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泪史简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9-28
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主要要从列强的入侵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知道,近代史的时间段是从1849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在此期间,影响比较深远的战争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中英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如果说,在中国与欧美列强战争中中国战败是中国国力衰弱的表现,那么甲午战争的失败则是给了清政府重重的一巴掌。洋务运动开展了30年,清政府在这上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居然打不过一个刚刚经过明治维新没有多久的弹丸之地,这真是一个赤裸裸的讽刺。无可否认,这次失败让勇于探索的中国人寻求新的道路,但《马关条约》确是中国自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个人认为,其中最为严重的影响便是允许日本在华设厂。这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阶级的发展,而且给列强在华设厂开了先例,加强了列强对中国的剥削。至于八国联军侵华,它逼走了慈禧太后,对义和团赶尽杀绝,之后的《辛丑条约》更是将中国逼上绝路。中国完全沦为双半社会,清政府则变成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要从几个阶级分析。最先开始的是地主阶级。从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曾国藩李鸿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地主阶级对外国的看法由“夷”到“洋”由不屑一顾到开始学习,他们开始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挽救自己的统治。虽然结果是失败的,但他们毕竟肯定了中体西用的方案,为后人的探索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不赞成把农民阶级的运动也算入探索史中,他们可以是抗争史重要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探索史。太平天国确立的政权,是历史的倒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种理想虽然美好,但却背离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潮流,这是小农阶级自身的狭隘性决定的。还有资产阶级的探索。康梁的戊戌变法,拉开了资产阶级变革的帷幕。这场改革,有轰轰烈烈的开始,也有轰轰烈烈的结束。整个改革不过百余天便宣告夭折,这不仅仅是改革者自身的问题,不只是改革缺乏拥护者的问题,他还揭露了这样一个现实,中国的封建力量相当的强大,不改变中国的体制,妄图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不可能的。由此开始了孙中山的辛亥革命。这是对民主共和制道路的探索。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宪法,一定意义上是成功的。但它又是失败的。因为它并没有改变中国双半社会的现实,中国人又开始了新的探索。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一道曙光,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了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道路的探索。