忘在悬挂在厨房中间的木篮笼(防止老鼠的)里面拿个东西给我,然后把我搂在怀里放在她腿上。

奶奶从小没了爹妈,和他弟弟在他们舅舅家待过一段时间,虽没经历过战乱,但穷苦年份没吃的年代也难熬,据说经常步行几十里路去其他亲戚家求接济的路上遇到野狼在她身边转来转去,她就用土疙瘩赶走它,我像听故事一样的,听她讲到这里,就问她怕不怕,她说自己也怕,以前经常听她讲野狼叼走小孩的故事,又怕又想听。她那些年白天要干活,晚上点煤油灯纺线,经常教她活计的舅母常常打她,但是她一点也不怨恨,她说因为人家在教她。所以在我记事开始,奶奶经常清明或阴历十月一要去娘家给亲戚上坟,通常都是步行要走好远,有时也会带着我,但是我只要去一次就再也不想去第二次了,因为她总是那样坐在坟前就认认真真嚎啕大哭好长时间,就像这个晚上一样的,不知道我是被吓得还是被感染,我也跟着哭,这时候就听到有人打门,是奶奶家斜对门的大妈在叫门,她估计是深更半夜又听到奶奶在哭,所以过来劝慰她。

后来才知道二姑和我们村一个我叫三婆的老太太的干儿子“私奔了”,我不知道这个词合不合适。三婆是外来人,和我们村一个工伤退下来的工人结了婚,没有生育,抱养了一个女儿,没按辈分我叫她姑,和我在一个班,可能是过早担负家庭重任,也可能是比我大几岁,她总是感觉比较懂事又成熟,对我也是照顾有加。没过几年三爷就过世了,她和女儿在村边上矮地的地方建了一间两间屋子的土房子相依为命。其实那块地方以前是一个砖瓦窑,村里的年轻人都在那干过活,包括我父母,后来撤了,那几年前村里成婚分家出去的男子们都往那块开辟迁移盖新房安新家,那时候成家出去盖房的方向是两个,一个是往村子西边的矮地处,一个是往村子南边靠近312国道的方向,历史证明越往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地越快越好,比如我们家,还有后我们家搬出去更接近国道甚至已经在国道边上的人家,而那些在村西边矮地处的那四五家后来都荒废了,也去国道边上重新盖房了。

那个三婆认识了一个在我们那砖瓦窑干活的河北地的小伙子,无父无母,就认他做了干儿子,介绍我二姑和他认识,知道我奶奶不同意,就“撺掇”他们离开了,而她自己却装作不知道。奶奶那段时间整日以泪洗面,她在村里也是口碑很好,善良又要强的女人,好像我父亲还到处找过,几天后二姑回来了,又是奶奶门房房间里骂又是哭的场景,一番盘问才知道是那男的带我二姑去他们老家了,从长辈们的口里得知,也是一个特别穷苦的人家。我们那是平地,一直往北有一个深沟,最低处是常年干枯的河水,过了河爬到对面,我们就叫河北地,可能因为交通的问题,也可能是因为离县城省城都比较远,所以显得更贫穷,我们这边的人一提到去那边就觉得很远很穷,我想这可能是奶奶不同意的原因吧,谁知道二姑会整这一出。好在小伙子人挺善良,对奶奶也很孝顺,奶奶是个菩萨心肠的人,就同意了他和二姑的事。

二姑父对爷爷奶奶,对二姑确实很好,婚后一儿一女,在奶奶因为高血压偏瘫的那几年,只要他来我们家,都像儿子一样地照顾奶奶,给奶奶洗脸梳头发等,但是他们的生活始终紧巴巴,用父母的话,也用那时候“勤劳致富”的真理来衡量,也就不难理解,二姑夫妇虽然人实诚,但比起我父母、大姑和小姑,确实是不够勤快。

而命运多舛的二姑,在奶奶去世后的第二年,又经历了人生的劫难,二姑父查出肝癌,没一年就撒手人寰,留下一双儿女,女儿6岁,儿子4岁。二姑是不幸的但同时也很幸福,她有哥哥姐姐给她操心,照顾她和孩子,最初的几个月二姑和孩子们在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父母对她都挺好的,但是时间长了,母亲慢慢就不太乐意了,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和父亲的吵架明显多了起来,有一次父母吵架后,我听见父亲无奈地跟二姑说让她打扫打扫奶奶的房子,去那边住,二姑低头应了。

父亲和伯伯都成家之后,按我们那习俗就该分家了,财产倒是没有,主要就是商量分管爷爷奶奶,伯伯管爷爷,父亲管奶奶,但伯伯年轻时出去铜川市煤矿当工人之后,结婚没几年把伯母也带出去了,常年不在家,其实还是我父母全照顾了。在我父母分家搬出来在离奶奶老房子平衡隔了两条街的地方盖房的几年后,应伯伯和奶奶要求,就在我们家所在的街西头,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王老师家旁边,让父亲操心照应给伯伯也建了一座新房,就是门房两间卧室,从一侧往里一间厨房,一间给伯伯伯母回来住的大厢房。之前都是爷爷奶奶住,伯伯伯母偶尔过年回来住几天,上小学期间,因为父母都在苹果园住,我和弟弟基本都和爷爷奶奶住,方便上学。

就在二姑收拾自己行李的时候,又被母亲阻止了,都是真实又善良的人,嘴上说狠话,行动却不忍心。后来亲戚都说服二姑往前跨一步,一个女人带着两个这么小的孩子,很难过活,孩子现在小,以后长大上学,花费的地方多着呢。二姑很快又被介绍认识另一个离异带着一个女儿的男的,相处一段时间后,准备结婚,大姑和父亲商量了一下,把二姑家女儿放在我家,和我妹妹一起在我们这儿上小学,把儿子放在小姑家,和小姑家儿子在小姑她们村上学前班。就这样,二姑就像个单身一样的和对方、对方的女儿、对方的母亲生活了不到半年,也闹散了。

之后还是带着儿女回到了二姑父的老家,那里是孩子的根,那里有她爱的人的气息,那里没有寄人篱下的尴尬吧,就这样带着孩子在自己的家生活、下地、供孩子上学……在二姑身上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祸不单行,婚姻不幸之外,孩子的身体也不好,女儿经常生病,最严重的一次医院让输血,可也就是那次之后,女儿体质明显好了起来。都说愁生不愁长,眼前觉得很难,过后再回头,发现时间过的太快,一眨眼我们都长大了,二姑家的儿女也长大了。

二姑后来在别人介绍下在我们县里一个大酒店做洗澡堂的收费打扫等,在那已经十几年了,老板对她倒是也照顾,包吃包住一直就让她这么干到现在,人也洋气了很多。期间还有人给她介绍了同一条街不远的一个照相馆的老板,子女都长大了,和二姑谈了一段时间,后来不知道是感情不和还是子女有意见,反正也散了。也就是在县里教育待了十几年的原因,二姑也申请买了廉租房,在县城也算是有自己的家了。

子不教父之过,二姑家两个孩子在青春期和谈对象结婚上,同二姑当年如出一辙,谈对象、怀孕、结婚、生子、离婚、到现在一人带了个孩子和二姑挤在两室一厅的不大的房子里。亲戚们对那两个孩子多有不满,尤其是表妹,也是本来说媒给介绍了一个家庭条件还不错的杨凌挨近城市的一家人,结果表妹去外面打工又和比她大很多的工友混在了一起,回来强行和对方离婚,为此对方还要求二姑赔偿。她却不管不顾,和那个男的去了他外省的家,生了个儿子,但还是不被对方家长待见,把她和孩子都赶了出来,表妹就带着孩子在二姑这里生活着。亲戚们常让二姑把表妹赶出去让她学会独立、知难而退,或者说服表妹把孩子给对方去,自己单身好再走下一步,也许长辈们现在自己人这一边考虑的没错,但总免不了自私,不在事中,就不理解事中人的苦痛,他们说都是二姑对孩子太放任了,没好好教养孩子。

其实父母经常跟我们兄弟姐妹三人说,二姑虽可怜人有可恨处,但是没出门前,我们家分家后,帮我们家做了很多农活,常常帮忙照顾幼小的我,尤其是照顾妹妹刚出生那一年,我们家盖过两次房子,二姑和二姑父都是帮忙到底的,现在又这么苦命,要对她好一点。

奶奶一生善信,不管是对外来人还是邻居,亲戚还是自己儿女,她都任劳任怨,而且特别热心肠,用父亲和大姑的话说,属于那种败家式的帮助别人,就是自己没有、却要借东家的东西去帮助西家的人。也是闲不下来的人,村北头有个庙,她天不亮就开始扫洒屋子、院子、门口、门口通往进田地的一截路、门口通往王老师家的路、门口通往庙里的路,下过雪也会第一个去扫出一条道路的人。初一十五绝对不会错过上香磕头,村里家家红白事她都一定帮忙到底,而且从不问回报的人。伺候自己的兄弟姐妹、爷爷的兄弟姐妹,伺候侄女、外甥女、自己子女月子,照顾几个里孙外孙,知道她的人无不竖大拇指的。

一辈子要强,一辈子行善,一辈子勤劳,最后却不能算得上善终吧,偏瘫的那几年,奶奶不能说话,不能行动,但是我们都知道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二姑。好在二姑的人生劫难大都在她去世后才发生,她一直认为二姑一家四口虽清贫但也算幸福地生活着吧。好在现在随着二姑家两个孩子的经事懂事,一家五口挤在小廉租房里,三个大人都在打工,供养养个孩子上学,一家人生活倒也轻松。妹妹年前去了他们那里,回来说都还挺好的。

(——敬请期待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