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外教育简史》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曾经有无数次想坚持把中国教育史读完,却屡次没有成形,从厚厚的中国教育史,到教育简史,最后换到中外教育史,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一直在更换书目,只为让书变得更薄,只为了解我们教育发展的历史。如今终于完成了,带着无限愧疚之心,记下了读书感悟。

无可奈何花落去。 由于上学时专业的原因并没有学过教育史(只有本科教育学专业的才开始此学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龄的增加,对于此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迫切,所以屡次想详细了解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历史,特别是近现代的教育史。可是总是也不能将它顺利的读完,想来原因有三:一是此书的性质,决定了读书的方式,中国教育史是教材,对于教材的读法采用了惯有的精读,读完后还得反复琢磨,恨不得逐字逐句分析,与读其他书方式区别太大,造成读书时的战线拉的太长,在心理上暗示自己此书是教材,平时都是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学习;二则记忆力的下降,让自己每每读此书时,总是先复习前面所读的,总认为前面的记不住,就不能那个开始新内容的学习,如此反复,突然发现一个月竟然就读了几页,终将不能有新的进展,由此感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也许古人在说此话时,更多的感叹是记忆力的下降。三是对于时光的追忆,每当拿起此书,就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当然也会无比的懊恼,在大学时期没有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对于年轻时学习所欠的债,在年长后总会是要还的,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已,总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懂得的时候,却已经不再年轻。在不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无比的唏嘘和感慨,但是谁又能阻挡时间的车轮呢。

似曾相识燕归来。 在读此书时我感悟到:在此之前并未系统的学习过和中国教育史相关的知识,但是读书时发现书中很多的知识,我是知道的,了解的,有的甚至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总结到的,只是不如教授总结的准确和严谨。当我用16年的教育实践总结了点点且不严谨的知识,哪如细细的学习前辈的概括,然后在实践中去应用来的更高效呢?要时刻牢记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去指导实践,切实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师为何要读书,也许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前辈的肩膀上,读书可以缩短我们在实践中的总结,让合适的理论更快的应用到实践上,读书可以让心灵得到净化,让我们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们对于自己的实践更加的坚定,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可能有些片面但是其真实意义所在。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读史书时最大的感慨就是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人渺小如历史之尘埃,教育的生涯实在太短暂,短短三十几年,若不能珍惜每一分钟,实在是可惜可惜。中国教育的历史主要分为:古代教育传统、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中国当代教育改革等。其中古代教育的时间最为漫长,原始人群的动物性自发教育从200万年前至5万年前,后来是氏族公社时间的教育5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段时间特别的漫长而教育都是动物性质,只是到了氏族社会的晚期出下了文字和学校的萌芽,此时教育的点滴进步都是以万年为单位进行计算。从夏代有文字记录至商代有成熟的文字,此时的学校是贵族的特权,主要培养未来的统治者,这段时间主要是公元前1046年之前,这是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西周之后教育才真正的飞速发展起来,西周的教育制度比较的完善,对于后世封建国家的教育有非常大的影响。教育的真正的裂变是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层提及,在此时间段内,在北纬30度上下区间的一些地区,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犹太教先知,释迦摩尼、孔子、老子等等,此时的教育理论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社会制度更迭直接正式教育蓬勃发展之时。周天子末期至秦帝国初年,正值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之时,此时的教育飞速发展,并奠定我国五年多年的教育主题——春秋战国时期百年争鸣。清朝末期至民国初年的更迭,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初期转变时,中国的教育进行了第二次的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